分享

完成标准要求的三性任重道远

 盛和书社 2019-06-21

完成标准要求的三性任重道远

万丈高楼基于一个坚实的平台,这个平台的打造就需要正确的运用标准,并执着的做下去,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完成这“三性”依旧任重而道远。

各位朋友还可以看看我之前发的几篇文章,希望有所帮助,大家一同讨论。

标准与业务的紧密关系警示我们, 完成标准要求的三性任重道远

    企业永远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企业会不断遭受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带来的管理冲击。比如:员工突然大量离职,导致企业服务能力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而使客户抱怨增加;原材料突然涨价,使企业生产成本一夜之间翻番等。这些不可控的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必须靠“强身健体”来以不变应万变。就如身处寒冬的人们都披上冬装一样,即使不能完全防寒但至少可以减少被冻的风险。所以对企业而言打造一个有效的体系管理,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至关重要。
   
    一个声音这样说:管理体系过时了。它被运用太久了,已经没有价值了。最明显的特征是:企业目标和质量目标没关系;为此,我又不得不从标准中拿出证据去告诉大家,体系与业务的关系是多么的紧密。
    
    标准说: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是企业全局的一个思考
-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体系的管理方向一定是和业务保持同向的
-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体系要为经营业绩发挥作用的

    没有过时的体系要求,只有不变的教条管理。标准对体系适宜性的要求本身就告诉管理者,你必须根据企业生存的环境状态去“量体裁衣”你的体系运行方式,换句话说,每个企业的体系运行模式应该是只适合自己的唯一的一种运行方式。各企业运用标准的状态可以用“经营各异,同出名门”来形容。同理,企业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变化和发生管理调整,那么“体系的外衣也需要随之而动”,这种“动”需要确保全角度思考,否则就可能出现管理空挡点。而持续改进的道理也告诉我们,体系必须是动态维护和管理的,否则在不进则退的市场环境下,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将很难维持。
    

    我们说体系是为业务运行提供服务的,没有经营效果就无所谓体系价值。所以了解标准的真谛,有效的策划和运行体系,努力让管理体系成为企业业绩腾飞的平台是每个企业的管理者和质量推进者应尽的责任。(文章来源:BSI/ 作者:全晶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