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因尿酸在血液里累积而引起的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主要特征。专家介绍,痛风发病根源就是食物中的嘌呤摄入过多。 打个比方,人们一天摄入500㎎的嘌呤就够身体的需要,但若摄入500多甚至几百倍的嘌呤,相当于在一杯额定的清水中不断加入糖,水的浓度会异常升高,逐渐积聚形成结晶,这些结晶慢慢沉积在关节腔、软骨表面,日积月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诱发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发作有多痛? 有人形容它比生孩子痛,比牙痛还痛。古代文献中曾把痛风记载为白虎历节,意思是痛风发作时就好比一百只老虎在啃咬骨头关节。 资料显示: 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根据近两年的统计,我国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超过1亿,约占总人口的10%~13%。沿海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3.14%,痛风患病率为2.84%,且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以往患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现在二三十岁的很普遍。” 有专家预测,痛风将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位代谢性疾病。 研究表明,痛风和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等各种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有报道显示,41%的痛风患者中有明显的肾功能损害。 在夏季,一些常见的“生活习惯”如经常撸串儿,过量饮酒、肆无忌惮地吃海鲜烧烤等,这些食物中通常含有大量嘌呤,经常吃便会引发痛风。 此外,夏季出汗较多,喝进去的水会以汗液的形式蒸发掉,导致人体内的水从肾脏排出量减少。由于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当尿液减少,尿酸的排出量也会随之减少,大量尿酸容易在体内聚积。 同时,夏季人体汗液蒸发过多时,会导致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此时尿酸的浓度相对较高,容易聚积在局部组织,形成尿酸盐结晶。 摆脱痛风做到“三控一多” 市民对痛风年轻化的趋势要引起重视。对于年轻人来说,千万别仗着自己年轻、身子骨结实,经常熬夜,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特别是碰上喜欢吃的食物,就胡吃海喝。 还有的人,即便已经查出了痛风,仍不当回事,照样喝酒、吃肉、抽烟,以致病情越来越严重。因此,年轻人要想避免被痛风侵袭,就得尽早改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 在预防上,专家提出“三控一多”的建议: 控制饮食,对于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豆类、老火汤、火锅、酒类应少吃或不吃; 控制基础疾病,如慢性肾脏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患者,需要时刻关注血尿酸水平,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控制体重,肥胖与痛风密切相关,因此患者应注意限制热量,控制体重。对于痛风患者,应限制每日总能量摄入,建议在原来基础上减少10%~15%,使体重逐渐降至标准范围; 多饮水,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每天饮水至少在2000ml,普通人群饮水也要在1500ml左右,以促进尿酸排泄。 尿酸高的患者夏天一定要避免受凉。当痛风发作时,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敷于患处,以减轻疼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