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1. 掌握文言文中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 2. 了解本文叙事层次分明的特点,体会人物的鲜明个性。 3. 理解这个故事的寓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一系列数字的含义的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寓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新课: 成语“起死回生”——扁鹊(秦越人)——《扁鹊见蔡桓公》 二. 复习巩固: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 间 疾 益 故 索 还 火齐 汤熨 三. 朗读课文: 读前可提示学生,一要注意句中停顿,二要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 四. 提出“突破口”,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35,5,4,3,2,1”这几个数字在文中分别表示什么? 五. 解决“突破口”: 35——蔡桓公由病到死经历35天(故事持续的天数) 5——故事发生的5个场景 4——蔡桓公病情加重的4个过程 3——扁鹊提出的3种治疗方法 2——故事中有2个主要人物 1——意料之中的1种结局 六. 延伸“突破口”: 这是一个悲剧故事,根据扁鹊的性格特征,发挥想象,为逃秦后的扁鹊续一个圆满的大结局。 七. 小结: 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作比,作者韩非的目的是什么? (注意:这只是一个虚构的寓言故事。) 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这对于指导我们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 八. 布置作业 : 根据课文给你的启发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