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社会动荡不安。有群雄并起,也有更多的人不是枭雄,他们普通如同你我,只求安稳度日。 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有文人士子往往莫名奇妙便惨遭杀戮:例如建安七子之首孔融,就是因为政治原因死于曹操之手。如此,大多数人便不得不面对未知的恐惧;不得不在命运的洪流中,艰难而孤独地漂泊着。 在恐惧的阴影下,有人勇敢面对,希望通过建功立业改变社会;有人隐退山野,从而保全自身;有人纵酒放歌,以此逃避现实;甚至有人将精神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试图得到超脱。 《古诗十九首》就诞生于这样的乱世中,作者已不可考,由萧统遴选五言诗编撰入《文选》而成。从诗作内容看,作者多半是社会中卑微的文人,他们不停地为生活劳碌奔波着。时代下,他们的无奈、痛苦、离愁、消沉、清醒… … 透过这十九首古诗,我们今天依然可以清晰地体会得到。 《古诗十九首》虽然由文人创作,却是脱胎于乐府诗歌。因此,十九首五言诗都带有明显的乐府余韵,语言自然、朴素,情感流露真切,好似敞开心扉的倾诉;因为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往往展现出空灵的意境。因其艺术美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赞赏《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 以《青青陵上柏》一首为例: 陵墓上的柏树青翠葱郁,溪涧中的石头堆积在一起; 我生于这天地之间,却也好似一个远行的过客,来去匆匆; 斗酒也很快乐,何必要比那华丽的宴席? 一匹劣马驾着车,也足够我游走在南阳与洛阳; 洛阳永远热闹,四处皆豪门; 达官贵人们尽可肆意享乐,却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能逼迫着我戚戚然、闷闷不乐? 第一、二句以描写野外之景作为起兴,两个叠词“青青”、“磊磊”使得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将我们带入有声有色的诗境。第三、四局富含哲理,因此成为最广为人知的两句。人们只道,当年有人独立于天地间,看淡生死;实则是因为面对命运无常,无奈之下寻求的超脱。对于生命短暂,有了切实的感受。 “斗酒相娱乐”到“游戏宛与洛”:宛是南阳,是东汉的南都;洛是洛阳,是东汉首都;这两处在当时是最富裕繁华的所在。既然明天不可捉摸,不如在这热闹的地方尽情享受娱乐欢声。斗酒、娱乐、游戏本应是令人快乐的事情,我们却不能从中感受到任何快乐的气息,语气中反而饱含了消极和无奈之感。 后几句由斗酒、娱乐转向洛阳城的景象描写:达官贵人们衣履充实、高屋建瓴,一切都还很美好,至少表面看上去还很美好。最后两句诗则带着幻灭的意味:所有的游乐和欢宴、所有的繁华和阔绰,其实是表象,只怕转眼间便会成梦。隐藏在这表现之下的,实则是“戚戚”之感。“戚戚何所迫?”一句反语愁思无限。 全篇充满了乱世中人的忧患与哀愁。 在《古诗十九首》中,与之类似情感的诗另有一首《生年不满百》:
首句即发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这短暂的人生却偏充满了忧虑。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有“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之句,看来,不管人们生活的年代相隔多远,忧患总是相通的。从“昼短苦夜长”到”为乐当及时“,则是很直白地表达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极情绪。只是,到这一首诗末尾时,纵情娱乐已经不能排遣愁思了,唯有寄理想于虚无飘遥的神仙世界。短短百十字,已然道尽悲苦与凄然。 离愁别恨,失意彷徨,醉生梦死,清醒独立——种种情绪,尽皆交错于这部《古诗十九首》,千年后的人们再翻开,依然哀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