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356期】

 bdcxrh 2019-06-27
今日练习

张学文医案 | 李某某,女,34岁,工人。

发热恶寒2天,始按普通感冒治疗,经服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复方阿司匹林等不仅无效,反而逐日增重,体温高达41℃,经用液体加用四环素滴注不愈。

接诊时,患者体温虽高但近衣被,腰痛身痛,背恶寒明显,咽喉痛,尿黄赤,舌淡青,脉反沉。

方用____汤加味。(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1剂见效,连夜又进1剂,则脉静身凉,再未复发。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小青龙汤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期原医案

周仲瑛医案 | 余某,女,52岁,1991年1月24日初诊。

喘哮数年,反复不愈,去冬受寒后剧发,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咯痰稀薄不多,色白有泡沫,咯吐不爽,面色晦滞带青,喜热饮,形寒怕冷,背部尤甚,舌苔白滑而润,脉细弦,经用多种中西药治疗至今未能缓解。从寒饮伏肺,壅遏气道,肺失宣畅辨治;予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法。

方药如下:

蜜炙麻黄6g  桂枝6g  细辛3g  淡干姜3g

法半夏10g  白前10g  杏仁10g  橘皮6g

紫菀10g  款冬花10g  紫苏子10g  炙甘草 3g

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2月4日,喘哮能平,胸膈满闷消失,形寒怕冷减轻,痰少色白稀薄,易于咯出,治守原意,原方7剂,以资巩固。

按语

本案哮喘数年不愈,素有风痰内伏,遇寒即发,证候表现为咯痰稀薄,色白有泡沫,素日喜热饮、形寒怕冷、背部尤甚、苔白滑而润为主,显系寒饮伏肺为患;发则呼吸急促,哮鸣有声,微咳,但胸膈满闷如塞,皆由寒饮阻滞气道,肺气升降不利所致,证属哮病之寒哮无疑。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实乃正治之法。方用小青龙汤、止嗽散化裁,仅服10剂,哮喘即平,巩固1周,病即稳定不发,可谓 “效如桴鼓”。

广告

伤寒论、注解伤寒论

作者:叶磊,张庆凯,周鸿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