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护念,无所住,生其心

 尽未来际 2019-06-23

建议先听今天的配乐,会让你惊艳的。

01

这段日子,我开始重新理解“能力”这两个字。

过去的自己,受到成长环境各个方面的影响,本能地将“能力”变成了一种进攻的武器,这个世界在我眼中是修罗场,存活的唯一方式就是搏杀,战胜别人,或者让其他人诚服。

很多很多次,我听到的关于生存的定义,要么是“你如果不能出人头地,那么所有的资源都会向你的竞争者倾斜”,要么是“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你不借此拼搏一把,就会错过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们和其他人的关系,总是紧绷的,总是明争暗斗的,总是面前一套背后一套的。打磨能力,是为了把它变成一把锋利的刀或者剑,去捍卫自己的领土完整,同时伺机去占有别人的领域。

当征服越来越多,这种能力带来的全能感就越强,好像自己可以呼风唤雨,可以左右规则,可以决定其他人的命运,无所不能的自我感觉良好催生出一系列情绪,不再懂得什么是尊重其他人,不再会去包容多样性,戾气就这么溢了出来。

当自己剥离出一个阶层,那种优越感会毫不留情地将利剑指向过去自己生存的阶层,去攻击它们。好像只有攻击,才能表明自己彻底远离了它们。

可是征服、镇压和攻击,永远都不会带来平和,甚至最先毁掉的就是自己的平和。武士们在不断的征战,最终求的是未来给自己一个安宁理想的家园。如果把我们自己比喻成武士,我们毫无节制的征战恰恰毁掉了平和的自己,征战又能有什么呢!

重新理解,“能力”如果真的要定义为一种武器的话,应该是自我修为的武器,内省的武器,是用来修复和提升自己的力量。这种成长,不应该拿来炫耀自己多么牛逼,以此证明别人的弱小。

除了促使自己成长外,能力还有一个更有价值的呈现,那就是“帮助”,不带有功利心的想法,去帮助别人,会衍生出一种具有强大穿透力的力量。

02

这段日子,我说自己在读《易经》,有人说“你这么早读这类书,人生就废掉了”。

我心理老师跟我说,人脱口说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有意义的,只是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并不清楚罢了。

就像,我们去评价别人的行为,这个评价的态度中折射出自己内心对这件事的态度,那些负面评价反映的是自己内心的恐惧,那些积极评价反映的是自己内心的向往。

这其实跟乐观的人总是能从悲观的事情中看到希望,悲观的人总是能从积极的事情中看到风险,一个道理。从这个角度看,不如意的生活,很可能是自己一步步用情绪诱发出来的。

我记得最近调整生活重心的时候,不少人觉得我疯了。在他们眼中,我在放弃很好的前(钱)途,扼杀很好的发展势头,而且他们觉得我本身就不擅长于生活,不可能去真正意义去找到生活的美感,反而应该像奋斗中的精英人士那样——专业的事情专业人做,生活琐事用钱解决。

这种反对的意见,其实并不是针对我的意见,很可能是他们自己对于生活的认知。他们觉得我肯定无法喜欢柴米油盐布置家庭这类事,肯定会讨厌处理鸡鸭鱼肉的味道,这些“讨厌”是他们自己罢了。

我这一两个月遇见一个非常会生活的姐姐,她不一样,她很开心看到我开始去生活了,虽然一路上很笨拙,但是她一直鼓励我说,菜精致不精致并不重要,插花插的好看与否也不重要,只要真心去做,就一定可以享受那种美感。

然后呢,这一两个月中,在上海最为亲近的几位朋友,他们是最快感受到我变化的人,能够看到我脸上时不时洋溢的小开心。

那么回到易经、佛经这类,如果说它们传世的目的是让人生废掉的话,这类书也不可能长存于世。相反,太多太多的人在这类书中汲取了巨大的养分,调整了生活的轨迹,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安宁和幸福。

03

这段日子,我身上的攻击性非常明显的变少了。

这是一个多么让我觉得欣慰的改变啊。

老师一直跟我说,如果一个人一直回避自己的攻击性,那么这个攻击性就会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人际相处关系中的不经意的持续冷暴力或者“用爱的名义”包装下的刺伤他人,很多让人觉得不舒服的行为,本身就在传递着对方的攻击性。

我性格那些不对劲的地方被一一解开,攻击的根源呈现在面前的时候,我开始尝试去接受它们,和老师一起修复根源深处受伤的部分。

我再也不需要依靠“回避我身上攻击性”的方式去掩盖“攻击性”了,而是站在了“攻击性”的面前,当我发现自己某些人际关系的场景下,可能要释放攻击性,这个意识被察觉,怒火就被控制了。

