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意为以钱币从货主手中买来商品,现代也称购物。 古人为何把购物说成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呢? 有的学者认为,买东西这种说法出现在隋唐时期。 盛唐时期,国都长安城(今属陕西西安)面积是今天西安市的九倍,人口超过百万,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www. 长安分为东、西两个集市,即东市、西市,当时两市商贾云集,热闹非凡。 《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根据考古专家在古城遗址实测,东市南北长一千余米,东西宽二十四米,面积约为一平方公里。 隋唐时期,东市靠近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坊里均为皇室贵族聚居地,因此,这里“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西市,隋朝时期又称利人市,位于皇城西南,南北长为一千多米,东西宽九百多米,面积也接近一平方公里。 西市距离平民百姓比较近,多由肆、行、店等封闭性场所组成,贩卖衣服、蜡烛、食物、铁钉、药品等百姓生活的必备物品,当然也不乏珍珠、水晶等奢侈品。 相对来讲,西市比东市更繁华一些,是长安城最重要的经济贸易中心,也被称作金市。 一些来自西域、东南亚、东亚的“胡商”多选择居住在西市。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句描写当时的场景: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可见当时的西市热闹非凡。
隋唐时期,京城长安的达官显贵购物在东市,平民百姓购物在东市,只有东、西两市才有货物,因此民间就把购物俗称为买东西。 还有一种说法,传统观念认为,东、西、南、北、中与五行木、金、火、水、土相对应,东属木、西属金、南属火、北属水、中属土。 “木、金”可以制作很多物品,因此以买“东西”代指购买物品。 “火、水”本身不能制作称物品,因此没有“买南北”一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