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经常发脾气的父母,将收获这两种孩子

 雅博学苑 2019-06-23

情绪管理(Emotion Management)强调的是一种对于情绪的驾驭能力,是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的事。很多时候,即便是父母,也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难免会在某些场合忍不住向孩子发脾气。

例如,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一位母亲因为辅导初中孩子写作业,大动肝火,当场气绝而亡。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父母的情绪状态也的确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那么,那些经常发脾气的父母,将收获什么样的孩子呢?

心理学行为流派:观察学习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也会像父母一样暴躁、爱发脾气。在一个家庭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孩子仿佛是一面镜子,原原本本的搬照了父母的行为模式与处事态度,有样学样,其实,这就是心理学行为流派中的'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这个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他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我们的学习并不仅仅来源于直接经验,还能从他人的间接经验中习得某些经验或知识技能。

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那些在电视上观看了更多暴力影片的孩子,在生活中也会表现出更高的暴力倾向,这就是观察模仿的结果。

还有一项有趣的实验发现,让实力水平相当的两组人同时开始学习打篮球,一组人通过现实的训练,而另一组则通过观察他人的比赛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两组的进步程度竟然相同,这证明了观察学习的有效性。

一、通过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同理,对于那些经常发脾气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孩子长期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大,时间一久便会习得父母的说话方式。

毕竟,父母是他们除了在学校中接触频率最高的人,而孩子还处于心智不断发育的阶段,会通过模仿来形成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最终他们也会像自己父母一样,通过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沉默寡言、习惯性压抑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对于那些经常发脾气的父母而言,他们的孩子还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沉默寡言、始终压抑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内向、孤僻。

因为经常发脾气的父母性格比较强势,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他们的控制欲望很强,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从能量均衡的角度来看,强势的父母往往对应着顺从的孩子。

所以,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性格上容易变得胆怯软弱,没有自己的主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发展的,毕竟孩子始终会走向心智的成熟,不可能一辈子在父母的控制下生活。

不过,这种孩子可能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顺从。正如,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所提到的,我们越是压抑内心的情绪,当它累积起来的时候,就容易在某一刻突然爆发,造成更具毁灭性的后果。

所以,那些长期顺从父母的孩子,虽然在父母发脾气的时候不会说什么,但是心里可能更加叛逆,容易在某些时候做出冲动的举动,是不容小觑的。所以,在日常的沟通交流时,作为父母,一定要注重情绪管理,不要轻易向自己的孩子发脾气。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

《心理学行为流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