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性伏前乏力、萎靡、难受,灸透4穴,效比名方——补中益气丸!

 鲶鱼上画壁 2019-06-26

这些天,我们经常收到一些姐妹的咨询,比如,浑身无力、精神萎靡、不愿动弹、胸闷气短、动辄感冒、爱闹肚子等。
 
去医院检查吧,各项指标大抵正常,医生只能以“疲劳综合征”打发她们,建议她们多多休息。问题是,休息了还是没什么用呀。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老师都会让姐妹们给舌头来张“自拍”,十之八九,这些舌头边缘都有齿痕。

这就说明身体的确是出问题了——气虚!而且上述诸多症状也都跟气虚对应上了!

一、气虚的后果,远比你们想象得严重

气虚证是指元(真)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气虚常见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呼吸气短、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舌质淡嫩、脉虚等症状。

那么,气虚是怎么形成的呢?

有时,是由于久病、重病或劳累过度,而使元气耗损;


有时,是因先天不足、后天饮食失调,而使元气生成匮乏;


有时,是因年老体弱、脏腑机能衰退,而使元气自衰。

这么一来,为啥出现上述症状,就都明白了——

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故而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


气虚不能上荣,故而头晕目眩;


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肤表,故而自汗;


劳则气耗,故而活动劳累后诸症加重;


营气虚不能上承于舌,故而舌淡嫩;


气虚鼓动血行之力不足,故而脉象虚弱。

由于元气虚,往往导致整个脏腑组织机能活动减退,故而,临床上有心气虚证、脾气虚证、肝胆气虚证、肾气虚证等不同脏腑虚证,有时各脏腑气虚证还能兼并出现。

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与血是互根互源,互生互存,故而,气虚发展到最后一定会导致血虚,而女子以血主事,血一虚,就啥问题都来了。

二、补中益气丸:对付气虚的千古名方

补中益气丸,首见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脾胃论》中的补中益气汤,作用就是“补其中而升其阳”。

所谓“补中”,“中”就是指中气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重症肌无力等问题。

中医认为人的胸中有“中气”,支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如果你的营养不足了,导致气虚,那么中气就会向下走,人就会感觉自己没有力气,说话提不上气、不爱说话、脸色苍白、头晕。本来食物在胃肠内,在中气的固摄下,可以慢慢走完消化过程,但现在固摄不住了,就只能很快泻出去,就会拉肚子甚至脱肛。包括胃下垂、子宫下垂等,都与中气有关。

补中益气丸由8味药物组成: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其治疗的主证就是因劳伤、饮食不节而导致的脾肺气虚(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胃中气不足,肺气也会不足)和中气下陷。

我们简单阐释一下药物机理:

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合黄芪以益气补中;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用少量升麻、柴胡,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气。诸药合用,则脾胃强健,中气充足,劳倦得之,寒热自除,气陷自举。

脾胃是人体元气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谷气上升,脾气升发,元气充沛,才能运化正常,抵抗病邪侵袭。

三、灸透4穴,堪比服用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是千古名方,但在实际使用时也绕不开一个坎儿,就是并非所有人服用都能立刻受到效果——当一个人身体极度虚弱时,就会因为身体虚弱而不受补(尽管这个方子本身就是补脾名方),吃了反而会导致气滞。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艾灸4穴,它们好比人体自带的“补中益气丸”,由于穴位具有双向智能调节的特点,因此在补气的同时不必担心导致气滞。

1、补中益气

黄芪、人参、甘草、白术=气海+足三里

气海好比君药黄芪,不仅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还可以治疗胃下垂。

足三里好比臣药人参、甘草、白术,可以健脾益气,补益后天。

两穴合用,益气效果更佳。

2、养血活血行气

当归+陈皮=三阴交

三阴交好比佐药当归和陈皮,这是肝脾肾三阴经的交会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而“精血互生”,所以三阴交可以影响血的化生、贮藏、转运过程,加之肝主疏泄,调畅一身之气机,因而三阴交还兼具行气功能。

3、升举阳气

升麻+柴胡=百会

百会好比使药升麻和柴胡,这是人体直立时最高的穴位,督脉从此入络脑,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交会于此,可以升举阳气。

以上4个穴位只要灸透,就堪比人体自卑的补中益气丸。

四、有时,补中气还要祛脾湿

我们发现,半数以上的气虚之人都同时兼有脾湿症状,这是因为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就会脾湿。

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在补中气的同时还要祛脾湿——这也是有些气虚的朋友服用补中益气丸效果并不理想的缘故(补了气,没祛湿)。

此时,建议艾灸3个祛湿要穴:

1、天枢

靠近胃肠,为大肠募穴,是大肠经气汇集之处,艾灸此穴,可调中和胃、理气健脾、疏调肠腑、除湿化滞。

2、丰隆

丰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话中的雷神。顾名思义,就是假借丰隆这个象声词,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脾湿必灸丰隆。

3、阴陵泉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在这儿往里深入,湿重的人,按压阴陵泉会酸痛。艾灸此穴,可内化湿邪、清利湿热、通利三焦、消胀利水。

长夏属脾,夏季天气炎热,湿气较重,脾胃的运化能力会显著下降。脾属土,长夏时节土地最有生机,故而此时恰恰是补益脾胃中气的最佳时机,建议大家赶紧艾灸!

详细穴位查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