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对女人的婚姻影响究竟有多大?

 乐康居 2019-06-23

原生家庭可以是成就你心灵的源泉,也可以是囚禁你心灵的牢笼。

热播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就是这样一个代表。

她自强独立,性格叛逆,很早就意识到要靠自己努力过上好的生活。

她内心的力量甚至可以跟原生家庭划分界限,强悍如此,她依然为了原生家庭的缺失,跟父亲苏大强和家庭的不合理纠缠死磕。

大家对苏明玉一边赞赏一边心疼,因为多少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我们的性格会带有原生家庭烙印,这种烙印一部分会被我们带到亲密关系里,复制或成为完全相反的样子呈现。

1)忠诚于母亲

张柏芝,经历艳照门打击,接连婚姻的破裂使演艺事业受挫,可以说是人生最低谷期。

事后,她精心照料两个儿子,选择了做一个好母亲。最近,她成功生下第三子,却选择了隐藏孩子的父亲是谁?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明星,通过自己的能力,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去照料三个孩子,作为母亲她是成功的。

甚至这份母爱,令我敬佩,不知为何,我在这之余,内心禁不住对她有深深的心疼,在亲密关系上独力支撑,为何让自己这么累?

张柏芝的母亲叫戴莎莉,是一个中英混血美女,有四段婚史,在女儿张柏芝九岁时离婚,之后不断的结婚、离婚、更换男友。

现在55岁一个人继续为生活而尝试各种工作,甚至报道说要拍限制片电影。

张柏芝,辛苦赚钱,善待母亲养活三个孩子,甚至会在物质上帮助自己的两个弟弟,也一度帮过爸爸还债度过危机。

她忠诚于母亲,似乎复制了母亲的亲密关系模式,一直在追求成为一个有能力和担当的女强人,一个对原生家庭无私奉献的角色。

不知道,张柏芝还要生多少个孩子,需要挣多少钱给家人,才能觉得足够?

幸福从来都不是如此用力!

希望她的世界里,有自我,有爱情,有滋润和呵护后的柔软。

2)恨并爱着父亲

张靓颖,演唱会当场逼婚冯轲。冯轲在台下没有回应那个空白里,不知道在想什么。这样的操作着实惊险,庆幸的是,他回应了她,给了一个结果。

张靓颖筹备婚期,没有告知母亲张桂英,甚至没有邀请出席婚礼。

或许是张桂英在网络上发声明和女儿开撕,公然反对张靓颖和冯轲在一起,直指冯轲欺骗张靓颖的原因。

婚姻本是姻缘美事,值得亲朋好友祝贺祝福,然而这样的局面确实显得张靓颖的婚姻坎坷波折。

我想张靓颖是爱大自己19岁的冯轲,不然不会如此轰轰烈烈,毅然决绝。

探究其背后,张靓颖,缺失父爱,过早的成熟承担生活的压力,经历艰难后,她太需要一个有力和成熟的肩膀去依偎。

或许,她在冯轲身上得到情感滋养的同时,也在修复父爱的缺失。

一档节目里,张靓颖这样说道:

我挺恨我爸的

他为什么要和我妈离婚

我只知道我爸好像突然就不回家了

整个生活当中就像没有这个人一样

爸爸连我多大年纪都不记得

她在意识层面恨着父亲,随着父亲的离世,这种恨就会失去目标,潜意识会在亲密关系中,寻找父亲的影子,通过这种链接爱着父亲!

只是这种恨并爱着父亲的模式,让亲情和亲密关系都显得沉重不堪。

3)心理固化——我是一个受害的孩子

伊能静,在小时候父母离异,十六岁离家出门打拼,那个时候在内心深处就埋下没有安全感的种子。

遇见庾澄庆时,她觉得自己的人生遇到了一块浮木,可以把小时候没有得到的都尽数弥补。

这种索取就如同孩子向父母的索取,是无意识无条件的需要被满足,直到牵手门事件,婚姻的崩溃,对这样的索取给予当头一棒。

后来遇见秦昊,这个时候经过心灵成长的伊能静,才真正以一个成人的身份出现,在接受与付出中找到自己的平衡。

安全感的缺失,会通过一边驱动自己努力打拼,一边不断尝试和寻找那个无限宠溺自己的人。

这是一个心理上固化而且受害的孩子的需求,孤独敏感且需要被拯救。

一个成熟的身体,内在可能住着一个不成熟的孩子,忘记自己已经长大的事实,一直习惯性地运用幼时的方式来对待伴侣和经营关系。

伊能静是聪慧的,她在自己的婚姻里照见了自己的模式,通过在磨砺中总结和自省成长,找到自己的独立之路和幸福的伴侣关系。

原生家庭无法为个体的人生结果背锅,因为个体是可以选择和改变的,那种烙印也是可以转化为生命的礼物。

那么怎样做才能不会画地为牢呢?

一、和解

通过心智的成长成熟与原生家庭和解,把缺失的和背负的部分都统统归还,表达感恩,完成心理上的分离,轻松地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

二、明确需求

有时我们知道喜欢,却不知道为什么喜欢;有时我们不断经历分手,却不知道为何分手;有时我们以为遇见真爱,却不知道对方是情场高手擅于撩拨。

我们真的遇见对的人和恰当的关系了吗?这些都需要经常性去确认和明确。

三、专业求助

一些不断重复性的分分合合,无法进入稳定持续的亲密关系。自己有时无法全面看见自己的情感模式和无意识动机。

对自己不满意,对亲密关系不满意,被困扰其中,无法靠意志与自己能力解决时,求助专业的心理和情感咨询师是必要的选项。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精神上的根,那是汲取爱与滋养的地方,同时我们也会被制约于此。

怎样在保持独立健康发展自我的同时,跟原生家庭保持适度恰当的链接,做到自洽共生的状态,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课题。

愿你在这样的状态里,让生命呈现的更精彩,在亲密关系里更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