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场战役,是五代时期中原由弱转强的开端,没有它就没后来的宋朝

 花木考究 2019-06-25

九五四年,也就是显德元年的时候,周太祖郭威驾崩了。因为亲生儿子都死了,他就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内侄、镇宁节度使、晋王郭荣(原名柴荣)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周世宗。周太祖郭威在死去之前还让周世宗郭荣干过封府尹这一职位。

郭荣当时已经确定是太子了,这个岗位是为了让他能够锻炼能力和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同时,也是为了铲除掉王峻和王殷这两人,清除其皇位上的障碍。不过,虽然郭威想了很多事情,也做了很多事情,为郭荣解决了许多内忧,但是,还是没办法把外患都完全解决了。

在周太祖郭威死去以后,当时北汉的皇帝刘崇高兴到了极点。他立马集结了大量的兵马,还请求辽国的援助,然后,一同讨伐后周。这一次,他们一共集结了十万大军,其中,刘崇亲自率领三万大军,而辽国则由政事令、武定节度使耶律敌禄率领增援了大概七万的士兵。

这么多的兵马,可以看出刘崇对本次战役的势在必得,更何况,还有辽国的帮助呢。在刘崇集结兵马的时候,后周的朝廷正在为周太祖郭威办丧事,接到这一军报后,他们连夜召开了军事大会。在会议上,朝臣们就如何应对刘崇,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辩论。

其中,以老臣同平章事冯道为首的一派认为,刚刚继承皇位的郭荣应该马上前往开封,坐镇此次战役。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五代时期,大多数的皇帝都喜欢御驾亲征,以树立自己在军中的威严。实际上,这大多数皇帝都是武将,而且他们前脚刚去打战,后脚家里就起内乱了,被誉为五代第一名将的唐庄宗李存勖就是这样死的。

最终,一点战斗经验都没有的郭荣选择了御驾亲征,马上前往战场。

因为,郭荣确实需要通过这么一场战役,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培养自己的军事势力。当然,郭荣这么做,并不是脑门一热,他到了战场后没有马上提刀上马,而是在战前做好攻略。在开战之前,周国的军队部署好了详细的战略计划,郭荣让侍卫亲军司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带着前锋先到前线,以缓解潞州城防的压力。

就在现在的河北武安,天雄节度使符彦卿、镇宁节度使郭崇,率领大军包围了刘崇军队的右翼,而河中节度使王彦超、保义节度使韩通,则在现在的山西临汾率领士兵包围了刘崇军队的左翼。中间的敌军则由郭荣亲自率领军队主力迎战,另外,还调配了河阳节度使刘词的军队,让他随机进行增援。

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次周国军队为迎战刘崇的军队做的战略规划非常合理。他们充分利用了兵力优势、地形优势,最大限度地避开了刘崇军队的火力,并且,还把他的军队包围了起来,创造了许多反击的机会,让刘崇的军队有来无回。当时的赵匡胤是周世宗郭荣的侍卫亲军将领,也趁着这一次机会上阵杀敌,赢得军功。

北汉和周国军队的主力在泽州高平县的巴公原进行了交手,史称“高平之战”。耶律敌禄是当时辽军的主将,他先对周军进行了侦查,发现:郭荣的军队的实力实在太强大了,而且,阵型对自己也非常不利,于是,马上找到了刘崇,要求他就郭荣军队的阵型重新配置、合理调整军队士兵的分配,制定出新的作战计划。

但是,刘崇觉得他太过于大惊小怪,觉得郭荣的军队人数并没有很多,而且,骑兵的占比很低。而自己这边集结了十万大军,双方的力量不对等,郭荣完全不是自己的对手,甚至,还后悔向辽国求援了。刘崇和辽国主将的观念不统一,最后,两人吵翻了,辽国主将决定不出兵,选择在一边旁观这场战役。

负责左翼军队的将领是张元徽,他是北汉的第一悍将,特别擅长重骑兵的冲锋,在高平之战开始之前,已经干掉了后周大将穆令均。张元徽在接到刘崇出击的命令以后,亲自率领士兵冲锋陷阵,由他率领的四千名铁甲骑兵,逆着风冲向了周军的右翼。

