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处肿胀,风湿相搏,可用中医经方调整

 保羅胡 2019-06-26


一男,近五十岁,双手指,双踝,膝盖,疼痛,稍有点肿胀,小便稍多,很容易出汗,尤其头部更加明显,怕冷。舌淡,苔白薄,脉沉。

       考虑为“风湿相搏”甘草附子方证,给予甘草附子汤原方。此方是桂枝甘草汤加附子、苍术。桂枝甘草汤是桂枝汤的简化方,主要是针对“气上冲”而设。此人汗出明显,头部尤其厉害,小便频少,都是气上冲的表现,水上冲不下,肿痛水湿在内,苍术去水湿。附子治是治阴证而为。中医整天说阴阳,搞的神神秘秘,其实并不神秘,啥是阴啥是阳,针对这里,一个脉的沉浮,就是脉的阴阳;一个感觉的冷热,就是感觉的阴阳;一个皮肤的虚弱易汗和皮肤的固秘无汗,就是表部的阴阳;而舌、苔的的淡、薄而非红、厚,亦显示了舌像的阴阳。都是阴的表现,这就是阴证,故而阴寒之证加用附子,恢复其机能。一个甘草附子汤方证。

         方证相对,效如桴鼓,复诊已经明显减轻,还告诉我他原来疼痛是周期性的,这次到时间没有再痛,大出汗怕风也明显好转。困恼很久的问题,终于松了很多。

         阴阳并不是神神秘秘的搞鬼。中医是很生活的,很平常的问题。神神道道的不是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