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管理高手到底做对了什么?只因掌握了这三大基本原则

 ZYB3l69 2019-06-29

时间管理高手到底做对了什么?只因掌握了这三大基本原则

职千金 ·

无论你是企业领导还是最基层的打工人员,都存在“时间不够用”的难题。或许你在思考着需要更多时间做更多的项目,或者让公司的系统运转得更加顺畅,效益最大化,而他却想着能多付出一些,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多报酬或为自己争取足够的休闲时间。问题都是一样的存在,只不过双方站立的角度和层级不同罢了。

然而每个人的一天仅有24小时,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没有人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做多件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对需要做的事情,有良好的分类和时间规划,真正的时间管理高手究竟做对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揭开这层神秘面纱,如果你也能理解透彻并坚决落实以下的三个原则,你也完全可以成为自己羡慕的高效率人士。

一、帕累托定律

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发现了这一定律,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二零八零法则,也即二八定律(80/20 rule)。他用一个比率向人们展示了很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比如,一个企业的80%的利润来自于其中的20%的优质客户;这个世界上20%的顶级富豪,掌握了全世界80%的财富;20%的生产错误可能导致80%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等等。

这当然也同样适用于工作和时间管理。我们手头上20%的重要工作,决定了80%的整体工作效果及个人成长,20%的时间完成了80%的重要工作等。虽然这并不是特别准确的数字,可事实的确如此,用一句名言来形容也许更恰当:“真理永远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进行时间管理的首要原则就是牢牢把握二八定律,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时间,并最大程度的执行下去。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手头的所有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而细致的盘点,思考并决定究竟哪些事情能够产生最大的效果。

这一点往往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常常你认为不起眼的习惯性的“例行公事”,可能就是最能产生效效果的事情。你还应该区分一点,真正能发挥大作用的事情,也不一定就是你每天花费时间最多的事情。

经过仔细思考后,你可以根据美国的史蒂芬·R·科维教授提出的“四象限时间管理”原则,来对所有工作任务进行排序,确定好它们之间的优先级别。这四类任务可分为:紧急且重要,紧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紧急,既不紧急也不重要(但仍然是必要的)。

紧急的事情无论重不重要都应该要立刻行动,你可以自己亲自去做,或者是安排委托别人去做。而可以等待的事情,也不是一定要等到快要发生之前才去采取行动,而是提前做好计划或安排,这样才能确保所有事件有序恰当的完成。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一个优秀的时间管理者,往往能够集中时间和精力在他们确定的优先事项上,原因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迅速而坚定的确定究竟哪些才是优先事项。

而与此相对的,一个低效率工作者,总是花了宝贵的时间决定哪些事情应该优先,但又一次又一次的检查自己的决策,因为他们也不确定这究竟是不是重要的,优先的任务。而时间恰恰浪费在这一次次的犹豫不决的重新审视中。这都来源于自己的不自信和犹豫不决的性格特征。在进行时间管理的训练中,这一不良心态是一定要坚决断除的。

你必须确定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你的待办事项中列举了10件,或者100件,总是要有事情优先来完成,而你又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做两件事情,所以,你必须提前做出决定,而且越早越好。为了缓解这样的不自信所带来的压力,你必须从以下四点说服你自己:

经过这样的自我心理疏导,你一定会对整个过程都感觉到无比舒适,对自己充满信心,在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事项后,压力也将逐渐消失,工作状态就会慢慢的出来。每当你成功的完成一件待办事项,你的信心就会增加一分,逐渐的进入良性循环中。

二、琐事不容忽视

除了确定主次,建立信心并按优先级依次完成任务外,我们不得不对“琐事”引起重视,这些琐事不仅来自于工作,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生活,如果你对它们视而不见,很可能会“深受其害”,让自己无法专心于手头工作,所有的良好计划付诸东流。你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方法尽可能的消除它们对自己的影响。

1、集中时间处理

琐事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如果你无法忍受其干扰,那就要明确的预留一段时间去集中的处理它们。不要以为“琐事”无关紧要,做不做都无所谓,其实,有些琐事甚至可以被划分为“紧急且重要的第一要务”。它们不能被忽视,也不能积压,否则只会越来越难缠,造成更加严重的问题。

集中时间处理并不意味着必须用一整段的长时间去对待,而也可以是偶尔的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比如整理桌面,清理文件,打扫房间等,这都是良好的习惯,能有效的提升接下来的工作效率。

2、琐事优先

如上所述,部分琐事是紧急且重要的,不仅不能忽视,反而应该提前安排。而且越早做越好,可以消除接下来的一系列难以纠缠的问题。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真正的高效率工作,并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真正有效的任务上,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生产力,不能产生多大效果的准备工作,恰恰就是你提升效率的关键所在。所以,尽可能快速的,在第一时间消除它,能给你创造很多意想不到的好机会。

3、消除不必要任务

与之上的重要“琐事”相比,还有一些杂事可能真的就是无关紧要的。这里还包括你的很多习惯性行为。它们看起来虽然是那么的必要,实际上并不能给真正有效的工作带来什么帮助。

有的是自我心里安慰,有的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有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保障式工作,也有的是你表面上认为的应该参与的“好事”,实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对这些不必要的任务,要懂得一键删除,自然会感觉轻松很多。

三、设定最后期限

拖延似乎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会有,而每一个低效率工作者无一不是“拖延症”的重症患者。想要从根本上提升效率,管理好时间,就必须彻底改变拖延的恶习。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为每一件任务,尤其是重要任务设定最后的完成期限,告诉自己必须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完成。这比任何一个时间管理方法都来得更有效,也更加直接。当一件事情到了最后的时候,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我们再也不会给自己找任何的借口,而只管踏实的执行。

《爱丽丝梦游仙境》电影中红皇后(Red Queen)告诉爱丽丝说:“在这里你将看到,快速奔跑才能保持在原地,如果你想到别的地方去,你必须以两倍的速度奔跑。”

现在的社会节奏日益加快,我们必须要有一种紧迫感。虽然它会给自己带来不舒服的压力,但是保持适当的紧迫感,能真实的促进我们更加积极的行动,而不是在一种散漫的状态下浑浑噩噩的度过一天又一天的宝贵时光。

你甚至还可以把已经规定的最后完成期限,人为的提前一段时间。比如在月底必须做出的报表,自己规定要在每月28号之前就做出来;或者把自己的手表永远的调快10分钟。

这样就能给自己留有充足的余地,当我们真的提前完成的时候,一定会信心倍增,增强自己的动力,也可以选择在多余的时间里,将这个结果优化得更好,这必然使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出色,逐渐步入到良性循环中。

以上三大原则是时间管理的最基本方法,相信大家只要在工作中灵活运用,一定能摸索出更好的适合自己的细节方法,最关键的就是让它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一旦形成了习惯,你会清楚的知道自己每个时间应该做什么,深刻了解到目前做到了哪一步,还需要往什么方向做怎样的进展,什么时候应该做出取舍,到了什么时间点必须完成。经过这样刻意而有效的训练,你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优秀的!

每日分享《成长、励志、职场》原创好文,感恩你的每一次阅读,欢迎留言交流,愿好运常伴。

内容来自新浪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