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化多端的酱骨配方大PK酱味卤大骨,你不知道的那些其中的秘密。。。

 Woods木子 2019-06-29

《中国川菜》杂志传媒携美国纽约分社、加拿大安大略分社、日本东京分社、韩国仁川分社、台北分社全体同仁热烈庆祝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诞辰98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强大的新中国,祝全国的中国共产党员们节日快乐,让我们共同继续牢记共产党人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展现川菜魅力
传承和弘扬川菜技术
烹饪技术权威发布
做最专业的微信内容平台
专业
中国川菜杂志传媒
微信手机同号:17780709990
抖音搜索“Andre1”中国川菜杂志传媒
QQ:616386177
《川菜》唯一以菜系命名的烹饪杂志

《中国川菜》杂志社事业部四川特色火锅炒料,全套配方技术短训班面向全国招生培训,每月一号滚动报名开班,学期两周由专业烹饪大师在实体店现场传授,另有川式凉菜,热菜,小吃,炖品类系列菜式教学,欢迎咨询报名。

2019年《中国川菜》杂志电子版下半年补充订阅,凡是参加关注杂志社山川小厨公众号的读者朋友凭关注后截屏图片发送至微信号:17780709990经过确定后可在支付80元后获取原160元/1~12月刊电子版杂志。

同时《中国川菜》杂志社事业部技术种类资源丰富,中式烹饪、小吃、火锅等等技术配方实体店学习和技术配方转让。

《中国川菜》杂志传媒事业部四川火锅技术配方转让兼实体店底料制作技术培训班每月滚动开班培训,学期两周包食宿学费1.8万。联系电话:13980808887汪老师

变化多端的酱骨配方大PK酱味卤大骨,你不知道的那些其中的秘密。。。                               

图文 / 水晶言

导读:任何受到大众食材好评的产品都有着它们自己适应市场和生存的法宝,小编近来接到很多的来电咨询,询问能不能将这类的卤菜酱料和技术做一些分享,带着这样的问题小编查阅和咨询了很多在这类技术上有很多成熟技术方法的大厨,下面我们就一一的来破解制作卤味酱骨棒的技术关键,权当是做一些抛砖引玉的推荐,由于各地烹制卤味食材的技术与食材不会一致,因此,在具体制作种种卤菜原料时还应当针对具体的食材做调整。
其次,在选择骨质食材经得起炖煮酱骨时根据原料的不同还有酱脊骨、酱排骨、酱骨棒等,这几种原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得起长时间炖煮,并且肉质不会发柴。其中又因猪棒骨和脊骨耐炖煮,更为软糯,啃起来有“口感”,经常是被厨师拿来采用的食材首选。特殊的专门卤菜店里以骨棒为主,主料选择后腿骨棒。酱骨一般选用腔骨,食客除了吃表面的肉以外,主要吃骨髓。另外,如选胫骨,则主要吃筋。



食材初加工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防止骨髓外溢有一个很关键的手法俗称“两刀法”,很多没有经验的师傅做酱骨时,将骨头砍成小块煮制,结果骨髓都流出来,缺少了香气。吃酱骨的骨髓是件非常有乐趣的事,防止骨髓外溢也有窍门,在改刀时注意即可。

正确的刀工为:

第一刀,在骨棒正中央用剁刀砍出一个印或是锯骨棒;

第二刀,沿着印砍下去,直至将骨棒一分为二。这样做的好处是上桌美观,并且防止骨髓外溢。

一、投冰浸泡排净血水棒骨改好刀后需浸泡,很多师傅浸泡不到位,煮出的酱骨呈暗红色,感觉不新鲜,而且有腥味,这是因为没加冰块浸泡,血水没排净。正确的做法是将棒骨放入盆中,加水、冰块浸泡(水需盖过原料)。加入冰块的目的一是祛醒,二是降低温度,令肉质收缩,然后靠自身的挤压力将多余的血水排净。一般加冰块浸泡12小时,期间要每3-4小时换一次水和冰。


二、冷水下锅焯一下浸泡好的骨棒需焯水,但不是放入热水中焯,骨棒上的肉一接触热水,迅速升温,最外层的肉质受热收缩后,形成一层“硬壳”,阻碍了里面血水的排放进程,这样也会导致血水排不净。正确的做法是将棒骨下入冷水锅中,逐渐加热焯水。


三、酱汤不加酱很多外地的师傅听到酱骨的名字都以为是加东北黄豆酱做的,其实这是个误区。正宗的酱骨是不加黄豆酱的,而是用类似潮汕卤水的酱汤酱制的,这种卤水是用当地香料调制而成,我们称之为“东北卤水”。那很多师傅就会问,为什么酱骨的颜色很像加黄豆酱烹制而成的呢?其实这道菜的调色主要靠炒糖色,不仅起到上色作用,还具有致嫩、提香的效果。炒糖色时不能太重,否则出锅后棒骨易发生氧化作用,颜色变黑(炒糖色比例:500克白糖,烹制200千克的棒骨)。

四、调料投放有顺序很多小厨做这道菜时,容易失误的地方是酱汤调不好,最主要的技术原因是没按正确顺序、时间投料。曲酒要在酱制2小时以后下入,这样才能起到祛醒的作用,如果下早了易挥发。盐和味精则要最后投放,放早了会令肉质发紧、不嫩。

