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重新启用被削职为民的博望侯张骞,派他出使西域联络乌孙等国,共同抗击匈奴。此时的匈奴经过霍去病,卫青等人领导的河西,漠北战役的打击后已经元气大伤,于元鼎三年(前114年)即匈奴汗位的乌维准备集中力量解决西域的问题。就在这一年,博望侯张骞去世,在这种局势下,乌维准备联络羌人,以及西域楼兰,车师等国,共同打击汉军。刘彻借着羌人叛乱的机会,趁机扫清河西之地的反汉势力。平定羌人叛乱后,刘彻派赵破奴进攻劫掠汉朝商队的楼兰和车师二国。在强大军事实力的威慑下,楼兰和车师都献质子于长安,乌孙大宛等国也都望风归附。历史上著名的细君公主就是此后嫁给了乌孙王。 这可以算是匈奴和大汉势力在西域影响力的一个扭转,西域各国起码已经将汉朝和匈奴的力量平等看待。 接着一次势力天平的倾斜要从刘彻进攻大宛算起。这也是一场汗血宝马的战争,大宛王不仅拒绝将汗血宝马卖给汉朝,还在汉朝使者回国途径大宛边境城市郁成城时杀害了他们。太初三年(前102年),李广利出征大宛,扼断大宛王都周围供水后,王都军民很快陷入了恐慌,最终大宛贵族杀死了罪魁祸首的大宛王,向汉军求和。 太初四年(前101年),战争结束后,刘彻在西域设置使者校尉,统一管理西域各国,派遣士兵在轮台,渠犁等地屯田积谷,使者校尉也是汉朝政府派驻西域的第一个官员。同时,之前同匈奴和汉朝保持平等外交的乌孙等国也更加相信了汉朝的实力,结成了军事同盟。 刘彻 本始三年(前71年),经过武帝驾崩后十数年的休养生息后,汉宣帝决定发兵攻打匈奴。同时,西域的使者校尉常惠也征调西域各国的兵马配合汉军的行动,乌孙王更是亲自率领5万多骑兵助战。校尉常惠与乌孙的联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横扫了匈奴右谷蠡王部和单于庭,俘虏4万余人,牛羊等牲畜70余万头。这是汉朝和西域国家首次配合起来的重大胜利。战役过后的几年里,匈奴既遭受了可怕自然灾害的袭击,同时又受到了丁零、乌孙、乌桓的进攻,自此一蹶不振。神爵二年(前60年)在国内政治斗争中处于下风的匈奴的日逐王率部归附汉朝,分裂中的匈奴的势力退出西域,代表匈奴管理西域的撞仆都尉也自此作罢。同时,汉朝在今天的轮台县建立西域都护府,建立起更加健全、强大、完整的政治统治,达到了西汉一朝在西域势力的巅峰。 在王莽的新朝时,由于王莽逼迫西域各国国王改王成侯,激起了他们的普遍怨恨和反感。同时在匈奴的策动下,始建国五年(13年)焉耆王率先反叛,西域北道诸国处于匈奴的控制下,同时国内政治动荡,汉朝遂罢免西域都护一职。东汉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后,再次决定重建帝国在西域的威严,于永平十六年(73年)出使西域的班超采用雷霆手段,斩杀北匈奴在西域诸国的使者,相继劝降了鄯善,于阗,最终使得天山南部诸国相继归附。 尽管后来汉章帝不愿出兵西域,罢免西域都护和戍己校尉,但班超坚决不放弃,继续留在西域抗击匈奴。经过永元元年(89年)窦宪的打击后和金微山之战的惨败后,北匈奴西迁,余部溃散。永元三年(91年),天山北部的龟兹,姑墨等国见北匈奴势力退出,纷纷向班超投降,12月,东汉恢复西域都护府,至此,只有杀害西域都护陈睦的焉耆,危须,尉犁三国畏罪不敢投降,永元六年(94年)秋,班超进行了征服西域的最后一战,至此,西域50余国重新归东汉控制,班超也功成名就。 |
|
来自: 潇潇雨ekg9m5f4 > 《中国史一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