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艺术介绍——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安托万-让·格罗

 泊木沐 2019-06-29

1796年11月15日至17日,法、奥、意三方会战,法军面临敌人火力封锁的阿科尔桥畏缩不前,当时年仅27岁的法军统帅拿破仑身先士卒,挥舞战旗,跃身上桥,此举振奋法军,一举而得胜利,扭转战机。这时格罗正好在热那亚,约瑟芬发现了他,将他带到米兰为拿破仑作画。性情暴躁的拿破仑不可能静坐为他作肖像,约瑟芬竟将他抱在膝上,使画家得以速写。格罗说:“我没有时间选择色彩,只好满足于抓住他的面部特征,然后尽我最大可能运用肖像表现手法”,

《波拿巴在阿尔科桥》

画中以特写肖像造型表现了拿破仑的雄姿,他跨出了第一步就震动了欧洲,从而使这位英雄带有传奇色彩。画中拿破仑手执军旗,紧握战刀,沉着勇敢地走在士兵前列,以自己惊人的胆略激励全军。为了表现这种大无畏精神,画家以半身肖像顶天立地式构图充满画面,身体前倾转首,显示出率先冲击与后续呼应的运动感,他勇敢坚定、冷峻激动的面孔刻画得生动而富有吸引力,战火纷飞的背景更增加了人物精神气质,这幅画的问世突破了古典主义的艺术束缚,显示出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艺术魅力。这幅画后来安托万-让·格罗的成名作,他也成为了拿破仑的御用画家。

格罗于1771年3月16日出生于巴黎一个绘画艺术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微型画画家以及艺术收藏家。父亲在格罗6岁开始教授他绘画,并没有因为是自己的儿子就有所松懈,相反父亲对于格罗来说是一位非常严苛的老师。拥有天赋又打下良好基础的格罗,在1785年14岁时进入雅克-路易·大卫的画室做学徒。5年后,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遭受家庭财产被收押与父亲的死亡双重打击,担心受到牵连的格罗逃往意大利,并依靠自己的绘画技能维生。格罗首先选择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为人作微型画与肖像维持生计,随后前往佛罗伦萨,在那里遇到了约瑟芬·德·博阿尔内拿破仑的第一任妻子。约瑟芬非常喜爱格罗的作品,邀请他随自己去到米兰,在米兰格罗获得拿破仑的优待。

《约瑟芬皇后画像》

1796年11月15日,格罗随拿破仑的军队到达阿尔科拉,他画出拿破伦将三色旗插到桥头的景象,《拿破仑在阿尔科拉桥头》这幅画作深得拿破仑的心,随即将他任命为随军督察,让他可以一路跟随法国军队。1797年,拿破仑指定他负责在拿破伦抢劫的艺术品中筛选可以充实卢浮宫的藏品。1799年,他从被包围的热那亚逃出,回到巴黎。1802年,他的画稿《拿撒乐战役》获奖,但并没有继续完成,据说是由于场面中的主要人物是朱诺元帅,引起拿破伦嫉妒,因此要求缩减画幅。

但拿破伦指定格罗为他绘制他自己视察贾法的黑死病院的画作,于是格罗在1804年完成了《拿破伦视察贾法的黑死病人》;1806年创作《阿布克战役》(《土耳其人战役》Aboukir);1808年创作了 《埃劳战役》(对付普-俄联军的战役Eylau),这三幅作品颂扬了拿破伦面对鼠疫病毫无惧色,对艰难取得的胜利中的战士伤亡感到痛心,奠定了他的首席画家的地位。

1804年,在沙龙画展中展出了他的《拿破伦视察贾法的黑死病人》,描画当拿破伦在埃及失败后,在以色列的贾法的士兵们患上鼠疫,拿破伦前往视察,画面显示出拿破伦的气概和异国的风情背景。这是格罗第二幅名扬天下的浪漫主义历史画。格罗目睹这场瘟疫的惨象,激昂地用彩笔画下鼠疫患者各种痛苦场面。画稿上的背景也充满着"地方色彩"。格罗的历史画总是笼罩着一股征战的烟尘,在这里,他以一种富有东方格调的伊斯兰建筑为背景,来代替过去习惯的作战场景:拿破仑的出现就象一个魔术师那样,患者报以一种惊愕的目光。画面色彩是那样绚丽、奇突,响亮的色调中充满雾化的气氛。这幅画在巴黎展出后几乎与当时他老师的那幅《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一样取得巨大反响。

《拿破仑在艾劳战场上》这幅画描绘的是法军在艾劳战役上将俄国与普鲁士击败后的场景,拿破仑正在视察经过血洗的战场。拿破仑骑在马上,随行的有保卫与医生,露出关切的眼神,并伸出手告慰自己的士兵。画作前景布满士兵的尸体,还有受伤却依旧疯狂挣扎的士兵,白雪皑皑与背景黑烟,格罗在这里已经表现出了浪漫主义先驱的特点,悲壮的场面充满浓烈情感地表达。虽然有异议的声音,认为这幅画表达的战争场景过于残酷,但拿破仑非常欣赏格罗的这幅作品,在为他颁奖同时授予他爵士勋章。

虽然格罗获得授勋,成为法兰西学院的成员,也教授了不少学生。但从1810年开始,他的作品质量便开始下降,似乎受困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他的同辈们几乎都转向了浪漫主义的风潮,而格罗却试图继承跟恢复新古典主义的风格,这让他备受批评,并感觉被抛弃。

由于当时法国持续不断地对外战争,格罗也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他热心于描绘战争场面。1810年,他创作了《马德里》和《拿破伦在金字塔》,由于技法上局限于古典主义风格,在色彩和色调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他的天才。从1811年到1824年他为圣洁娜维耶教堂作的天顶画是他最后一次显示他的活力和才华的地方,以后他的作品受到不断地批评和指责。

1835年6月25日,格罗被发现在塞纳河溺亡。在他留下的帽子里他写下一段话:“厌倦了生活,辜负了才华,他决定结束这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