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 2018-05-04 00:00 ————2018寻找中国好虾苗火热进行中———— 2018年3月南通政府发出文件,明令禁止扩展小棚养殖规模,2017年后在耕地扩展的小棚必须全部复耕还田。对于当地不少养殖户而言,养虾生涯可能已经进入倒计时,养好当下的一造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事实上,2017年底如东锅炉苗养殖形势整体欠佳,成功率仅3成左右,早造虾排塘率却达7成之高,如此恶劣形势让当地养殖户绷紧了神经。 位于苴镇河丫村的季新勇显得相当谨慎。事实上,这位老虾农的养殖经验已经将近10年,小棚养虾几乎年年成功,这个养虾的节骨眼上依旧不敢有一丝松懈。《农财宝典》记者拜访时,周边不少养殖开始排塘重新投苗,季新勇小棚里的虾却快要达到80支/斤。 季新勇已经摸索出一套养虾秘籍 装修工边自学边养虾,1年回本50万 2009年如东县开始出现第一张养虾小棚,从此当地养虾业开始迎来第二春。当时如东小棚主要在221省道以及328国道的集中开发,碰巧季新勇家中正有10多亩盐碱地合适用来投资。当时还是装修工人的他,一下子嗅到养虾创业的机遇。 “这种盐碱地根本种不上作物,荒废了7-8年,挖几张试试。”季新勇提到,当时328国道的盐碱地本来用于种植毛豆,随之土质盐碱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连毛豆之类的作物都难以存活。2010年季新勇辞职回来后,开始尝试搭建小棚养虾。最初季新勇共搭建一共30张,前后投入接近40多万,一下子成为当地的养虾大户。 “一下子投入几十万,其实当时对养虾还是一窍不通。”季新勇告诉《农财宝典》记者,2010年前后不少人投入巨大的资金进入养虾业,因为技术不过关甚至毫无技术的原因,不少人在养殖一造虾之后,便难以为继。当时搭建基础设备已经用完季新勇的大部分积蓄,为了不让自己心血白白浪费,季新勇开展“边学边养”的养虾生活。 2010年早造虾投苗后,季新勇不但从多方面积累自己的养虾经验,一方面到南通水产技术推广站学习,一边用电脑在网上学习,将消毒、调水、喂料、防病等几乎各方面相关知识记录下来融会贯通。除此之外,季新勇还到处向如东外塘养虾的养殖户家去拜访学习,并将刚学的养虾技术直接应用到小棚管理中去。 2010年6月份,早造虾开始陆续上市。季新勇前后20多张养殖成功,成功率高达到80%,整体收益50多万元。不但将投进去40多万本钱赚回来,季新勇的账面上仍然略有盈利。当时有不少半途失败退出的养殖户,看到初出茅庐的季新勇大获成功,对他都称赞有加。 建立技术体系防治弧菌,连续7年成功率80% “一刚开始就怕亏钱,每造虾都打起12分精神,晚上都要看几次才敢睡觉。”季新勇向记者透露,当时养虾技术都是生搬硬套,既没有灵活性的技术管理,更没有扎实的技术体系,早造虾能回本赚钱,不少成分应归功于运气。自2010年之后,季新勇想摆脱运气,尝试建立自己整套技术。 据行业相关报道,如东小棚养虾周期有点类似华南地区,早造虾自每年3月份开始投苗,6月份中下旬开始出虾,第二造虾则从7月中旬到11月份甚至次年2-3月份,因此季新勇在一定程度上参照了华南养虾的精细管理模式,因此每个细节工作都要样样兼顾。 2016年季新勇的小棚规模已经发展到90张,在每造虾投苗前后的12月份和7月份,季新勇带领工人亲自监督将清塘、晒塘、翻新、消毒等常规工作一一落实。由于小棚构建由棚架、薄膜、增氧设备、进排水设备等构成,每次将90张小棚的准备工作全部完善都已一项艰苦重任,但季新勇每逢投苗时节,几乎都必须亲力亲为。 “近几年弧菌病害十分严重,这两三年每逢投苗都必须将它考虑进去。”季新勇提到,近两年弧菌导致当地早造虾出现生长速度较慢,养殖后期加料难的症状,一但增加投喂肝脏发病。因此每造虾投苗前,季新勇必须用“生石灰 漂白粉 碘制剂”联合消毒彻底为止。“弧菌防治其实是种理念防治,就是没有菌源也必须考虑进去而且消毒到位,以免后期爆发难以控制。”据悉,正是季新勇如此谨慎的态度和技术,近7年来养殖成功率一直保持在7-8成左右。 用菌有秘籍,周边养户前来讨教 “养虾前期靠消毒,后期靠用菌,弧菌防治也是这样。”经将近10年的经验摸索,季新勇的养虾技术逐渐炉火纯青,这离不开他善于思考和观察的心态,其中一次偶然的小事故,让季新勇对菌种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 “那晚我的乳酸菌发酵桶,不小心倒在池塘里泡了一晚。”季新勇向记者回忆,2014年有一次有一张棚的水变成了老绿水,打算第二天用乳酸菌发酵液调水,但是那天不小心,整个发酵桶倒在池塘中泡了一晚,至少有十几二十斤菌液倒到池塘里了。本来还担心过多的菌种会让池塘的水质会发生恶化,不料到第二天池塘竟然呈现肥爽的硅藻水。自此之后,季新勇开始喜欢琢磨一些菌种搭配的的使用方式,让池塘的水质调理和病害防治更加见效。 连续密闭发酵两三天,发酵液能闻到酸酸甜甜的发酵香味 2014-2018年间季新勇已经持续摸索出一套完整的用菌秘籍,效果让周边不少养殖户前来请教。据季新勇透露,拌料内服和调水用的菌,他主要是用自制发酵液的方法解决。将50斤的塑料桶用来发酵,用广州市利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活力99乳酸菌菌种1瓶,配4斤红糖,溶解混匀后加够50斤水,连续密闭发酵两三天,发酵液能闻到酸酸甜甜的发酵香味就可以使用了。用发酵液连续拌料,3天就可以使对虾肠线粗壮、饱满,活力强,上料快。发酵液也可以定期用来调水,一张棚用3斤就可以了,成本很低,分解塘底有机质,稳定水质的效果很明显。 3天就可以使对虾肠线粗壮、饱满,活力强,上料快 另外,季新勇强调,养殖过程一定要做好弧菌的定期防控,养殖早期每隔半个月用1次活力噬菌王,直接将内袋扔到水里就行了,使用很方便。当虾养到70-80尾一斤时,就要每隔7-10天用一次活力噬菌王。据季新勇透露,他一般会在傍晚用活力噬菌王,傍晚用效果最好,常常同时配合增氧底爽等氧化底改一起使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有效防止弧菌的爆发,还可以大大减少白便、肠炎、红体等常见病害的发生。 养殖中后期水体使用活力噬菌王的弧菌检测对比 “弧菌很可能来自水源、种苗、池塘老化等多方面,有益菌种要尽可能选着优质的,才能持续有效。”季新勇告诉记者,例如优质的乳酸菌种经过发酵后带有清香酸味,这是菌群充足的表现。将发酵的菌体投放到水体后,池塘水质调理得快,藻菌平衡水色好,虾苗上料快。 据悉,季新勇的虾仅用了40天就达到了接近80尾的规格,长速比周边的养殖户都快,想必今年早造虾也一定会抢下个好行情。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ID:ncbd0000),作者: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邓汉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