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要外观有白毫,都叫白毫银针?看来你对白茶的误解有点大

 小陈茶事 2020-03-20
只要外观有白毫,都叫白毫银针?看来你对白茶的误解有点大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听到了一个言论,说:只要有白毫,都叫做白毫银针?

呃……

难道有毛的,都叫做猴子?那么大熊猫、白天鹅、狮子都要改变物种分类了?

很抱歉通知您,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

外观有白毫,是白茶的基本特征,只是白茶的疏密差别罢了。

从白毫银针到白牡丹再到寿眉,每一种白茶,外表都会覆盖着一层白毫,只不过是部位、数量的差别。

白毫银针,它的白毫主要是附着在芽头上,厚实的一层,牢牢地将嫩芽包裹着,银装素裹,白毫胜雪,颇有几分千山暮雪的姿态。

在白毫银针的小叶壳上,也能捕捉到白毫,只是与芽头相比,数量少了些。

只要外观有白毫,都叫白毫银针?看来你对白茶的误解有点大

白牡丹,它也是有白毫的。

白毫主要集中在芽头,叶背。

寿眉也是如此,白毫多集中在芽头和叶背。

白茶之所以有如此显眼的白毫,一是和树种关联,二是与工艺相关。

如适合制作成白茶的大白茶,它的茸毛在茶树品种中属于翘楚,所带有的白毫数量最多。

加上白茶不揉不捻不炒的制作工艺,又让原本密集的白毫,完整保留。

所以呢,判断白茶的属于何等级,并不能简单根据白毫而定,而是要结合外观上的多项指标,芽、叶、梗等细节,都不可错过。

要区分不同白茶,还是要从细节处入手。

只要外观有白毫,都叫白毫银针?看来你对白茶的误解有点大

《2》

白茶,可分为四类,三类原料相同!

按照最新的白茶国标规定,白茶根据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种产品。

这些白茶所用的茶树原料,有三类。

1.大白茶

2.水仙茶

3.菜茶

这是国标里所规定的,且这些茶树的品种特征,适合制作成白茶。

并且,不同茶树原料,适制性不同。

即,并非所有原料,都适合制作成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在国标中白纸黑字规定的很清楚。贡眉,以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只要外观有白毫,都叫白毫银针?看来你对白茶的误解有点大

贡眉,独树一帜,用的是菜茶为原料制成。

而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可用大白茶或者是水仙茶的原料制作。

并且,三者的外观,迥乎不同。其实会混淆三种茶,盖因对白茶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

但是,能够清楚区分这三种茶,却又是入门的必备款,不可或缺。

若是对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不了解,很有可能,买错茶。

比如,错将一级春寿眉当做白牡丹,把特级白牡丹当做白毫银针。

为避免这种尴尬事情的发生,懂得区分三种白茶,很重要。

只要外观有白毫,都叫白毫银针?看来你对白茶的误解有点大

《3》

白毫银针,一旗一枪是重要区分手段

何为白毫银针?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对于白毫银针,许多人都听闻过它的大名,作为同年份中最贵的白茶,天生自带明星光环。

