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如何控制事物发展变化的节奏

 章江之邻 2019-06-29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译文:

天下万物都有一个开始,这个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变化开始的地方)。既然获得了它的母体,以此就可以认识它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及其变化后的结果。既然认识了它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以及变化后的结果,反过来只要坚守使它这样变化的母体,那么即使没有这个物质本身这种物质也不会消亡。塞住它的出口,关闭它的门户,终其一生它的变化不会很勤快;打开它的出口,接济事物的发展变化(助力事物的发展变化),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去救它。

能发现很小的不同(能发现细微的差别)就可以说是“明”,能坚守柔软的状态就可以说是“强”。利用自己的优点,让自己反思以求回归到对自己非常了解的状态,这样就不会遗落有可能会让自己遭殃的缺点。这样做就是为了锻炼一种能让自己保持恒常的做事习惯。

天下万物不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我们看到的样子,每一件事物都是经过不同的发展变化才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所以每一件事物如果往上去追溯的话都可以找到它变成现在的样子之前是什么样子是什么东西,如果让它往后发展的话就可以知道它发展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是什么东西。所以现在人们能够看到的万物都是由某种最初的东西经过发展变化后才成为现在的样子的。这个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最初的东西就是“有始”,也可以被看做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事物的母体,这就是“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这个最初的东西经过一系列发展变化,在这个发展变化过程中每一个瞬间都可以表现出它当时的样子,这些样子就是一系列的表象最后才表现为现在的样子,这些表象都是这个最初的东西发展变化的结果因此都可以说是“其子”。

什么叫“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打个比方,凤仙花是由凤仙花的种子长出来的,凤仙花的种子就是凤仙花的花苗从发芽到成长到开花到枯萎这一系列变化中最初的东西,所以凤仙花的种子就是这一系列变化所能表现出来的表象的母体是其母,而凤仙花的幼苗、叶子、茎秆、花、子粒都是其子,只要获得了一粒凤仙花的种子再加以培养就可以认识凤仙花的幼苗、叶子、茎秆、花、子粒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相同的道理,既然认识到了凤仙花的幼苗、叶子、茎秆、花、子粒都是凤仙花的种子发展变化而来的是其子,那么只要守护着凤仙花的种子保留有凤仙花的种子,即使凤仙花的幼苗、叶子、花等等能体现凤仙花的生命还存在事物都没有了,比如到了冬天凤仙花都枯萎了,凤仙花也不会消失。这就是“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而且这个过程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如果把这些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看成是一个个连续的片段,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截取其中的任何一段,在被截取出来的这一段中都有承接前一段变化的入口也有连接下一段变化的出口。每一段事物的变化都需要在这一段变化的入口处输入变化的原料,在出口处输出变化后的产物,如果关闭部分这个入口(闭其门),不让变化的原料顺利的及时的输入;塞住这个出口的一部份(塞其兑),不让变化后的产物顺利的及时的输出,那么这一段变化的过程就不会变化的那么快,这就是“终身不勤”。兑是孔窍、是口、是疏散通道的意思。勤是做事很快、做的又多又快的意思。举个例子,截取煤炭的变化过程中的一段燃烧的过程来分析。煤炭的燃烧是由空气中的氧气和煤炭在高温下的反应,这个反应过程叫燃烧。燃烧的过程很难控制,为什么?因为空气进入煤炭中与煤炭接触并发生反应是不受控制的,为了控制它就需要阻断空气与煤炭的接触,于是人们发明了一个工具叫煤灶,煤灶的边上有一个进气孔,底下有一个清理煤灰的口。晚上我们把一锅水放在煤灶上,然后把煤灶的进气口(灶门)关上,把清理煤灰的口也关上,这样灶里换好的煤球可以烧一个晚上。这就是“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勤是勤快,勤快就是做事做的很多很快。相反,到了早上,换好新的煤球做饭时,把煤灶上所有的口子全部打开还要加一个鼓风机对着煤灶的入口吹气,如此一来新换的煤球一个多小时就烧完了,救都救不到。这就是“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打开所有的灶门就是开其兑,拿着一个鼓风机对着正在烧着的煤吹风就是济其事,所以所有的煤都烧的很快烧的很完全,救都救不到,这就是“终身不救”。所谓终身不救就是一旦开启这样的发展变化模式就停不下来直到所有参与进来的原料都完成变化。不止是煤炭燃烧,所有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这样的包括经济发展。一个企业只要控制一点上游的供给(闭其门),同时让它的产品造成一点积压(塞其兑),它就不会发展的那么快(终身不勤);相反,如果每一次的产出都被及时的清理产品供不应求(开其兑),还不断的用各种手段鼓励其发展比如及时足量的提供上游供给提供大量的银行信贷(济其事),最后它不把所有的资源折腾完是不会停手的(终身不救)。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怎样来体现自己的自知和自胜呢?可以见小就能体现自己的知,能够守柔就可以体现自己的自胜。细微的差别都能被发现就是见小,能够见小就足以说明自己是明的,对事物是了如指掌的,所以说“见小曰明”。柔是指柔软,柔软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自己的形态而不被外界所伤,能够随心所欲的改变自己的形态就必须战胜自己使自己不被自己的意识形态所束缚,能够战胜自己就是自胜,不被外界所伤就可以长久的存在,所以说“守柔曰强”。这里只说了一个柔字,并没有说弱,柔就是柔软,柔不等于弱。柔既可以是柔弱也可以是柔强,面粉团是柔弱的而绳子就是柔强的。在强权面前可以克服自己而能保持柔软的状态以求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不被伤害也可以说是一种强,所以说“守柔曰强”

