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变!变!长宁70多位业内人士共同“支招”:让老房子、老弄堂、老小区变得更美更好!

 cxag 2019-06-26

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

公共空间缺乏

硬件设施老旧

......

如何以社区微更新为载体,通过社区共治的方式来破解老小区存在的共性问题?“治理微课堂”来告诉你~

6月25日,由长宁区地区办主办的“治理微课堂”之老房子、老弄堂、老小区治理活动,用案例分享加互动交流的方式就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会参与的方式更好的推动老房子、老弄堂、老小区的治理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的思路及灵感。区相关职能部门、各街镇领导和70多位社区青年规划师、居委会书记、业委会主任和社会组织代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大鱼社区营造的武欣从社区更新中的背景与挑战,以微更新作为切入点的社区营造和从社区到社群的自治等三个方面分享了社区规划师在新华路街区和仙霞街道虹仙小区推动社区营造的工作经验。

岐山村愚园路1032弄弄长霍白分享了通过推行弄长制、打造老弄堂文化品牌以及依托自治团队建设等载体,开展老弄堂自治共治的相关经验做法。

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范浩阳分享了社区花园睦邻实践经验。爱创益公益发展中心何京洋提出:社区营造要先从微观的点着手,形成一个线,再形成一个面,通过切入点开始与社区建立线性的关系,从而在提升社区环境的同时,培育社区自治力量。

在随后的学员讨论交流中,大家纷纷结合自身情况,与台上主讲嘉宾开展了热烈的互动。本次活动特邀观察员,上海广播新闻中心首席主持人秦畅进行了点评,她表示社区治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是需要一批具有使命感及情怀的社会构建者投入其中,需要专业的社会组织利用他们的专业深入社区,唤醒发现居民的参与热情。社会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各方在协商中达成共识,从而为社区治理、社区营造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徐静副区长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社区微更新不仅仅是工程类项目,更多的是社区治理项目。通过社区微更新,让社区参与不再是一老一少一闲一弱,而是涌现更多专业的、有情怀的青年人!社区微更新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信任感,可以提升居民的参与度,提高社区利益的共同感,增强社区间的凝聚力、信任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进一步打造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让更多老百姓感受到老房子、老弄堂、老小区的新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