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墨生59岁因癌去逝被嘲笑,养生到底有没有用?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19-06-26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一则消息刷屏了:6月14日,知名书画家、学者、太极拳家梅墨生因肠癌辞世,年仅59岁。不论这个名字是否人人皆知,但却因其“养生大师”的名号与早逝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发热议。

据了解,梅墨生是中国书画院研究员,14岁习长拳,25岁习太极拳。他一生注重养生,曾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诸多养生经典理论文章,教导大众注意养生;也曾于讲座中表示:“我想放慢生活节奏,更加注重健康养生。”无奈,事与愿违。

比如,“太极养生”“子时不睡觉,一天没精神”,“白练不如一站” 等养生观念,教导大众注意养生。 

可是时常把养生挂在嘴边的他,最后却年纪轻轻因癌去世。 

“养生大师” “肠癌” “59岁去世”,于是一时间,关于“养生到底有没有用”的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 

很多人认为,“养生真的没用,还是该干嘛干嘛!”

梅墨生并非个例。作为“中国健美第一人”,从事大众健身操事业15年的马华最终因白血病逝世,年仅41岁。北京同仁堂董事长张生瑜因心脏病突发于2008年去世,年仅39岁……养生究竟有用吗?对此,上专家表示,运动和养生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非长寿灵药,大众也应警惕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坠入“伪养生”陷阱。

养生到底有没有用? 

据普查发现,随着养生理念的推广,大家越来越重视从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进行养生,目前世界的患病率和癌症死亡率较之前都是下降的。 

拿日本为例,日本人特别讲究养生,饮食向来严谨,他们平日饮食喜欢清淡,偏爱蔬菜,烹饪时讲究食材原本的味道,这与中国人喜欢高热量,高油脂,高味觉的饮食习惯完全不同。 

在日本,国家甚至规定了男性和女性的腰围范围,如果在体检中,血脂、血糖、血压里有一项不合格的话,就必须要在三个月内自行减肥,如果减肥失败,就要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饮食控制教育和法律处罚,所以,在日本除了相扑运动员,几乎没有胖子。 

另外,日本人也很重视中医,中医养生文化从上到下,从政府到民间,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懂些中医知识。 

因此,日本人国家的患病率,以及乳腺癌、宫颈癌等死亡率都是很低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日本的平均寿命83岁,其中男性80.5岁,女性86.83岁,为全世界最高,而这一纪录已经保持了近二十年了。 

所以说养生还是有用的。

其实不是养生没有用,而是你没有养对生!  

据悉梅墨生先生生前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也是国际中医论坛的副主席,还是太极拳的副会长,同时身兼多个协会的理事。 由于身份太多,经常忙碌,梅墨生先生常常要接受各种应酬,饮食非常不规律。 

另外,据友人回忆,梅墨生去年年底便感觉肠胃不适,但他却坚持不问医,认为自己养生有方,必远离重疾。 直到出现便血了以后,才被家人逼着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却是癌症晚期。 

经常忙碌、应酬、饮食不规律、不相信医生,就算懂再多的养生知识,其实也没用,因为你的养生方式根本不正确。 

就像有的人健身,练就了浑身肌肉,腹肌八块,看起来非常健康,但是其却因为运动过度和不当,给骨骼、关节带来负担,造成内在损耗严重,导致身体机能无法自主修复,而出现早衰现象。 

再如,现在很火的辟谷养生,越来越多的“辟谷养生”课程的出现,有的辟谷吃酵素为主,还有吃菜汤,喝米粥,吃水果,喝果汁的,吃坚果,以及吃保健品,喝营养液,三天四天也算辟谷等等花样百出的“辟谷”养生闹剧层出不穷,损害辟谷养生真正的意义,危害“辟谷”者的健康。这种一边“辟谷”一边作死的“自杀式养生”,都是不可能把“生”养好的。

强壮不代表健康,更不等于长寿

喜欢锻炼养生的人群大多存在一个误区,自认为只要定期锻炼,身体结实硬朗就是健康,甚至因此而不喜问医,从而引发无穷后患。

“有六块腹肌的人并不一定就代表健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严蔚冰认为强壮不代表健康,更不等于长寿。

在不少网上流传甚广的文章中,总有一种说法,身体健康经常运动的人身体会有自愈能力,而且大众印象中,看似强壮的、运动型的人往往也显得更加健康。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副主任、主管治疗师荣积峰告诉大家,这些都是外在现象。不少运动员因其运动生涯的过度运动,内在损耗严重,导致身体机能无法自主修复,而出现早衰现象。更何况,运动本身就会带来一定伤害风险。

在该院,因运动受伤不得不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不在少数。荣积峰建议,所有运动都是双刃剑,应当充分评估自己的承受能力再去运动。“比如,太极拳、瑜伽等锻炼方式,太过追求动作难度容易给骨骼、关节带来负担。有些运动成瘾的人不断给自己加运动量,就容易因运动过度而带来损伤”。

理性正确的养生才能为生命加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各种“伪养生”也趁机抢占商机。人们渴求健康,但健康素养又不高,不少人还缺乏常识,由此踏入养生陷阱。

理性正确的养生,一定是严格控制饮食、作息、习惯,以及坚持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得来的。如果只是懂一些养生知识,但是却没有付诸实践,那么这样的养生是不会有效果的。 

另外,现在为了吸引眼球而胡编乱造的假养生学也很多,这种养生也是没用的,大家要懂得分辨。 

比如,有糖尿病的人,如果学习养生学,通过辟谷控制血糖,饮食均衡、作息规律、适当运动,活到长寿也是极有可能。 

但是如果TA懂养生学,但是却背道而驰、大鱼大肉,甚至高糖、高盐、高脂来者不拒,或者他了解的养生学是错的,那么TA血糖波动甚至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就会高很多,可能60岁也活不过。 

所以,对的养生,可以为生命加分,但错的养生,可能会给生命减分,大家不要盲目盲从养生,也不要一边养生一边作死。

养生只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对生命的全方位关注,它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升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非长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