五、排酸100%释放骨香有经验的师傅酱制骨棒时,在里面放入了苹果和杨梅,目的是解腻和释放食用酸,苹果和杨梅加入后都会排放出酸性物质,这些物质有助于骨质钙化,自然就100%得释放骨香(200千克的骨棒需搭配杨梅、苹果各4千克)。


菜名:一品酱骨棒
人气指数:★★★★★

料包:精盐800克,味精900克,白糖、曲酒各1500克,糖色500克。

东北卤水料包:(白芷、丁香各100克,桂皮、肉蔻、砂仁、草果、干辣椒各150克,陈皮、花椒各250克,八角400克,山楂干、香叶各200克,大葱2500克,生姜2千克),苹果、杨梅各4千克。

制作:

1、高汤吊制:将老鸡10只、净猪手、精猪肉皮各5千克,龙骨15千克斩成大块,焯水投凉后放入汤桶内,注入清水10千克,用小火将原料煮6小时至汤汁浓白,捞出以上原料,再捞尽汤汁中残渣,在汤汁中加入糖色、东北卤水料包制成酱汤。(药膳口味依各地食客喜好决定投放时间长短)。

2、将精选的250千克猪龙骨以4根肋骨相连为一块,用刀整齐斩开后(注意不要将骨髓斩碎)。

3、将改刀后的龙骨放在冷水池内(加冰块),以3小时为一周期更换一次冷水,共浸泡12小时直至龙骨中血污完全排出,颜色略白后捞出(浸泡时冷水须淹没原料10厘米以上)。

4、将浸泡后的龙骨放在冷水锅内小火慢慢加热至沸,撇去浮沫,再捞出用冷水投凉。

5、将焯水投凉的猪龙骨放入用东北卤水料包调制的酱汤中,大火烧开,放入白糖改为小火煮2小时,再放入曲酒、盐焖30分钟,出锅前加入味精,装盘即可。

同行探讨:
观点一:“冷水浸泡代替飞水”
认为棒骨去血水最好采用长时间冷水浸泡而非更省时的“飞水”,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保持肉的本味。因料块儿大、量多,飞水时势必要经较长时间的炖煮才能将血水除净,且肉的本味损失也比较大。
观点二:“酱油多样化”
在做酱骨时,可以尝试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酱油或酱料,这样往往可使成菜口味更加丰厚、鲜美。比如说做酱骨除了加老抽和陈年酱油外,又用了少量的味全酱油露和李锦记豉汁,及少许美极鲜味汁。
观点三:“酱骨衍生物一样很畅销”
做酱骨剩下的酱汤可以同时卤鸡蛋、豆干、熏鸡蛋、卤豆腐皮(干)和虎皮蛋等,一样很畅销。例如“酱骨炒豆芽”、“猪肉汤土豆泥”、“牛骨髓烧小土豆”等菜都可以成为其配菜。

变化多端的酱骨配方大PK
配方一东北大酱版 — 增加酱料香味
卤汤先将东北大酱150克用少许热油炒一下,连同香料包放入20千克高汤中,再放入拍裂的老姜块、炸黄的干葱块各50克,用慢火煲4个小时,再加生抽王300克、美极鲜200克、盐100克、味精80克、乙基麦芽酚10克、冰糖碎1千克、蚝油100克,煮开调味即可。

酱骨过程:

1.将猪脊骨10千克剁成大块(每块约200克),将水烧开,然后下锅焯水,目的是去掉血沫。2.将骨头捞出,沥净水分,然后放入20千克的卤汤锅中大火烧开,转小火煮45分钟,离火,放在热汤中浸泡30分钟即可。

配方二普宁豆酱骨 — 多了步锡纸蒸制
酱骨过程:

1、先将排骨750克其中的脯骨取出,切成24件,每件约3厘米长,用清水洗干净,调入白酒2.5克、生姜2片、青葱2条、白糖20克拌匀,再把普宁豆酱60克压烂后和芝麻酱15克一起渗进排骨拌均匀。

2、将炒锅洗净用生油垫底,然后把排骨倒入,加入清水约500克,用中火焖约10分钟后转慢火焖(收汤),约15分钟,然后把锡箔纸摊开,将已焖好的排骨分别排放在锡箔纸中,再把锡箔纸包成包状。

3、食用时把锡箔纸排骨放入蒸笼蒸制10分钟即成。上席时,在客人面前用剪刀把锡箔纸剪开,这时,一股豆酱及肉香味扑鼻,风味特殊。

福利 — 东北大酱的制作:

将500克黄豆浸泡、洗净,放入锅中煮熟透,捞出沥净水分,趁热均匀地裹上一层面粉,凉后平摊在下垫纸板或铺展平放的纸箱上,上面盖上厚布,让其发霉。大概7天左右,黄豆上可长出黄绿毛,然后将发霉的黄豆稍晒,用簸箕簸去绿毛,再将簸好的黄豆粉碎,装入陶罐中,加入2千克凉白开水,同时加盐200克,放料包(八角10克,香叶12克,草果10克,丁香3克),搅匀让其继续发酵,用透气较好的白布封口。在常温下放置30天左右可发酵好,其间要用竹棍每天搅1-2次,当罐中酱的颜色变为红褐色且发亮,上面飘一层淡淡的油脂时,表示已发酵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