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张翰——舌尖上的鲈鱼脍

 旧时斜阳 2019-06-22

本文参加了【美食物语】有奖征文活动


  在古代有那么一个人,为了吃,可以放弃官不做。

  你没看错,是为了吃。

  这个人叫张翰。

  晋朝人,祖上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算是名门望族。

  张翰则为人纵放不拘,而有才名,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哪个靠名望的年代,他很早就获得了朝廷的认可,做了官,官还不小。

 因性格,做派颇有竹林七贤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的风度,所以给他一个称号叫做"江东步兵”。

 和阮籍爱酒的不同,张翰爱吃鲈鱼。

 这一年,秋风吹个不停,满朝的枫叶哗啦啦地落了不少。

刚调任齐王的东曹属官的张翰在首都洛阳,他看见秋风起了,便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

所谓的菰菜、莼羹、鲈鱼脍。其实就是将鲜活的鱼肉切得极薄,蘸调料即食。

颇有点日本生鱼片的味道,再加以葱姜蒜韭之类的碎末制成的调料。

《松江府志》记载:“作鲈鱼鲙,须八九月霜降之时,起鲈鱼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橙花叶相间。细切和脍,拨令调匀,并要配香菰,不仅味佳,而且色美。

 这种吃法其实很麻烦,在当时吃的人并不多。

 但张翰独独好这一口。

 为了能早日吃上故乡的鲈鱼脍,他决定辞官。

对,你没看错,辞官。

他站在洛阳城里,看着满城的秋叶,感慨的说"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够适合自己的想法,怎么能够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来做一个受拘束的官儿,去博取什么名位呢?”(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接着他毫不犹豫地到齐王那里辞了官,千里驱车,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当年的张翰回家吃没吃鲈鱼脍我们不得而知,但这道鲈鱼脍却意外的帮了他大忙。

晋朝自司马昭后,似乎一直没有消停过。

这种消停不是外部的敌人,而是来自司马家族的内部。、

就在张翰为了鲈鱼脍辞官不久,齐王司马冏叛乱兵败,张翰因走得及时。

得免于难,世人都认为他的弃官是看准时机。

可见好吃,还是有点好处的。

只有张翰自己知道,这一切全因鲈鱼脍太好吃了,在洛阳吃不到,否则自己未必肯走。

然而,朝廷却不这么看,作为洛阳齐王的东曹属官,张翰私自离开职位这是没有尽到为官的职责,为此,朝廷开除了他的公职,

张翰却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愿意为了名利去束缚自己。

有人问他说,"您可以一时生活很快乐,难道你没想过百年之后的名声怎样吗?"

张翰回答说:"给我百年之后的名声还不如现在给我一杯酒,一碗鲈鱼脍来得实在,人生百年,总有点爱好。我就好鲈鱼。其他的没看在眼里。"

这时,世人才认为他的旷达很难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