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一个 █ 龙山文化

 灵魂医学 2019-06-24

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分布于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而得名,距今有4000年的历史。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龙山镇发现了震惊国内的城子崖遗址,发现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带黑色光泽的陶片。此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获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宝。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中原地区早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为主,手工制作,口沿部分一般都经过慢轮修整,部分罐类器物还采用器身、器底分别制成后再接合的“接底法”新工艺。陶器的杯、敞口盆、折沿盆、敛口罐、尖底瓶等器形还保留、继承了仰韶文化的某些因素。这时陶器上的纹饰以篮纹为主,也有为了加固器身而在篮纹上修饰附加堆纹的。晚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仍以灰陶为主,但红陶和黑陶数量明显增加,继续采用手制工艺,但轮制技术进一步发展,部分陶器已采用模制成型。主要器形有杯、盘、碗、盆、罐、鼎、甑、器盖、器座及新出现的鬲等。纹饰除了最为普遍的绳纹和篮纹,还出现了方格纹。轮制法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用陶轮加工陶器的方法,陶轮是一个固定在矗立的短轴上的圆盘,加工陶坯时,把合好的泥料放在转动的轮盘上,借助陶轮旋转的力量,用手掏料,以提拉的手法制成陶坯。这也是制瓷的主要方法。

陕西龙山文化,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客省庄,也称客省庄二期文化,或客省庄文化。主要分布于渭河、泾河流域。西安客省庄、斗门镇、米家崖、长乐坡、赵家湾,岐山双庵,兴平张耳村,武功赵家来等是其代表性的遗址。其中的康家遗址极具有区域性文化特点,在居住方面,房屋以半地穴单式为主,其建筑方法是先在地面挖一个土坑,将房基和周壁夯实后,再抹一层薄薄的草拌泥,烘干后在其上抹一层光滑的白灰面,大部分房屋偏北部都有一个直径约1米左右的黑灰面圆形灶面,略高出于白灰面,建造方法和白灰面的建造方法基本一样,只是在处理灶面时加入了黑色颜料。陶器方面,以夹砂灰陶为主,而最能反映陕西龙山文化特征的就是陶器,主要是灰陶,多为泥质。代表器型是一种折肩小平底瓮,为其他文化所罕见。此外,客省庄出土的许多长方形石刀,穿孔的部位靠近刃部,同其他地区石刀穿孔多在背部的情况有别,这也是该文化的一个特点。

自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以来,因其文化面貌各不相同,所以又分别命名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类型龙山文化,统称为龙山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城址的发现,如:两城镇遗址、黑堌堆遗址、陶寺遗址、尧王城遗址等,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对于研究当时的生活风俗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于遗址的保护也格外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