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生长僻邑,孤陋困穷,初未闻道书之名。岁丁巳,乞食杭州,因得学《易》,始知《参同契》。 后三年庚申,有为我诵述《性命圭旨》者,就友朋假而阅之。始知道教在金元间,有龙门派之盛,而丘长春则七真之巨擘也。 惟是书出于其徒尹志平门下,不详于性命之理,所称述者亦未免大淳而小疵。今年初夏,复从翼化堂得读《长春语录》,甚喜其言简义正,贯儒释而为一。 顾其措辞平淡简略,初学读之,或易粗心忽过,爰为摘出数条而发挥之。都分四节:一曰简长生,二曰贵见性,三曰示回光,四日入理境。 【原文】今世人贪生之甚,希慕长生,究无长生者,心不真也。 虽极劳生以养形,为形起见,总属私心,不合天心,何能上寿?学人宜体验吾旨,誓发无上之心,即为无上之身。 百计以养身,即百计以昧心。心昧则性迷,性迷则神役九幽矣。 究之身不过数十年,而神之迷晦,动经千劫。今世祈长生者,不向本命元辰自发大愿,乃从仙佛乞灵,是舍本而求末矣,究竟于我何 益哉?吾宗所以不言长生者,非不长生,超之也。此无上大道,非区区延年小术也。老子所谓长生久视者,虽至世界毁坏,而我犹故存在,即成仙 佛极果之说也。 欲成此极果,先要立命。而立命必基于尽性,未有不能尽性而能立命者也。何谓尽性?即以天良克灭人欲是也。何谓立命?即修成童真,永不漏泄是也。人欲克绝,无明破尽,方能成就无漏之童真。既成童真,再用宁静久照之功,始结圣胎,厥后化形飞升,名为无上极果。幻躯化为乌有,非复肉眼之所能见,所谓上天 之载无声无臭是也。 修成童真无漏,名为大德至德,精气神三宝永远不坏,故能长生。昔彭祖住世八百年,宝掌和尚住世千又十七岁,皆由其修成童真无漏,故能得此上寿也。不得漏尽,亦绝不能结圣胎。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又曰: 惟大德必得禄位名寿也。但须知,修道者无复一毫贪生畏死之心,方得谓之人欲已绝;通身经脉皆成白乳,无复一滴赤色之血,方得谓之无明已尽,亦曰满足白法。如是方成童真而得长生。 此事谈何容易?学道者必须以至诚心发大志愿,誓成无上极果,虽因求道 致死而不悔惧。有是真因,方获真果。何以故?天良激发,则天机自然活泼,自身中之水火雷风,善能破除自身中之阴邪浊翳,所谓本乎天者亲上,则各从其类也。乃后世中下之士,未明此理,贪执幻躯,爱惜生命,以此有漏之因,盲修瞎炼,其数不可胜计。昔人云:拔宅飞升,鸡犬皆仙。 岂真有禽兽而能成仙,土木而能飞升者乎?盖为讥诮若辈而言也。若更以贪纵口体之欲,烹宰生灵,广造恶业,其不堕落恶趣者鲜矣。然而举世皆然,此兵荒疫疠之劫所以相继不绝也,可不哀哉? 须知求长生者,为欲救自己之生命也。天地间惟生命平等,欲救自己之生命,必应具大慈悲心,救护一切众生之生命。所以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亲亲仁民,乃至爱物。有此大慈 悲心,方能于本命元辰中感动天心,天地间祥和之气,悉来萃于我 躬,而成无上之身。 所谓天道好还,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乃知圣人真不吾欺也。 今考诸真君语录,悉符圣训,则宜乎龙门派之盛矣。呜乎,能达绍老子之道于二千年后者,舍真君吾谁与归! (附注)语录后载《丘真君传》:真君得王重阳道法,入磻溪穴居,日乞一食,行一蓑,人谓之蓑先生。昼夜不寐者六年,复隐陇州龙 门山,苦行如磻溪时,前后不食茶果凡十余年。 此与孔子食毋求饱,居毋求安;释尊之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老君之损之又损,以至无为;庄叟之食于苟简之田,游于不贷之圃,悉皆符合。克灭人欲破 除无明者盖如是。而世之务求养生者,其不合于大道可知矣。且养生小术,仅可保持健康,若死生有命,由于宿业,苟非广积阴德,亦绝不能增益年寿,故神圣仙佛虽皆存养三宝,而主旨并不为延年计也。 《参同契》有“将欲养性延命却期”之句,延命亦系为办道计,而非即是道也。人有善根福德,苟获闻灸治鬼藏之秘诀,诚亦足以延寿。释尊称黄老为东方消灾延寿药师琉璃佛,职是故也。惟丹经 所称姹女婴儿,龙虎交媾等等,皆指自身中之阴阳,未闻有以男女 和合双修者,三教经典皆无此义。 即考之南宗五祖,亦无双修事实。 双修纵使有益,亦决不能灭除无明人欲,岂能立命延生哉?予亟望与陈子一讨究其理,而咫尺千里,竟不获面,诚大憾事也。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