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识人用人,识对人,用对人,事业、婚姻事半功倍。 作者:小泽 主播:佳萌 清朝胡雪岩在商业路上的跌宕起伏给我们许多启示。 他从一个钱庄伙计变成清朝首富花了整整三十年,但是从首富到倾家荡产再到死于贫困却只用了三年。 究其原因,竟是出现在识人、用人的问题上。 用人得当,他为自己打造了一个锦绣前程,人生扶摇直上、平步青云;用人不当,他几乎断送了自己的后路,人生作茧自缚、自食苦果。 先学会识人,才能更好地用人 曾国藩说,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识人是一种大智慧,要先认清一个人,才有进一步交往的可能;识人也是一种本事,先学会识人,才能更好地用人。 胡雪岩就是这样一个十分具有识人之明的人。 在胡雪岩还是一个钱庄的小伙计时,他遇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异乡人王有龄。此时的王有龄,不仅又穷脾气又大,还整日在茶馆里无所事事。 不同于其他人对王有龄讥笑冷落的态度,胡雪岩反而觉得他非池中之物,不仅对他倍加关心,还给他送去了500两银子,以当作进京赶考的费用。 事实证明,王有龄果然不负他望,在进京之后官运亨通,甚至一路做到浙江巡抚。 而对于胡雪岩昔日的雪中送炭,王有龄感其恩德,做官后,利用官场上的势力为胡雪岩的钱庄、茶庄、药铺等生意铺路,并助力他成为江南首富。 聪明人在用人之前,会先学会识人,他们知道,识人才能更好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古往今来,像胡雪岩这样的聪明人,不在少数,看似是成全别人,其实也是在成全自己。 唐太宗一生也是一个慧眼识人的人。 唐太宗对待人才,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言论,意思就是,不要太在乎前朝后世的恩怨,而是要想如何更好地用当世的人才来治理天下。 就像对待魏征一事,唐太宗知道他是个人才,尽管知道他曾辅佐过前太子,但是仍不计前嫌,不仅没有处罚他,反而重用他,甚至还提拔他做宰相。 唐太宗就是因为知人善任,唐朝才迎来了贞观之治。 曾国藩说,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 用人之前,要先了解这个人,要以知人至深为前提,多加观察。 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要更好地做到人尽其用,就必须要懂得识人。识人、用人的能力直接决定了领导事业的大小,对其未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与此同时,用人之道,也对用人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毕竟只有具备很强的综合素养,用人者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用对了人,让你事业、婚姻事半功倍 识人、用人固然重要,然而,它们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识人用人,识对人,用对人,事业、婚姻事半功倍。 胡雪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独到的识人用人之法。 在胡雪岩开阜康钱庄时,他曾对大源钱庄的伙计刘庆生进行面试。 出乎意料的是,面试途中,胡雪岩却不以老板自居,不聊技术才能,反而谈美味小吃,各地风土人情。甚至谈到业务关键处时,也是几句话带过,话锋一转,轻轻问一下刘庆生对行业的看法。 殊不知,这正是胡雪岩的用心良苦之计。表面上不谈技术才能,实则更看重言行谈吐,这样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表明上简简单单问下对行业的看法,却能一眼看出刘庆生的业务水平。 录用后的刘庆生也正如胡雪岩的猜想,十分胜任这份工作,店里生意被打理得有条不紊,生意渐渐蒸蒸日上。 不单单是刘庆生,胡雪岩对周一鸣、嵇鹤龄等“千里马”也十分赏识,胡雪岩不仅给他们丰富的报酬,还把他们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精心栽培,以至于这些“千里马”最终都成为他的得力干将。 可以说,胡雪岩创下的霸业神话和他的用人得当不可分割。 用人得当,不仅能让人在事业上平步青云,也能够让你的婚姻生活充满幸福感。 林徽因幸福美满的婚姻,在于她会识人、用人。 林徽因曾有不少追求者,然而,她却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而是选择了三观、学识、门第与自己门当户对的梁思成。因为有着学建筑学的共同志向,结婚27年,他们彼此信任相互扶持27年。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爱情的意义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 幸福婚姻的背后,是林徽因的识人得当,她很清楚自己想追求什么样的未来,于是,毫不犹豫嫁给了梁思成。婚后,她也给梁思成的事业提供了许多帮助。诸多种种,终成就了他们一段珠联璧合的佳话。 其实,在人生这盘棋中,用人如同下棋,是一门大智大慧的学问,每一步都要经过思考,用对了人,如同下对了棋,事业、婚姻终将事半功倍。 用人不当,方成遗憾,六招教你正确识人 然而,人性复杂,性情各异。即便是深谙用人之法,也很难做到百分之百不被蒙骗。因此,要慎用人,切勿造成用人不当,方成遗憾的后果。 虽说导致胡雪岩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用人不当这个原因仍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经商的后半期,胡雪岩犯下了几个糊涂: 先是起用了几个品质不好的主事伙计,用人不当,管理不严,不仅一定程度上毁了他的事业,甚至还败坏了他的名声。 再则是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来贿赂官员,进行利益输送,被眼红的小人抓住了把柄。 一生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的失败,竟和胡雪岩失败的原因如出一辙。 诸葛亮晚年,有两次用人不当,间接导致失了蜀国。 一次是让关羽来镇守荆州,心高气傲的关羽不但不同意孙权的提亲,甚至还辱骂他,为蜀吴两国的交恶埋下伏笔;另一次是诸葛亮出祁山,居然让虚有其名而无真才实干的马谡镇守街亭,结果导致街亭失手,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用人之道,要谨慎对待,切勿因为用错人,而造成一步错,步步错的后果。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高明的用人之法是要懂得扬其长避其短,甚至是从人的短处中挖掘到长处。 既然用人如此不易,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更好识人、用人呢? 其实很简单,《汉书·杜钦传》里主张:识人可从六方面观之。 一是当他显达的时候,观察他提拔些什么人; 二是当他富有的时候,观察他怎么花钱; 三是当他穷困的时候,观察他哪些是是“不为”的; 四是当他匮乏的时候,观察他是否坚守“不取”的原则; 五是和他接近时,观察他日常做什么事; 六是和他远离时,观察他主张些什么事。 成也用人,败也用人。用对了人,落魄时和你共度风雨,用错了人,处心积虑设好陷阱来坑你。用人前,要学会识人、辨人、慎用人,用人时,要懂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 识人、用人是人生中最高艺术,愿你我都能保持好清醒的头脑,与此同时,用人前,不妨先做好自己,修好自己,做个真正有大格局的人,才能在用人之道上更站得高,看得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