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证候之气虚证

 风声之家 2022-05-13

胡国庆 医林纂要 2022-05-13 16:50

前言:中医学的证候,基本上是从病体内部阴阳失调之状态、正邪消长之趋势等有关机能变化特点等方面,集中地反映疾病的原因、性状、部位、范围、动态等病理要素的综合性诊断概念。

若用现代层次分析法去探寻证候的结构规律,则中医学的证候既有其核心,也有其基本(或基础)部分和定位标志,以及由这些成分共同组成的、由简到繁的各种具体证候。一般地说:如虚、实、寒、热、气、血、阴、阳等病机与症状,即是证候的核心,可称为“核心证候”。心、肝、脾、肺、肾、卫、气、营、血等的病机与症状,即是证候的定位标帜和阶段标帜,可视为“病位证候”。而如阴虚、气虚、血虚、阳虚、气滞、气逆、血瘀、湿热、痰浊等等,则是由核心构成的比较基础的部分,可以称为“基础证候”或“基本证候”。基础证候,实际上也就是用来划分证候门类的一些最基本的中医诊断学概念。

至于已经揭示出病性、标明了病变部位的各种更为具体的证候概念,如肾阴虚、肺气虚、肝气郁滞、膀胱湿热、热入营血、热结阳明、脾肾阳虚等等,则是由基础证候与病位证候共同合成的“具体证候”。具体证候,也就是中医日常工作中用来表述疾病诊断概念的、比较规范化的证候名称。

本基础证候根据现代证候分类法分类。现代证候分类法,大体形成于五十年代初期。此种分类法是在前人认识基础上的重要进展,符合证候概念的认识发展历程,体现了分类工作的时代需要和一定的先进性。但是用现代科学的分类学原则去加以衡量,则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难以概括中医学领域内各种证候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不能充分适应中医学术发展的要求。也并未完全摆脱现象分类法的影响,仍带有一定的人为性质,远未达到深刻的、本质的自然分类的要求,因此也就不能够充分反映有关证候的本质特征和相互间的内部联系。

所以,进一步去探寻更加合理的分类方法,乃是中医证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基础证候包括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血虚证、血脱证、血瘀证、血热证、血燥证、血寒证、精脱证、阴虚津亏证、失神证、阴虚证、阳虚证、亡阴证、亡阳证、风证、寒证、暑证、湿证、燥证、火热证、痰证、邪毒炽盛证、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太阴证、厥阴证、少阴证、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

【概述】
气虚证是指机体脏腑功能衰退,元气不足而出现的全身性虚弱所表现的证候。本证常为年老、病后,或饮食劳倦内伤,或素体禀赋不足等因素所致。属虚证的范畴。
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呼吸气短,语声低微,少气懒言,纳谷少馨, 或见面色㿠白,头晕目眩,心悸自汗,舌淡,脉虚细无力等症。
气虚证可散见于脏腑虚损,尤其是“五脏虚证”、“表卫不固”、“喘证”等病变中。

本证应当与“阳虚证”、“气陷证”等相鉴别。

图片

【鉴别】
本证辨析
本证在临床上,除共有的神疲乏力,呼吸气短特征外,可随疾病出现的脏腑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如肺气虚者,因肺主气的功能衰退,影响了宣散和肃降作用,出现以呼吸气短,神疲懒言,咳声不扬,咯痰无力,怕风自汗,易于感冒等为主的症状,治当补益肺气,方用补肺汤(《永类钤方》)加减。脾气虚者,因脾主运化的功能衰退,以致水谷精微不能输布,生化之源被遏,出现以纳谷少馨,神疲乏力,脘腹胀满,大便溏泄为主的症状,治当健脾益气,方用参苓白术散(《和剂局力》)加减。心气虚者,因心主血脉、藏神的功能衰退,以致心气不能鼓动血脉运行和收敛神气,出现以面色苍白,神疲气短,健忘心悸为主的症状,治当补益心气,方用远志饮子(《证治准绳》)加减。肝气虚者,因肝主疏泄的功能衰退,影响了肝气的生发,会出现以气短心烦,惊悸不宁,胆怯, 口苦为主的症状,治当补气益志而壮肝胆,方用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加减。肾气虚者,因肾藏精、纳气的功能衰退,肾精不能化气以养身形,出现以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动辄气促,遗精遗尿,小便清长为主的症状,治当补益肾气,方用大补元煎(《景岳全书》)、或参蛤散(《中医临床方剂手册》)加减。当然,由于脏间的互相关联,五脏的病变亦可相互交叉而互为影响,从临床辨证的整体观出发,会出现“心脾气虚气“肺脾气虚”、“肺脾气虚”、“脾胃气虚”、“心胆气怯”等脏与脏,脏与腑同病的表现。又有气虚而致“表卫不固”者,因卫气不能固表,腠理不密,外邪乘虚侵袭,出现怕风自汗,易于感冒,毛发束慄等症状,治宜益气固表,方选玉屏风散(《丹溪心法》)加减。又气虚而见于今喘证者,则以肺气虚为主,表现为咳喘,呼吸气短,其治则、方药同肺气虚证;则以肺脾气虚为主,表现为喘促气短,食少便溏,治宜培土生金,肺脾同治,方选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则以肺肾气虚为主,表现为喘息抬肩,呼多吸少,动辄喘促更甚,汗出,形寒肢冷,出现肾不纳气的症状,治宜益肾纳气,肃肺平喘,方选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或人参胡桃汤(《济生方》)加减。