周军这边迎战的是樊爱能和何徽,他们本来觉得今天的天气、风向有利于他们军队,却没想到敌军这样气势汹汹地冲进来,马上就吓破了胆。樊爱能和何徽都是后汉的老将领,对后周没有太多忠诚度,面对这样的敌军,自然不可能拼死战斗了。主将樊爱能的胆子都被吓破了,他的骑兵自然也不可能抵挡住来势汹汹的敌军,很快何快的士兵被冲散。

等到骑兵败了下来,战场上一片混乱,也扰乱了何徽的步兵方阵。这两位后汉将领看到这样的局势,觉得不太妙,马上撇下了自己的军队,骑着马逃跑了。北汉军看到张将军一下子就把敌军击溃了,顿时士气大涨,纷纷顶着风沙,向周军的阵型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周军的右翼马上就被击溃了。

这个时候,皇帝周世宗体现了自己英勇的一面,坚持坚守岗位,他拔出宝剑将敌军射过来的箭拨开,对着他的士兵们大声喊道:“各位将领们,现在就是建军立业的好机会了。大家不要害怕,把敌军都杀了。”周国士兵看到自己皇帝都没有逃跑,马上稳定了心绪,但是战场上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听到这样一番话,赵匡胤热血沸腾,直接冲到张永德面前大声地喊:“现在我们的君主有困难,我们难道不应该帮他解决问题,浴血奋战吗?现在敌人的军队从我们的两翼包抄过来,我们也可以从两翼反击回去,稳定阵型等待援军刘词将军来了,我们就能进行全面反击了。”张永德也是一名勇猛的将士,马上表示愿意和赵匡胤一起奋斗。

看到这样的情况,赵匡胤生了一计,又跟张永德说:“现在我们的右翼已经全线崩溃了,虽然,张元徽的攻击非常凶猛,但是,我愿意率领军队去迎战,请张将军去左翼那边支援。”张永德将军被赵匡胤的热血与豪情感染,马上同意了他这一战略。

赵匡胤骑着马奔向了阵前,并高喊说:“现在我军的军情比较紧急,但是,我们的君主没有逃跑,仍在奋斗,我们作为将士难道还会贪生怕死吗?”军队里的男儿都是好样的,听了赵匡胤的话之后,各个都热血沸腾,愿为君主洒热血。

这个时候,赵匡胤和张永德各自率领了两千名英勇的骑兵向两翼发起反击。看到将士们这样做,周世宗也是脑门一热,把保护自己的御前禁军都派去增援中军,只留下五十名近身侍卫保护自己。

热血沸腾的周兵们,每一个都奋不顾身地杀敌,赵匡胤更甚,骑着马在北汉军阵中来回穿梭,沿路砍死了几名敌军大将,此时,只能用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来形容他了。也因为他的英勇,右翼军的士气大增,凭借着有利的天气因素,向北汉军队发起了勇猛的反击。

身先士卒的赵匡胤,在奋战中左边手臂受了伤,但是,他没有退下疗伤,而是越战越勇,带领着军队奋勇杀敌,周军渐渐有了反败为胜之势、周世宗看到赵匡胤等将领奋战不止,顿时热血上涌、大脑发热,带领着贴身保护自己的最后五十名侍卫向着刘崇发动进攻。

此次,周军向汉军发起了全面的进攻,刘崇突然发现,这次战役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顺利,马上屏退了自己身边的乐队,拿去旗鼓亲自指挥战役。他收缩军队的阵型,让士兵们沿着一条小河全力抵抗周军。

也是上天保佑周军,正在这时,周世宗的援军刘词老将军终于赶到了战场。本来刘崇的军队就处于下风,再遇上这一只生力军,更是无力抵抗,最终,北汉军全线溃败,后周取得了这场关键战役的胜利。

唯一让人遗憾的地方是,在江猪岭进行埋伏的李彦超看到樊、何两位将军逃跑了,以为吃了败仗,就撤离了自己的埋伏地点。不然的话,他们就能抓住败退的刘崇,那么,郭荣很可能亲手抓住刘崇,甚至,把北汉给消灭了。

高平之战是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也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

此战,更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由弱转强的开端。从高平一战后,周世宗提拔了一批有胆识的将领,整顿了禁军,励精图治,先后南下攻取了南唐的江北之地,北上征伐契丹,接连收复了几个州郡,增强了后周的国力,扩大了后周的国土。

此举,更是为以后宋的统一,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后周纪》、《旧五代史·周书·世宗本纪》、《新五代史·周本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