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提升价值判断能力,而在人们的价值判断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值不值的问题,而值或不值,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判断角度、是有不同的衡量标准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边际效用法则,也就是看这件事情的边际效用是多少,你把两样东西的边际效用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其中哪以个是更值得的。 所谓边际效用,就是最靠近边缘、最不重要的那一部分,你把这一部分拿掉,它对于事物的价值影响是最低的。比如一杯水,你把它倒掉十分之一,它还可以喝、还可以用、还可以卖。但如果是一根烟,你剪掉十分之一,你就卖不掉了,它的价值就会瞬间大跌。又比如一个艺术品,一个陶瓷或者是一幅古画,只要有一丁点瑕疵,它的价值就会变成原来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所以不同的东西,去掉其中一小部分的时候,价值的变化差异是非常大的,这就是边际效用价值。 一盘刚炒出来的新菜,如果装的太满或者太少,它的价值都会下跌不少,但是一杯酒或者一倍茶则不同,你倒满和倒四分之三,给人的感觉是影响不大。一个西瓜,你切掉十分之一,它的价值就会下跌不少,它就不容易卖掉了。一袋子大米,如果缺斤少两,你会感觉无所谓,但是如果一把椅子缺了一小块,那肯定就没有买了。 你拿市中心的一间50平米的公寓和郊区一间120平米的房子做一下比较,两者的总价是一样的,但是租金是前者高于后者,对于后者来说,如果面积剪掉20平米,也就是六分之一,它的价值变化不会六分之一的,但如果是前者的面积剪掉六分之一,也就是变成42平米的时候,它的租金下跌程度就会超过六分之一。你对于前者增加1万元的装修成本,会让它的租金增加十分之一,而对于后者增加1万元的装修成本,它的价值增加仅到了十八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之间。这就是两者的边际效用的差距,也就是增加一分所产生的变化幅度,这个幅度就是价值差距。通过对比,你会发现,同样的投资,两者的边际效用是不同的,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当然这是投资角度,而不是自住角度。 同样你花了一千块钱买了一件衣服,你穿着很舒适,而同样的钱可以买一件名牌的但质量却不如前者的衣服,你穿着感觉不如前者,但是你得到的评价却是后者优于前者,如果你卖掉的话,后者的卖价也就高于前者,而且还卖的更快,这就是边际效用,在不同物品上,产生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出来。 边际效用越好的东西,价值判断就越高,就越容易交易,而且利润还大。送礼为什么要用名烟名酒,就是因为它的边际价值更好,而且非常明确。比如你花500元买了一大一小两瓶名酒作为一个组合,假如你这500元买的郎酒或者是洋河大曲这一类著名的品牌,和你用500元买的地方名酒相比,后者的质量还好过前者,但是当你把小瓶酒拿掉的时候,人家可能对于500元的地方名酒没什么失落感觉,但是对于500元的名酒,心理会产生明显的损失感。 所有事物都是一个边际价值的判断,我们知道字画是按照尺寸来标价的,比如一平尺3000元,但是它价值的变化并不是按比例来的,比如3尺的画是9000,而五尺的画可能就会是2万甚至更多。所以艺术品的边际效用是超过黄金的。黄金的价值增长是同比例的,而艺术品的增值却是超比例的。 同样我们看超市营业员为什么在春节期间加班是三倍的工资,因为在那个阶段,劳务的边际效用很高,不止是超市,所有的劳务都涨价,你不涨价就解决不了问题,就没有人愿意干。而且不同工种,边际效用差距也很大,比如保安,你让他加班一小时,然后给他增加一小时的比例工资,他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是一个高级技术人员、一个职业经理,他很可能不愿意用两倍的比例工资来加班。他的代价补偿会要求更高。 不止是商品、劳务,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用边际效应来衡量,比如情绪,你可以耐着性子看完一部无聊的电影,你很烦躁但是你可以很轻松地忍受上两个小时,而如果让你在37度以上的屋子里呆上两小时,你的抓狂程度远远超过你自己的预想。假如隔壁的一个狗叫或者小孩叫声连续两小时,也足可以让你崩溃掉。同样是烦躁,有的增加程度很缓慢很低,有的则是倍数增加,呈一个陡峭的增长曲线。人和人之间吵架更是如此,几分钟前还是和风细雨的,几分钟之后就变成要玉石俱焚了。所以情感的边际效用是最高的,高到我们无法预知,以至于无法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