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人物的作文素材

 学渣灬 2019-06-23

2018-06-22 17:09

(文末有惊喜活动,欢迎关注参与,不精彩算小编输~)

魏晋时期司马氏当政,官僚结党营私,朝廷昏庸,社会黑暗,百姓叫苦不已。

但就是这样一个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和政治家,能够出此暗世之淤泥而不染,他们的这种品质被后人称为“魏晋风骨”。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竹林七贤”中的精神支柱——嵇康——的魏晋风骨。

01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经百年之后,儒学对于人们思想的禁锢逐渐加深,但嵇康并非如此,他的思想以道家黄老之术为主,崇尚自然无为、不拘一格。

这是什么原因呢?

简单总结一句话就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入骨髓的。

在他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提到,嵇康自幼没了父亲,由母亲和长兄带大。虽是单亲家庭,氛围却是非常和睦,亲人对嵇康十分疼爱。

他们并不强迫嵇康熟读儒家经典,也因此嵇康能够自由地接触自己感兴趣的思想观点,同时自由的家庭环境也让嵇康的性格变得嫉恶如仇、直爽洒脱,能够不惧强权,随心所欲。

嵇康能有后来的成就与心性,家庭的影响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当今来说,很多家长都把教育当成学校的一己之责,忽略孩子在家庭的生活教育,一方面纵容孩子的恶习,另一方面又不顾及孩子的内心,这样家庭又怎会培养出社会栋梁?值得深思。

当然这都是后话,再说嵇康,他的“风骨”《与山巨源绝交书》也能详细呈现。

02

山巨源就是山涛,竹林七贤之一,心里一直着迷于仕途,但为人和善、重义气,发达之后出于善意拉兄弟们一把,就想着把嵇康也拉来做官。

然而嵇康与他的志向不同,崇尚自然无为、不愿出仕,于是洋洋洒洒地写下了长达1700字的“绝交”书,诉说自己不愿为官的理由。

书信中提到自己不愿意做官的原因有九条:

第一:做官我就不能睡懒觉了;

第二:做官会有跟屁虫保镖(差役),活动不自由;

第三:做官要穿官服做的端端正正的,挠虱子不方便(据说嵇康经常十天半个月都不洗头);

第四:做官要批公文,最讨厌看公文和书信了;

第五:做官需要吊丧,要知道亲人去世不吊丧可是我的尊严(认为死亡是另一种开始,庄子就有这样的主张,亲人逝去并不悲哀,反倒认为是一件顺应自然的好事事);

第六:做官以后要整天面对俗人的叽叽喳喳,扰得本仙无法安宁;

第七:做官以后要整天和别人打交道,表示不耐烦地性子会控制不住自己;

第八:做官就不能说一些批判先贤的话了,表示不批判做不到;

第九:做官就得和颜悦色轻易不得罪人,就我这小暴脾气,看谁做的不对,不喷的他无地自容算我输!

九点理由在现代人看来有些滑稽,但嵇康主张道家思想,崇尚自由、不拘礼节的思想观念体现地淋漓尽致。

03

他还称自己是已经散养长大的麋鹿,如果用做官束缚自己,自己只会抵抗得越厉害。

原文中是这样论述的:

“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意思是:

“麋鹿如果从小就捕捉来加以驯服养育,那就会服从主人的管教约束;如果长大以后再加以束缚,那就一定会疯狂地乱蹦乱跳,企图挣脱羁绊它的绳索,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顾;虽然给它带上金的笼头,喂它最精美的饲料,但它还是强烈思念着生活惯了的茂密树林和丰美的百草(上好的作文素材,走过路过的赶紧积累下来)”

看到这,可能大家有疑问了,绝个交还需要这样大费周折?这其中会有什么隐情么?

事实上,你真的以为这是一篇绝交书就大错特错了。

嵇康自知司马氏对自己的恣意妄为深感不满,山涛举荐自己难免要被猜疑,因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要为好友脱嫌。

历史记载,嵇康在临死之前还将一对儿女托付给山涛,山涛也不负所托,这样的友情实在珍贵。

04

真正地绝交书应该是他的《与吕长悌绝交书》,文风显得十分决绝了。

寥寥几百字,诉说吕长悌(吕巽)的不义之举,最后一句“无心复与足下交矣。古之君子,绝交不出丑言。从此别矣!临书恨恨”更是道出了自己内心的愤懑,不带脏字的批评才是最有力的。

吕巽之事(这件事有些不雅,此处就不再多提)也导致了嵇康入狱,据记载,当时三千太学生为其请命,大批文人志士愿一同入狱,嵇康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但也因此被奸臣钟会抓住“嵇康影响力太大,会动摇朝政”的借口,趁虚而入,落井下石,嵇康最终被杀,享年38岁。

这告诉我们:交友需谨慎。平时生活中一定要牢记孔圣人之话“益友有三:友直,友谅,友多闻。”

05

“如果用一年四季来形容中国历史,魏晋时期就好比北方夏天的暴雨期,反复无常。

这暴雨来的很急,厚实的乌云赶着雷、踏着风,呼哧呼哧地笼罩过来。

天黑了,雷声滚滚,不一会儿雨点啪塔啪塔、噼里啪啦、哗哗啦啦地涌向大地。

伴着大风,打湿了人的躯体、压弯了路边的花花草草。

一切都像末日一般,像要摧毁一座城。

忽的几只活泼的小燕子映入眼帘,在暴风雨中极力拍打着翅膀,欲图挣脱枷锁;

屋檐下的狗儿,就幸运多了,闭着嘴巴,安逸地蹭蹭主人的腿脚,舒服地睡过去了……

这雨去的也快。远处的天边已经泛起了鹅肚白。

过了一会,阳光洒下来,这边的雨变得噼里啪啦、啪嗒啪嗒,小了。

又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地面的小水洼干了。

一切都好像没有经历似的,是幻觉么?

不。

乌云还在继续跑动着,只是不在这边了,瞧,它去了那边,它还会回来的……”

——胡讷《暴雨魏晋》

以嵇康为代表的文人志士是那燕子,百姓便是那被打湿的行人、被压弯花花草草,可惜乌云当道,也只有那奸臣狗儿能够在大雨中偏安一隅。这是时代的不幸,这也是历史的一大憾事……

(本期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