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吃鸡蛋的所有顾虑,让我一次性扫清!

 abarn老牛 2019-06-30

鸡蛋是一种风险和获益并存的食物~


我爱死鸡蛋了。连粽子、月饼,甚至雪糕都吃蛋黄的。

鸡蛋不仅美味,且营养丰富,堪称人类的完美食物。

当然,如果胆固醇含量没那么高的话。

说到胆固醇,鸡蛋总是首先被拎出来挨打的那个。一个鸡蛋大约含有186 mg胆固醇,每天吃两个,胆固醇摄入就超过了300 mg,让人望而却步,望“蛋”兴叹啊。

然而关于鸡蛋或膳食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近期发表的多项研究结果却并不一致。

有坏消息,比如今年3月份《JAMA》上美国一项近3万人追踪17年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天每多吃半个鸡蛋,全因死亡风险就阶梯式增长8%!一片哗然!比较新的好消息,今年5月份,芬兰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不会增加中风风险。而去年中国一项超50万人研究也表明,每天一个鸡蛋,心血管死亡风险反而降低18%!

这就很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敢情这是个“薛定谔的蛋”啊,在吃进肚之前,你都不知道它救命还是害命。

本着探索求知的精神,哀家在网上冲了会浪,感慨颇多。鸡蛋,真的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杀手”。

“胆固醇有害论”是阴谋吗?
从一场闹剧说起

长期以来,“高胆固醇=心血管疾病”的观念一直深入人心。

然而,2017年的新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却删除了对胆固醇摄入的限制,此前的指南认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300 mg。不少人将其解读为“无论摄入多少胆固醇都是无害的”。这就引起了社会舆论对“胆固醇有害论”的广泛质疑,出现了很多为胆固醇“平反”的声音。

祸不单行,去年9月,一篇名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不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对当前文献的全面综述》的文章发表在《ExpertReview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杂志上,认为高胆固醇引起心血管疾病的证据不足,引爆了各路专家和媒体对胆固醇是否有害的广泛讨论,而这篇综述的作者包括了多个国家心血管领域的顶尖学者。

图.《ExpertReview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文章作者之一的法国心脏病专家Michel de Lorgeril博士甚至参与拍摄了一部名为《胆固醇骗很大》的纪录片,揭示“胆固醇有害论”背后可能存在的巨大利益链条,且提出关于他汀作用的研究数据可能缺乏严谨。

图片来源网络

于是乎,一篇名为《40年来的错误终于被修正:胆固醇有益无害,不再分好坏…...》的文章开始在中国爆火。胆固醇似乎不再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凶,而成为大家的“朋友”,他汀变得有害无益,成为医药利益链条的代名词。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随着事件发酵,今年2月份,世界21家顶级心血管期刊联合头版发文,谴责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肆意传播错误的医学信息,夸大了他汀类药物的风险,从而可能使本该得到治疗的患者对他汀产生抗拒心理,暴露在心血管疾病风险中。

 图.21家顶级期刊之一的《循环》杂志头版发文

——“琼斯太太,根据你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因素,我建议你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

——“不了,谢谢你,医生,我在网上看到了太多关于那些药物的可怕的事情。另外,我担心你职业中的一些人出于个人经济利益的考虑提出这些建议。这也是我在网上看到的。”

以上这段对话,即是来自联合声明。看来美国的医生们很是困扰啊~不然也不会逼得21家顶级期刊出面,同时头版发文谴责了。

现在,让我们慢慢分析这个闹剧的始末。

新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取消胆固醇摄入上限,其实是因为,膳食胆固醇摄入≠血清胆固醇升高。这涉及到下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这里先简略带过。另一方面,指南的修改可能是考虑到了300 mg这个具体数值的循证证据不够充足,那就先删除这个限制好了。天才!

