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有遗穗

 汐钰文艺范 2019-06-27
辛未(1931)年大洪灾的时候,湖北大部分地区成为泽国,我们沔阳县(今仙桃市)也成为洪涝区。先祖父、先祖母拉扯着我十岁的大伯、七岁的父亲、四岁的姑姑,和众多逃水灾的人一起,到汉江北面的天门县逃水灾。政府给每个遭水灾的人发放数量不多的粮食补助,于是逃水灾的人只好自己再想办法,比如打鱼摸虾、挖野菜采荷梗之类,但这样也不够吃,特别是我大伯、父亲、姑姑,正是长身体的年龄,粮食显得严重不足。我祖母只好在当地农民收割水稻之后的农田里捡拾稻穗,聊以补充粮食之不足。然而当地人对我祖母进行呵斥,并要没收我祖母捡到的粮食。我祖母的哀哀哭诉打动了当地人,那些捡到的粮食也成为渡过难关的救命粮。这些事情是先父后来讲给我听的。

  其实,野有遗穗,救济贫苦,是古今中外的风俗习惯和自然法则。白居易《观刈麦》写道:“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首诗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周至县)县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人的悲悯情怀与当地同情弱小的风俗习惯在这首诗里都有反映。就我所知,最早记载这种风俗习惯的汉语文献是《诗经·小雅·大田》:“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那里有没割下来的嫩棵子,这里有没捆起来的稻谷草。那里有丢落的束束麦个子,这里遗漏的禾穗子也不少:都成了孤寡老妇的手中宝。)西周时候的先民们在元典里把惜老怜贫的行为记载下来,理所当然地成为后人遵守的良风美俗。其次是《列子·天瑞》:“林类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林类的年纪将近一百岁了,到了春天还穿着粗皮衣,在田地里拾取收割后遗留下来的谷穗,一面唱歌,一面往前走。)在孔门弟子子贡看来,年纪这么大还在田野拾穗,是因为少壮不努力;而林类和孔子认为这是看透死生、看淡荣辱的高人逸士才有的境界。不光如此,野有遗穗(此说出自唐代诗人陆龟蒙)还是自然法则的体现。清代诗人施士燝《东郊行》有云:“野田有遗穗,鸟雀饱其余。”这种做法既是“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德性体现,又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互依存的自然法则的理性体现。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微信表情包,是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创作于1857年的名作《拾穗者》的改编版《抢红包啦》:动态表情包把三位法国妇女捡拾的麦穗换成了红包。米勒的这幅名画是如此脍炙人口,以至于微信表情包设计者对此加以改编,寓通俗于高雅之中,人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获得艺术的熏陶。《拾穗者》描绘了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画面最前方是三个农妇,在收割后的田地里弯腰捡拾遗留在地上的麦穗,三个农妇在画面上斜向排开,姿态各异,动作不同。罗曼·罗兰如此评价这幅画: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位女神。麦田的主人,在收割的季节允许一些儿童和妇女到田野里拾取麦穗。这种习惯,是古代希伯来人传下来的行为准则。《圣经》中关于拾穗的篇章至少有如下章节:“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对有田产的富人如此耳提面命,体现出对穷人以及底层民众的物质上的接济、感情上的抚慰和精神上的慰藉。“你进了邻舍站着的禾稼,可以用手摘穗子,只是不可用镰刀割取禾稼。”为了防止“我穷我有理”的民粹主义情绪大爆发,也对弱势者进行安抚和约束。“路得就去了,来到田间,在收割的人身后拾取麦穗,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块田里。”“这样,路得在田间拾取麦穗,直到晚上,将所拾取的打了,约有一伊法大麦。”这一则十分具有生活气息,更能见出对哀苦无告、鳏寡孤独的弱者的无穷善意,对为富有仁者的嘉许和祝福,对人类繁衍、瓜瓞绵绵的不尽期待,对人类走出丛林法则、走向真善美的循循引导。

  今天,慈善事业所在皆有,慈善理念深入人心,这可以看作是今人对“野有遗穗”的发扬光大。无论东西,不问贫富,尽己所能救济穷困者蔚为大观,这是对“人皆有恻隐之心”的最好实践和诠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