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即正常的心脏心电图出现非特异性即指非缺血性ST和T波改变非常多见。有的医生见青年女性会说要排除心肌缺血,心肌炎,年龄大的会首先考虑冠心病。时常弄得患者特别紧张,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心电图的ST段和T波改变呢? 现在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每年新发心机梗塞约60万例,过去长期对缺血性心脏病诊断器械、诊断方法、手段、认知非常欠缺,一直依赖心电图,故习惯性地首先会考虑到心肌缺血和冠心病。 心电图的ST段即:心室除极后心电向量的恢复,和T波即:心室除极后的复极向量的前者压低、后者低平、倒置是心肌缺血的表现。其实心电图只是从体表不同位置把心脏收缩一除极,舒张一复极时产生的微电流活动引道并放大,因为心脏除根、复极时微电活动都有电压大小和电流方向变化,这就叫心电向量,通过电热笔和走纸移动描绘出来P波即心房除极,QRS波心室除极波,T波心室复极波。其实仍何可以影响心室除极产生微电压大小和方向,都会导致心室复极时T波的电压和方向。 以下几条均可产生心电图ST和T波改变: 1.心肌缺血:相应严重,尤其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狹窄导致显著缺血时才会引起ST和T波压低/低平、倒置。 2.完全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引起心室除极顺序改变而导致心室复极时向量ST/T的改变。 3.预激综合症:通过旁路部分心室肌肉提前除极使整个心室复极向量发生继发性ST/T改变。 4.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引起左心室肥厚、扩大也会影响左心室除极时的向量也可发生继发性的复极向量ST/T改变。 5.心脏β受体高敏症在心率快时ST/T改变明显,心率慢时ST/T改变明显好转,属于心脏植物功能紊乱即心脏神经症。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率慢下来这种改变明显好转。这是心电图检查时发现ST/T改变中最常见的情况。 6.其他:如低血鉀或药物因素等都可以引起非特异性仍ST/T改变。 因此遇到心电图所谓缺血样改变不要急于做CT冠脉造影,除非你年龄在男45岁女50岁以上,又有几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大于4mmoI/L以上、长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有家族性心血管疾病死亡史、嗜烟大于200年支即每天吸烟支数X烟龄、有劳累后心绞痛发作史休息或硝酸甘油能立即缓解的人应该做!至于平板运动試验对继发性ST/T改变的人意义不大,对多脏β受体高敏症的人更没有意义了。 所以从儿童、青少年开始控制好体重不肥胖:从饮食开始少吃甜食、油食、零食,每天多运动,以后三高发病率会大大减少,就不必要担心心肌缺血和冠心病了。 2019.6.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