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某,男,53岁。 患者每日半夜12点时左肋胀痛,延及胃脘痛,并逐渐加重,约1小时后剧痛难忍,须起床行走痛势方减。到早上5点左右疼痛自止。病已8个多月。每夜疼痛发作后神疲乏力,余无兼证。 处方:██。 服2剂后,左肋连脘痛已止,后调理而痊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小承气汤(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梁某,男,28岁。住某医院,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程与治疗:病已六日,曾连服中药清热、解毒、养阴之剂,病势有增无减。 会诊时,体温高40.3℃,脉象沉数有力,腹满微硬,哕声连续,目赤不闭,无汗,手足妄动,烦躁不宁,有欲狂之势,神昏谵语,四肢微厥,昨日下利纯青黑水。 此虽病邪羁踞阳明,热结旁流之象,但未至大实满,而且舌苔秽腻,色不老黄,未可与大承气汤,乃用小承气汤法微和之。 服药后,哕止便通,汗出厥回,神清热退,诸证豁然,再以养阴和胃之剂调理而愈。(蒲辅周医案) 解说:此患者症见腹满微硬,谵语欲狂,热结旁流,目赤肢厥,身热无汗,脉沉数有力,乃里闭表郁之征。 虽屡用清热、解毒、养阴之剂而表不解,必须下之。下之则里通而表自和。 若泥于温病忌下之禁,当下不下,里愈结而表愈闭,热结精伤,造成内闭外脱。说明脑炎治疗并非绝对禁用下法,惟非下证而误下,酿成内陷则属非是。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伤寒论》第250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伤寒论》第374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各家论述 刘渡舟:小承气汤是为治疗大便已经成硬,但尚未至燥屎的程度。所谓大便已经成硬,指的是大便干硬,但犹能形成条状。 临床所见,腹部胀满,大便干硬,辨为小承气汤证比较容易。但腑气不通,邪实于内,反见虚羸之象者,却不容易辨认。 此外,凡服承气类方剂,临床要注意二个问题:一是辨证明确时,当下则下,若明知腑实当下,而又恐攻下伤正,则延误病情;二是服药后,得大便利则止后服,不可过服求快反而伤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