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身体调动的自愈能力,渐渐康复,最近睡眠好了,没有出现中途醒来再也不能入觉的情况。 好长时间没有靠吃安定来入觉了。 但还是感觉易疲劳,四肢无力,恶寒,喜热,手脚怕冷(有时夜间发热),无食欲,口不渴。 定期做了血常规、生化、尿均正常。 感觉后背还是有痹证,在师兄的推荐下用了加料的桂枝汤,舒服很多,近几天感觉想喝茶了。 师兄给我推荐的方子主要是发汗,补脾,升阳气。 处方很大胆,但是我用了之后,确实很明显的改变。 处方如下: 桂枝40,芍药40,生姜100克,大枣20克,黄芪120克 后来师兄又给我加料了:黄芪用到400,其它量也各自相对应加了,最近只吃素,感觉痹证明显改善。 师兄的处方重用黄芪为主,用黄芪,益肝胆之阳气,佐以桂枝之辛温。 关于桂枝五物汤度娘答案: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 配伍特点: 固表而不留邪,散邪而不伤正,邪正兼顾。 运用: 本方为治疗素体营卫不足,外受风邪所致血痹的常用方。临床以肌肤麻木不仁,肢节疼痛,或汗出恶风,脉微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凡证属气虚血滞,营卫不和者,皆可选用。血痹病舌质紫暗,脉沉细涩者,可加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治疗产后身痛可重用黄芪、桂枝,下肢痛加独活、牛膝、木瓜,上肢痛加防风、秦艽、羌活,腰疼重加杜仲、川断、狗脊、肉桂等。 重要文献摘要: 1、《金匮要略》:“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2、《金匮要略论注》:“此由全体风湿血相搏,痹其阳气,使之不仁。故以桂枝壮气行阳,芍药和阴,姜、枣以和上焦荣卫,协力驱风,则病原拔,而所入微邪亦为强弩之末矣。此即桂枝汤去草加芪也,立法之意,重在引阳,故嫌甘草之缓小。若黄芪之强有力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