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千奇百怪”的病例,看似容易,实则不然。 那天,一位中年妇女因急性胸痛跑来急诊,告诉医生她有心脏换瓣手术史,具体手术内容却叙述不清。 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梗,肌钙蛋白也升高。看上去是个典型的急性心梗,于是呼叫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团队。 既往心脏换瓣手术到底做了什么?病人自己讲不清楚,所以只能通过影像诊断来分析了。 如果是二尖瓣置换,对于PCI倒也影响不大,如果是主动脉瓣置换,那就有相当影响了。 毕竟人工瓣膜的瓣架对导管操作有一定阻挡,生物瓣的瓣架又比机械瓣高、影响更大,机械瓣另一个大麻烦是卡瓣,因为机械瓣的瓣叶与瓣架是类似门板和门框的关系,一旦导管导丝通过机械瓣,可能导致瓣叶卡住甚至损坏,而引起机械瓣急性功能丧失,PCI风险明显增加。 
图1:平扫,确认主动脉瓣位为双叶机械瓣 图2就有点奇怪了,红箭头指示的C型结构看上去像一条小的人工血管,可见螺纹影,环绕前方的主动脉管腔应该也是人工血管,小的人工血管一端连接于左冠状动脉开口,另一端连于右冠状动脉开口,绿箭头通过上下图像追踪应该是一条纵行走向的短段小人工血管,但管腔内无增强,似乎已完全血栓化。 
图2 左冠状动脉通过上下追踪,完全通畅。图3红箭头所示小的人工血管右冠状动脉端血栓堵塞,这应该就是因为急性右冠闭塞导致心梗的病因。 
图3 果然,一追问,患者术后一直在服用华法林。 然而,半年前因自觉良好,擅自停用了华法林。 经过上次心脏手术,患者的冠脉开口等解剖结构显著改变,那到底是怎么改变了呢? 这,对于PCI可是非常重要,于是请来心脏外科的医生指点一下。 哦,原来是Cabrol手术! Cabrol手术 
图4:Cabrol手术的示意图 Cabrol手术操作介绍:用一根带人工瓣膜的人工血管置换主动脉瓣和主动脉根部,冠状动脉重建采用另一条小的人工血管,两端分别吻合于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小人工血管中段开孔再与大的人工血管作端端吻合。Cabrol手术总体使用较少,优点是降低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吻合难度和吻合口的张力;缺点是另需一条小的人工血管,且小管径人工血管有血栓形成的风险。 结合这例患者的情况来分析,图2绿箭头所示的人工血管,是心脏外科医生用于止血的,即右心房内引流。当主动脉根部等手术中,吻合口渗血较多、难以止血时,就把吻合口等所有怀疑渗血的结构用自体主动脉壁、心包等材料包覆在一起,然后将这个包覆起来的内含出血点的腔连接至右心房,使得出血内引流至右心房,一般待术后凝血功能好转、渗血减少后,包覆腔会自然闭锁。 这次让PCI医生感觉棘手的是,该患者行Cabrol术后,由于冠状动脉重建采用一条小的人工血管,完全改变了操作路径,而且多拐了几个弯,对于PCI医生来说操作难度可想而知,这样的血栓很难介入处理。 考虑到手术面临的困境,遂与患方沟通后,最终决定急诊行冠脉搭桥术。 这例患者发生心梗的原因,仅是因患者擅自停用华法林。 需要强调的是,人工心脏瓣膜(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不是人体组织,血液容易在人工瓣膜及其周围发生血液凝固,凝固的血块容易损害瓣膜的功能,也可能脱落后造成血管栓赛,对人体危害极大,这就是为什么换瓣患者术后都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在此,告诫所有患者,应遵循医嘱不得私自停药!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文烈心 责任编辑:匡小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