图片

本证在临床上,应抓住不同体质、年龄的特点来进行辨征。一般可分二种情况:一是肾气虚衰者,多因先天不足,禀赋素弱,元精不充,髓海空虚所致。肾为先天之本, 藏精元而化气充形,肾虚则根蒂匮乏,无以养精而生骨,故在小儿则会岀现发育缓慢, 齿发生长迟,智力低下,食纳量少,骨软神萎,面黄肌瘦,便溏遗尿等症。在成人则会出现腰酸,眩晕,耳鸣,阳痿等病症。二是脾胃气虚者,多因后天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脾胃之气生化无权所致。胃主受纳腐谷,脾主健运生化,纳谷而运化,则气血化源不绝,形气充而壮实也。李东垣认为:饮食失节则伤胃,劳倦过度则伤脾。提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强调了脾胃之气不足是造成气虚证的关键。同时,说明了脾胃气虚是演化其它疾病的根源之一。因此,先天不足及后天失调之人,每易罹患本证。但二者可互为因果,不可截然分割,临床辨证时,当抓住主次。还需指出:夏季暑热炎炎,逼汗外出,每易耗伤元气,《素问·刺志论》曰:“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故可见汗出气短,神疲乏力的本证。

图片

本证在疾病的演化过程中,可表现不同的挟杂症。例如因气虚而运行不畅,可出现“气虚腹胀”,症见脘腹胀满,神疲少气,大便溏泄等症;因气虚而外邪侵袭,可出现“气虚发热”,症见易于感冒发热,热势或高或低,神疲气短等症;因气虚而脾运少健, 痰湿内聚,可出现“气虚痰嗽”,症见咳嗽气短,痰多且腻,纳呆神疲等症;因气虚而津液不布,会造成机体脏腑、肌肉、皮毛失其温养和濡润,可出现“气不煦之”,症见形瘦肌削,神疲乏力,皮毛不泽,体温偏低,抗病能力低下等症;因气虚而不能化水,影响肺、脾、肾、三焦的气化功能,可出现“气虚水泛”,症见水肿,小溲不利,淋沥不净,癃闭等疾病;因气虚不能统摄血液,可出现“气不摄血”,症见鼻衄,咯血,吐血, 尿血,便血,皮下紫癜,妇女经水淋漓,崩漏等症;因气血同源,阴阳互根的关系,由于气虚而不能生化血液,影响了血的滋生,可出现“气血两虚”,症见头晕眼花,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心悸,纳谷少思,脉细,舌质淡胖等症;因气虚日久,元气大亏,还会出现“中气下陷”“气阴两虚”及“元气虚脱”等表现,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总之,因本证而演化的疾病众多,临床当按标本、先后、虚实而辨析之。

图片

类证鉴别
阳虚证与气虚证  二者均为全身性虚证的表现,且临床的病变部位亦每每相似。然而气属阳,阳化气,阳虚是指阳气虚,故二者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从病因病机来鉴别:二者皆为禀赋不足,饮食劳倦内伤,或年老、病后等因素所造成的元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而导致的虚证。但寒邪侵袭,易于伤阳,这是导致阳虚证的又一重要因素。从临床表现来鉴别:二者皆有神疲乏力,呼吸气短,少气懒言,语言低微,自汗,舌淡等症状。但气虚证以“虚”为主,寒象不明显,而阳虚证必具“虚寒”的征象, 这是二者的鉴别要点。气虚证可见腠理疏松而不密,出现怕风,而阳虚证则是阳气不能温煦及蒸腾,出现形寒肢冷;气虚证脉虚细无力,而阳虚证脉沉细或细迟;气虚证小便无力或遗溺,大便溏薄,而阳虚证小便清长,大便溏泄,甚则脾肾阳虚,还可见下利清谷,完谷不化,水肿等虚寒症状。这里可看出,气虚的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阳气虚,阳气虚必具有一定的气虚表现。从治疗法则来看:气虚证的治疗法则是补气,而阳虚证治当温阳益气。

气陷证与气虚证  二者皆为元气不足的虚证。而气陷证是气虚病变中的另一类临床表现,具体反映在气的升举无力,它与脾、胃、肾、膀胱、大肠、冲任二脉的脏腑,经络之气升举无力有关。因此,气陷证不仅具有气虚证的一些表现,更突出地表现在中气下陷,下关不固,元气升举无力的特征上。二者的鉴别要点为8:—、均有元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的气虚表现,然气陷证以中气下陷,元气升举无力为主;二、气虚证为全身性的临床表现,其可随疾病的脏腑部位不同而症状表现不一,但气陷证主要为脾胃中气下陷,其病变部位重点在中、下焦,多见少腹下坠,下利脱肛,子宫下垂,崩漏等症状;三、气虚证的治疗以补气为主,而气陷证的治疗以升举元气为主。

图片

【文献选录】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短气候: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体实。实则气盛, 盛则气逆不通,故短气。又肺虚则气少不足,亦令短气,则其人代微,常如少气不足以呼吸。”
《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入将捕之。”“心病者……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肺病者……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肾病者……虚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凡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耆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阳虚者宜补而兼暖,桂、附、干姜之属是也。阴虚者宜补而兼清,门冬、芍药、生地之属是也。”

本文作者胡国庆选自中国中医研究院为主编单位,姚乃礼为主编,朱建贵、高荣林为副主编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

发表于北京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医林纂要

不喜欢

确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