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路罗汉十八手 二路罗汉十八手是在一路罗汉十八手的基础上进化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在 步法上向前进了一大步,第一路以拖步,走步为主的步式进化到掛弓步、跳步、麒 麟步等,特别增加了跃步、飞脚,在手法上,开始用抢手、掠手、四平拳等,其身法 有了大转身、滚身等,使其手足身眼步法都有了较大的变化,除活动量增大,使全 身骨节均得锻炼外,在技法上也有了发展,增强攻势,攻法和攻招,如絳刀泼林 二起采脚、猛虎扑食等,都体现了该路十八手步法,技法的变化。二路十八手的特 点是撩、掠、托、打、推、抢棚架、跳、飞、跃蹲、综合骤攻、疾速、猛扑,攻防兼备,重 在攻,变幻皆在一霎那任凭暴客招刁奇,难胜少林十八手,呼气指弹入九霄,吸气花掌捞腑流 。 2动作顺序 一、铁牌护心。二、火神分金。三、金童开帘。四、白鹤亮翅。五、天王托塔。六、 二起踩脚。七、燕扑蝴蝶。八、将军亮剑。九、金佛托天。十、黑虎破胆.十一、孤战群 敌十二、双手托月十三、刀泼林。十四、送暴进洞。十五、推崖凿界。十六、猛虎 扑食十七、白猿攀枝。十八、父子拱手。收势 3动作图解 (1)预备势足立八字;两臂下垂,五指并拢,贴於大腿外侧,身胸挺直;目视 前方(圈1) (2)铁牌护心左脚移於右脚前外侧半步;两拳变掌,向上向外再向内抖腕划 弧,然后两手向内屈肘上插,两掌交腕,右内左外,掌心向里,掌指向上;目视前方 (圈2) (3)火神分金左脚向左跨一步,体左转90度;左手外掠,然后变拳向内抖 腕,再藏於左腋下,拳心向上;同时左腿屈膝,右腿深屈,右手由下向外向上再向内 划弧一圈,向右前方劈掌;目视右掌(圈3) (4)金童开帘起身,两脚同时向前跳一大步,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 步;两掌成五花瓣掌由胸前屈肘推出,掌心向内,右掌置於左胸前;目视两掌 (圈4) (5)白鹤亮翅体右转90度,顺势左腿提膝;两掌随势回胸前由下向上内旋 后,同时从胸前向两侧仲展,两臂高与肩平,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图5) (6)天王托塔左脚落於左外侧一步,两脚碾地,体右转90度,右腿屈膝成右 弓步;两手回胸前内旋抖腕,左掌变拳直臂向后甩击,拳落於左臀外侧,拳心向 后,接着左拳变掌,右手由右腋外向内划弧后由下向前向上斜抢托出,掌心向 上,掌指略向前;上体向前倾探;目视右手(图6) (⑦)二起踩脚左脚向后移,屈膝抬起,出右掌拍击左脚跟部,然后左脚落 地,先起左脚,后起右脚向前向上弹踢,足面绷平;当全身腾空时,出右手向前向上 拍击右脚面(响亮),左掌迅速变拳抱於腰闆;目视右掌(图7)。 (8)燕扑蝴蝶左脚先落地,右脚下落於左脚前一步,体左转180度,速抬右脚 向前跳一步,左脚向后翘,左拳变掌,与右手同时向前上方 {!-- PGC_COLUMN --}扑抓后合击(响亮),上 体前倾;目视两掌(图8) ()将军亮剑左脚落於右脚前一步,屈膝成左弓步,上体稍向右转;左掌由 前向外再向内划弧后屈肘向右插掌,掌心向裹,右掌握成剑指,由前向下向外划 弧后屈肘,掌竖於头右侧上方,拇指一侧向里,掌指向上;目视左侧(图9) (10)金佛托天收右脚与左脚并步震脚(响亮);两手由两侧向头前回掠,在头 前下方合击;然后抬左脚提膝,足尖向下,两手向内抖掌后反手由雨侧向上托架, 雨掌心向上,掌指相对;目视两掌(图10) (11)黑虎破膾左脚落於左侧一步,体左搏90度,顺芳右脚向前上一步屈 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两手随势回胸前由右向左甩,然后右臂屈肘,由内向外向 前冲,掌心向外,左手向外拦掠后平端於腰侧,掌心向上;日视前方(图11) (12)孤战群敌右脚后撤一步,两脚碾地,体右蒋180度,使两腿成插步;右手 随势向后甩劈,转身后向外掠,然后屈肘后顶,掌心向上,左手由胸前向左侧推 出,掌指向上;目视左掌(图12) 图 (13)双手托月右脚前上一步,体左转90度,使两腿成左弓步;两手同时由下 向外向上划弧,然后再分别绕腋下抖腕,向前向上抢出,掌心向上,掌指向前;上体 略向前探;目视前上方(图13)。 (14)锋刀泼林抬两脚向前纵跳一步,右脚赶先落地,体左转90度,左腿全 蹲,右腿伸直成右僕步;两手随势由左向下向右横拨,两掌心向下;目视右侧 (图14)。 (15)送暴进洞起身,体左转90度后成左弓步;两手由胸前抨腕后从右向 左,经胸前抢出,掌心向上,右手置於左肘际;目视左手(图15) (16)推崖凿界两脚碾地,体右转180度,两手随势回胸前由内向外划弧,抬 两脚向前跳一步,左脚落於右脚后一步,右腿屈膝,成右弓步;两手同时由胸两侧 向前向上成侧立掌推出,掌指向上,上体向前倾;目视两掌(图16)。 (1⑦)猛虎扑食两脚碾地,体左转180度,抬右脚向前跳一步,左脚屈膝后 翘;右手变五花瓣掌向前下方抓,上体向前探;目视右掌(图17)。 (18)白猿攀枝左脚落於右脚前一步,体右转180度,左脚前上一步,顺势右 腿提膝;两手回胸前屈肘绕脸左右划弧,然后左手向内抖腕经胸前向前上方伸 出,掌心向上,同时,右手向外掠,再屈肘后顶,掌置於腰问,掌心向上;目视左手 (19)父子拱手右脚落於左脚前一步,体左转90度,右脚向左移半步,与左脚 成八字并立;两手分别由外向下再向上划弧一圜,然后向上屈肘成五花瓣掌,左内 右外,交插坚立於胸前;目祝前方(图19) (②0)收势两手向下分开,两臂自然下垂,贴於两大腿外侧,掌心向里,挺胸 抬头;目视前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