老师有一句话对我启发特别大,他说“成长,不光是不再犯同一个错误,而是去犯那个错误的动力已经完全彻底消失了,那时候,你完全可以知道你正在那个错误的前面,而不会让自己继续往前一步。”

我现在还做不到让自己“犯错误”的动力完全彻底消失,但是我可以开始有意识去面对这个错误,并且不让“犯错”这件事情成真。

就像前几天,我在沟通的过程中,某个瞬间非常不快不舒服。要是过去,我一定会无意识地将这种无名火(也就是我的攻击性)反弹给对方,会以包装过、自认为不是攻击的行为(或者语言)呈现,本能觉得“你让我不舒服,我也要让你不舒服”。

但是,现在我不会了,当我意识到自己正在“不快”的时候,就已经站在了“犯错”的面前,我会停下来想一下这种“不快”怎么回事,会想为什么对方要这么说话,她的出发点是什么。那些语言传递出来的东西,很可能不是针对我,而只是她自己一种担忧罢了。

这时候,我在应对上,就找个话题岔开了,一个让双方都可能不舒服的事情,单方面被我切断了。

04

得益于我的老师,我开始理解人际关系的存在是一种投射行为,当我抛出了一个需求的球,对方接了,反复多次的抛接成功,这种人际关系就维系下来。但如果这种人际关系本身是病态的,它会召唤出很多不舒服不对劲的感觉,但自己却无法摆脱。

自己存在一些病态的问题,病态的投射,召唤了跟这种病态行为契合的人际关系,然后进入到相爱相杀的阶段,既痛苦又摆脱不了。

当我意识到这种不对劲持续出现的时候,我想要改变,就需要搞清楚自己在哪个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源是什么,找到并且解决,然后尝试去切断这种投射。

自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改变自己,主动切割掉不舒服的投射关系。重塑会有新的投射,召唤出更合适的人际关系。

再比如,我学着用第三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行为,当我在生活中一些事情做不好,感到沮丧甚至觉得自己犯傻会被人嘲笑。这时候,我会问自己,“嘿,这个把事情搞砸的家伙,你三公子怎么看。”

站在第三者角度,我会觉得,这个虽然笨拙的家伙很可爱啊,她一直在努力尝试改变,我怎么会嘲笑她,她没有必要觉得沮丧甚至害羞,而且我非常期待看到她的成长和转变。

就用这样的方式,我放松了很多很多,也敢于去做一些过去不敢做的尝试,那种莫名其妙觉得别人会嘲笑我的幻觉,也渐渐在消失。

05

我应该是误打误撞进入到了自我修行的领域,这或许是一辈子围绕着我的课程,让我很享受。

我知道,自我修行是爱的表达,爱又是动态的。当我先了解了自己,接纳了本真的那个我,看到了内心的好与不好,修复受伤的部分,这样能唤醒“我爱别人”和“接纳别人爱我”的能力。

回头看我的公众号名字,从一开始就没有跟理财投资相关,也许我无意识之中,就是选择自我修行这条路,冥冥之中的选择,注定我会一直不间断地成长。

人生的走向,不是注定的,而是被灵魂深处的那个无意识冲动下的自己召唤出来的。当我现在有能力穿透迷雾,把无意识下的自己理解了,变化为有意识的生活,我就可以掌握我的命运,那个真正属于我的命运。

06

为什么起今天的标题?

是因为最近看《金刚经》,一直在想“善护念”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我现在还没有太多的悟性去理解透,现在所想的是:

执念未必是错的,主要看它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倘若带着过度私欲的功利心去“执念某些东西”,那么会将人生引导入动荡和疯狂的境地,但如果执念是追求一种平和、安然且有厚度的生活方式的话,应该是做到了“善护”吧。

对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我能理解的是“心放置在什么样的住所是非常重要的”,就想“执念,为何而执念”一样。

嗯,佛学博大精深,未来慢慢琢磨。

PS:今天文章配的这首《只有她的笑声》是近期非常打动我的歌曲,音乐有一种神奇般的穿透力,直抵人的灵魂。虽然我听不懂歌词,但不妨碍我被深深地触动了,在上周好几个夜晚,泪流满面。希望这首歌能够让大家喜欢。

PSS:我推送文章的这个时段应该准备要去看《马戏之王》了,未必会及时放出留言,大家见谅。看完电影后会一一回复留言并且上墙的。

PSSS:上周文章的文末提到了蛋卷基金的抵扣券,有很多朋友没有领到,没有关系,今天发放新的1000张蛋卷基金购买抵扣券,上次没有领到的朋友可以戳文末阅读原文链接,进入领取页面。及时领取,及时使用,祝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