那么怎么样去体现守柔呢?“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柔是指柔软是容易改变。所谓守柔就是经常可以调整自己不会在一条道上走到黑,“用其光,复归其明”就是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反思自己调整自己以达到自己对自己非常明了的状态。用其光就是用自己的优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复就是反思,归就是回归,回归就可能涉及到调整,从现在的状态调整到最初时的状态就叫回归。如果能经常的反思自己调整自己以使自己对自己的状态非常的了解非常的明白那么就不会遗落什么能让自己身遭不测的因素而不被发现,这样自己就处于可持续的状态,这就是“无遗身殃”——不会遗漏能让自己身遭灾殃的因素。所有做这一些其实都是为了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这就叫“是为习常”。习是练习是养成,常是恒常是原则是习惯。这个好的习惯就是要经常的反思经常的调整以使自己达到最光明的状态同时也是自己对自己最了解的状态,不会遗漏身边有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的因素,就可以使自己始终处于不会被伤害的状态。

这里为什么要说这些呢?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是在说天下万物的变化都是有开始有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产生很多的东西,如果我们需要其中的某些东西只要守住产生这些变化的因素(母体)就可以得到。但是这些变化是有一个过程的,有些变化进行的较慢有些变化却进行的很快,只有能控制这个变化的过程才能随心所欲的得到这个变化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产物。这个过程如何来控制呢?“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就是在告诉人们控制变化过程的方法。只要在变化的上游控制一点投入在变化的下游不及时的清理它的产出,变化的过程就会变得更慢,这就有利于控制变化产物的获取。控制变化过程的方法知道了,如何去实施呢?“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就是如何去实施的方法。所谓见小曰明就是在变化的过程中要能从细微的差别中发现不同,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变化过程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谓守柔曰强就是在控制变化的过程中要随机应变,不能守死理。只有在控制变化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时对自己进行反思让自己对整个过程了如指掌,才不会让自己遭殃。这就是“用其光,复见其明,无遗身殃”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这一章和上一章都是在讨论如何才能得到一件事物。上一章主要讨论的是要得到的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最终产物所以讲究“玄德”,而这一章讨论的是要得到的事物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中间产物,所以主要要讲如何控制事物发展变化的节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