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彝族起源初探 ——古蜀猜想之《彝族篇》

 老喻猜古 2019-06-30

喻民俭/文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我支持北来说兼云南土著说。

炎黄结盟后,炎帝隐居于若水。黄帝七十七年,黄帝把两个嫡子中的一个降居若水,另一个降居江水(横断山脉的北入口),炎帝考察后,选了降居若水的昌意为女婿或孙女婿。生下了兼具炎黄血脉的颛顼。炎黄二帝都很满意,将颛顼悉心培养,十岁就开始学习处理国家大事。二十岁接了黄帝的班。颛顼有儿子后,封了一个在蜀中北川一带,是为柏灌一族,传了七世。因受禹父鲧治水不成的影响,被舜代尧处罚,全族流放山东羽山,变成了东夷之民。禹不想放弃祖宗的基业,暗中通知若水一带的亲戚组团北上,住今天德阳的广汉一带,与蚕丛一族,北川禹族的亲戚成鼎足之势。北上集团是为鱼凫集团。彝族的祖先希慕遮是其中一员,时间大约是距今四千一百年前。

禹成为国家领导人后,封鱼凫集团的领导人为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蜀中就成了禹族的后备基地。

过了五百多年,夏朝被推翻,大批的夏朝遗民进入古蜀国,后备基地启用。希慕遮的子子孙孙也发展成了一大族人,有人还成了鱼凫集团的重要成员,并熟练掌握了古羌文和夏朝官方文字。他以古羌文和夏朝文字为字符创造了古彝文。成为鱼凫集团内的一个拥有自己文字的族群。

随着三星堆的分裂,彝族正式诞生。根据甘洛县尔苏人对他们祖先的国家的描述,从古羌族的鱼凫集团中分裂出来的彝族南迁到成都以南。为什么是向南迁呢?因为他们的祖先是从南方北上,和南方的亲戚故旧有往来,对南方比较熟悉;南方有古蜀的国际通道,位置很重要。

为什么说彝族起源于三星堆呢?

一、彝族保留着炎帝文化的许多传承,符合鱼凫集团的特征。如屋门口的牛角装饰图案。刀耕火种。火把节的柴祭。对火的崇拜等。

二、和三星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1.彝族的面部特征象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对三星堆文物凭空有种亲切感。

2.三星堆出土文字证明古彝文与三星堆有关。能用古彝文读出三星堆陶器上的刻字,最能说明彝族的祖先是三星堆的主人之一。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的祖先,都曾经是三星堆的主人。我的研究结论是:夏朝文字是古彝文的源头之一。

3.彝族漆器上的八芒星图案,是三星堆时期获得的传承。

4.彝族对神鹰的崇拜,源于三星堆的青铜神树。

5.彝族民间故事中的天族,指的是落难的夏朝贵族。笃慕娶三仙女,可能娶的是夏朝遗民的美女。

6.支格阿鲁射日与大羿射日高度重合。可能源于三星堆夏朝遗民的大羿射日传说,只是写得更具彝族特色。

7.甘洛县尔苏人对祖先国家位置的描述间接证明,金沙时期,彝族居住在成都以南。

几点说明。

1.百度词条:希慕遮,相传为彝族始祖。据贵州彝文史籍《西南彝志》载,约西周时代人,住今四川西北部,传31代至笃慕(仲牟由),生6子,始分布于云、贵、川诸地,称彝族6祖。如果是西周时代人,彝族与三星堆就没有关系。但古彝文偏偏与三星堆出土文字有关。因此没采纳“约西周时代人”的说法。按鱼凫集团北上时间推算,希慕遮是大禹时代人。笃慕才是西周时代人。

 2.网上有人称:笃慕与杜宇(望帝)是同一个人。我认为不是。希慕遮是距今四千一百年北上,传三十一代至笃慕,已是商末周初,正是三星堆分裂的时候。我猜测,笃慕没有象多数族人那样留在成都平原,而是带着他的三个仙女老婆和六个儿子到了洛尼山。而杜宇是在在四百多年后的战国时期在成都称帝。两人相差几百年。不是同一人。

3.为什么还支持云南土著说呢?希慕遮随鱼凫集团北上,南方肯定还有亲戚。笃慕回归南方后,与亲戚一联系,南方的亲戚也融入彝族中,所以有些彝族是云南土著。

4.生活在成都附近的彝族,第二次大规模的南迁是公元前316年,秦灭古蜀国,原住民被大规模地向南驱赶。第三次是公元前285年,秦蜀郡太守张若兵伐笮都。其实,张若任蜀郡太守的三十多年,一直都在驱赶南边的少数民族,以实现开疆拓土。在虎狼之师的驱赶下,南方的原住民有的退入了零关古道,进入了如今的凉山和攀枝花地区,有的过了金沙江,进入云南,越南。有的从宜宾方向退入了贵州,有一支从宜宾方向翻越高山,进入了凉山的雷波。

以上纯属读书猜想,不是正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