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民潮”的古罗马解决方式

 湖言暖语 2019-06-28

      近来发现,现代社会里的好多问题,其实早就在很久远前的时代人们就已面对,酒还是那壶酒,只是换了个瓶子而已。譬如说近年来困扰欧洲的难民潮问题,美墨边境修墙问题等等,其实两千多年以前就已大规模的存在并成为扰乱当时文明秩序的一种顽疾了。

     这种“难民潮”问题,实际是民族迁徙,在古代则叫“蛮族入侵”。民族迁徙的原因是人类在一个地方觉得生存难以为继了,于是就向他们想象中更易于生存的地方迁徙。在古代,通常是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居住的地方流动,在现代,通常是从战乱地区或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这种流动往往会裹挟杂物、污水、泥沙等,汇聚成一股污浊不堪却又汹涌澎湃的水流,于是不可避免地会给迁入地的秩序带来冲击,甚至或多或少带有暴力色彩。

     在我国,自先秦时代起,北方就有匈奴等少数民族就开始侵扰边境,因为前往富庶、自足的中原大地生活一直是北方游牧部族的向往,其后,辽、金、蒙古、满人等也都觊觎中原的文明和繁华,于是中国古代王朝一直边患不断,著名的长城就是为了阻挡北方蛮族的入侵而修建的。2000多年的君王统治的历史中,我们绝大多数时期都时刻为北方蛮族的入侵所困扰,甚至中原文明还两度沦陷于蛮族铁骑之下。

     在古代罗马,与中国北方匈奴人入侵几乎同时,公元前四世纪开始,北方的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开始陆续入侵逐渐繁荣的古罗马。对此罗马人一方面予以了坚决的武力打击。公元前58年,36万瑞士人为了躲避日耳曼人的入侵,破釜沉舟,烧毁了自己的村庄和房屋,带上所有能带的行李,浩浩荡荡向法国西部不列塔尼亚地区迁徙,其中手持兵器的男子就有9万多人,时任行省总督凯撒敏锐地感觉到,仅仅这30多万人队伍的行进,对当时作为罗马同盟的阿尔卑斯山以北各个民族的秩序来说都是一种灾难,于是凯撒率军北征,阻挡了瑞士人的这次迁徙,将其赶回了原居住地。我想如果没有这次武力阻挡,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人间天堂般的瑞士,或者瑞士就在法国西部沿海不列塔尼亚一带了。

     后来,随着罗马的富裕与强盛,罗马人变得更加自信,于是开始站在长远的角度更为从容的对待蛮族入侵问题,他们不再被动地等待入侵之敌,而是主动杀向蛮族聚集的地区,征服他们。征服之后在当地实行罗马化,让这些未开化的民族接受罗马的文明,使之在自己的地盘上自食其力。现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就是罗马人在征服后使之罗马化,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普罗旺斯”在拉丁语中的意思就是“行省”。公元前58年凯撒阻挡瑞士人迁徙之后,开始了征服高卢人、不列颠人的战争,每征服一个民族,罗马人都会完善当地基础设施,修建罗马化的公路网,“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人还要求被征服民族选送一些部落长老的子弟作为人质派往罗马,说是人质,实际按现代的说法就是公派留学,因为这些作为人质的子弟们派往罗马后被安排在一些贵族家中,学习罗马的先进文化,若干年后,这些人将被送回,将罗马人的文明、法制、社会管理方式等带到高卢、不列颠地区,于是才有了后来的英国、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明。顺带说一句,古罗马对当时的莱茵河以东就是现德国一带地区的日耳曼等民族没有实施上述同化政策,所以相对于其他地区,古代莱茵河以东地区的文明稍有滞后。

     这种征服并罗马化的方式确实给蛮族带来了进步,促进了蛮族向文明的转变。所以英国首相丘吉尔说不列颠的文明历史是从凯撒踏上不列颠岛的那一天开始的。但是这种做法在现代也受到很多民族主义者的批评,人们认为这种征服实是一种侵略,是帝国主义。

     当然,到现代,战争或武力解决难民潮问题显然已经不存在,于是现代政府的政要们要么修建现代版长城以阻挡难民,要么以福利政策接受难民。欧洲想用人道主义方式,各国纷纷接受难民,但随后接受难民所导致的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又让人们感到茫然。而面对美洲墨西哥的难民潮,特朗普则想重修现代版的长城,却又招致口诛笔伐。

     日本作家盐野七生说:“东方帝国在修建长城的时候,罗马人正在修建罗马大路。2000年过去了,罗马修的大路现在还在使用。”修建条条通向罗马的大路意味着开放,但罗马人又坚持对其他民族进行罗马化的同时保持各民族在本民族区域内的高度自治,从源头防止难民潮的发生,包容并蓄的罗马人不是以自己的方式给后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路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