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式太极拳之换劲

 tjboyue 2019-06-24

丹东颖国太极学堂论坛第138期

换劲是练吴式太极拳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性的感受,是练功习拳中劲力的升级替换。吴式太极拳的换劲,就是将“力”转化成“劲”,消除平常用拙力的习惯,以形成太极拳特有的内在劲力。练拳要脱开本力的束缚,尽量避免使用拙力,由心静体松入手,化去体内的僵紧蛮力,然后滋生出一种绵软沉重的太极劲。这种换劲的过程意在取代本力地位的作用,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练吴式太极拳的基本功、拳架、推手、散手都要经历各种换劲阶段,每个阶段的换劲感受不同,有时局部疼痛,有时全身疼痛或浑身酸软,经历过疼痛或酸软之后练拳就会发生变化,感受是不断的,有如螺旋的递进过程,这种经历就是练功习拳换劲的过程。

学练吴式太极拳有一个心知到身知的转化过程,这是因人而异的艰苦过程,也是化僵积柔的过程。初学太极拳时肌肉韧带没得到充分锻炼,动作又想尽量到位,特别是对拉拔长、抻筋拔骨产生的酸胀疼痛是正常的身体反映,若因怀疑和惧怕这种反映,而改变动作姿势,按自己认为轻松舒服的动作去练,就会与太极拳失之交臂。实际上忍耐过了酸痛沉重关,妙境就会出现。太极拳功夫就是肩、臂、腰、胯、腿、脚在热麻、酸疼、胀痛的反复经历中获得的。比如站马步桩,初练时,二、三分钟后就会出现大腿肌肉酸痛、下肢颤抖等现象,只有经受住这种难受的锻炼,才能把拙力换成不同层次的松沉劲力。待下肢的筋骨强度提高了,血气的转换质量也提高了,肌肉酸痛的现象就会自然减少或消失。再如练习沉肩坠肘时,当肩关节、肩胛骨不够松时,可能造成腰背、胳膊肌肉酸痛,这是身体的这些部位僵紧的信号,要进一步的放松肩关节和肩胛骨,度过难受的时刻,才能把拙力换成不同层次的松沉劲力。

学练吴式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就是要练筋骨、磨心志,只要持之以恒,有了扎实的基础,太极拳就有望练成了。换劲是真正体味太极拳功夫的门坎,能换劲才能入门进阶,进入太极真功之境。

吴式太极拳之换劲

2019.6.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