加上它的营养价值最高,许多茶客对它更是青眼有加。

可在日常购茶过程中,茶友们却未必能够第一时间区分出白毫银针,甚至于买到了等级与价格并不相符的白毫银针。

比如,本应该划分为特级白牡丹的茶,将小叶壳去掉后,摇身一变,等级高了一级,大概就像清朝时期,抬旗这一做法,瞬间提高了档次。

然而,即便强行抬高等级,但与白毫银针本身还是有明显差异。

只要外观有白毫,都叫白毫银针?看来你对白茶的误解有点大

到了特级白牡丹采摘的时候,温度比采摘白毫银针时高,芽头两侧,长出了小叶片,芽头也逐步变长,变瘦,长出了细短的茶梗。

与白毫银针相比,特级白牡丹“瘦”了。纵使去掉了小叶壳,只留下芽头,仍旧能够一眼看穿。

只要将其和真正的白毫银针一对比,就会发现差别。

根正苗红,在春茶季开始时采摘的白毫银针,有着一旗一枪的特征。

旗,是指白毫银针单芽边上护着芽头的那片“壳”状的叶片。

由于这片叶片与芽头看似合并在一起生长,故而形同一个“笋壳”,在采摘芽头时,与芽头联接比较紧密,看不太出来。

等到冲泡5-6次后,芽头和小叶壳就会分离开来,此时就能更清楚地看出谁是旗,谁是枪。

要辨别白毫银针,请记住:它的芽头是所有白茶中最肥胖的,有着一旗一枪的特征。

只要外观有白毫,都叫白毫银针?看来你对白茶的误解有点大

《4》

白牡丹,一芽一叶、二叶是标准长相

白牡丹,被称之为白茶中的“花仙子”,其外观,也很有辨识度。

通常白牡丹是一芽一叶、二叶的状态。

秀长的芽头,宛若花骨朵。1-2片的叶子,像是叶片一样,衬托着芽头。这姿态,颇有几分绿肥红瘦。

白牡丹,在国标里共有四个等级。

特级白牡丹、一级白牡丹、二级白牡丹、三级白牡丹。

只要外观有白毫,都叫白毫银针?看来你对白茶的误解有点大

各个等级的白茶,辨识度高。

特级白牡丹,是最接近白毫银针的茶,芽头是所有白牡丹里最为肥壮的,甚至风头要盖过叶片。为此,福鼎民间,将其称之为牡丹王。意为白牡丹中的王者,从名字,便可见茶农对特级白牡丹的偏爱。

特级白牡丹,也是最经常被初学者误认为是白毫银针的茶。

同时,特级白牡丹的风格,也是和白毫银针最为接近的茶,毫香浓郁,茶汤淳和。

一级白牡丹、二级白牡丹,生长期靠后,采摘期在特级白牡丹迟。

随着气温的升高,一级白牡丹和二级白牡丹的叶片渐渐舒展,变得疏朗起来,此时芽头和叶片,平分秋色。

只要外观有白毫,都叫白毫银针?看来你对白茶的误解有点大

与特级白牡丹一比较,一级白牡丹和二级白牡丹的身姿,更显婀娜。整体比例看起来,更加协调。

细窄的叶片,含蓄地跟在芽头之后。

冲泡,姿态更加蹁跹。

盈盈一握,叶片舒展。

而三级白牡丹,则是白牡丹里,长相最为放荡不羁的一类,叶片和茶梗都出落的接近于一级春寿眉。

芽头,比一级白牡丹和二级白牡丹都更瘦小,叶片也稍稍变大了许多。

看起来,叶片大过芽头。

只要外观有白毫,都叫白毫银针?看来你对白茶的误解有点大

《5》

寿眉,白茶中的野兽派,一芽三四叶,芽叶连枝。

在三个品种当中,寿眉是最有辨识度的茶之一。

它天生一副不服管教的模样,尤其是秋寿眉,粗枝大叶,看着秋寿眉,不自觉就代入了黑旋风的模样。

因外形上的张狂不羁,也让寿眉成为最抢镜的茶。

粗粗大大的叶片,体积整整比白牡丹大了一倍都不止,放在同一个镜头下,最抢眼的当属寿眉。

要辨别寿眉,一点儿也不难。

从外观来看,寿眉是一芽三叶或者是一芽四叶的状态,芽叶连枝,有茶梗。

春寿眉的茶梗,稍显细长。

只要外观有白毫,都叫白毫银针?看来你对白茶的误解有点大

秋寿眉的茶梗,稍显粗大。

二者,都有芽头小,叶片大的外观特点。

秋寿眉,最好辨认,它不仅梗粗叶大,颜色还是五彩色,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与众不同。

而春寿眉,尤其是一级春寿眉,有时候容易被误认为是白牡丹。其实,稍加辨别,就会发现不同。

白牡丹的芽头,比一级春寿眉更大,更肥,叶片更细窄,茶梗更短小,白毫更多。

春寿眉,则是芽头细长、叶片大、茶梗粗长、白毫数量少。

将二者一对比,怎么也不会混淆。

只要外观有白毫,都叫白毫银针?看来你对白茶的误解有点大

《6》

要辨认白茶中的所有品种,并不难。

每一种白茶,都非常有辨识度。

一旗一枪,芽头肥壮的是白毫银针。

一芽一叶、二叶,芽头秀长,叶片细窄的是白牡丹。

一芽三叶、四叶,梗粗叶大,长相狂野的是寿眉。

熟知这些外观特征,区分三种白茶,易如反掌。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茶友们还是要实际操练,多多积累经验才好。

买茶如喝茶,无他,唯手熟尔。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