再说说那篇“神文”。先不提《Expert Review of ClinicalPharmacology》杂志在医学杂志中只能排在3区,单就文章内容而言,存在非常严重的被无良媒体以偏概全,进而哗众取宠的现象。

学术研究中,存在争议再正常不过。对心血管疾病,我们知道的其实还很少,胆固醇学说也确实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方面,胆固醇学说还不能解释所有的冠心病,LDL-C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也还不完全清楚,甚至,也许LDL-C并不是反映胆固醇学说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最佳指标。

“神文”提到,基于既往研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正确的说法是,高胆固醇和LDL-C预示了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关联性和因果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未来,或许可以通过更严谨的研究设计弥补这些不足。研究者的发文目的,其实是让大家放宽眼界,思考并探索也许有比降低胆固醇更好的方法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关系的明确,也并不像一些媒体所说的那样草率,而是经历了从病理、动物实验、流行病学到大规模临床干预试验的漫长科学历程。他汀与任何其它药物一样,都会有副作用,但相比起获益,副作用不值一提。连美国总统川普都在吃他汀,你怕什么呢?

不良媒体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以偏概全,截取某一个有缺陷的节点,进行全方位的攻击。这场胆固醇的“平反”,目前看来,就是一场闹剧

鸡蛋吃多了,胆固醇会高?
——影响是肯定的,但具体看个人

说了“胆固醇有害论”的一些争议,接下来再说说,膳食胆固醇和血清胆固醇的关系问题。摄入的胆固醇越多,血清胆固醇就越高吗?

成人每天肝脏胆固醇合成量大约为1000~2000 mg。人体可通过调节机制维持血清胆固醇的相对稳定,摄入胆固醇越多,合成的胆固醇就越少。但这一调节机制有限,故而膳食胆固醇仍然会对血清胆固醇产生一定影响。

且这种影响缺乏一般规律,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甚至具体到每个人都不一样。学术界把人们吃鸡蛋后血液胆固醇的反应分为“高反应型”和“低反应型”。但是,一个人可以某些时间是高反应型,某些时间是低反应型。(这还怎么玩?)

在很多研究每日吃1-2个鸡蛋的试验里,没有发现吃鸡蛋对血液胆固醇有显著影响。有研究显示,每日吃多到8个鸡蛋(胆固醇1500 毫克)14天后,血液胆固醇改变从降低6 mg/dL到上升75 mg/dL不等。一个美国1988-1994 年间对27378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从整体看,吃鸡蛋多少和血清胆固醇水平没有明显关系。

这大概就是美国膳食指南取消对胆固醇摄入限制的原因之一了。你要是还要问:“那吃鸡蛋多了,胆固醇到底高不高?”那我也只能回答:“无可奉告!”

吃鸡蛋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吗?
还是无可奉告!

既然没法说清楚,吃鸡蛋对血清胆固醇的具体影响,那直接分析吃鸡蛋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总行了吧?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关于鸡蛋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基本都无法准确估计吃鸡蛋的实际数量。一般都是靠回忆,去估计过去1年、甚至几年的鸡蛋摄入量。

这谁顶得住啊?本来吃鸡蛋就是因为记忆力差,补补脑。你让我回忆去年吃了几个蛋,我给你个大概的数,哦,然后你再给我个大概的研究结果。没必要,这样真没必要。

这样的研究,即使准确度足够,也只能得出相关性的结论,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再来看看今年3月美国发布的研究,作者将6个完全不同研究的资料进行了整合,这不是让偏差更大了吗?而研究结论,风险增加6%,增加的是相对风险,普通人死于心血管疾病风险本身并不高,0乘以1000%也都还是0,更何况这个106%。

除此之外的其它类似研究,并未发现鸡蛋摄入量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所以,鸡蛋能不能多吃?

如果你看到这里,还是满脸问号:“嗯?所以我到底该吃几个蛋?我怎么感觉你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呢?”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多吃几个鸡蛋补补营养或许会有帮助~

鸡蛋是一种风险和获益并存的食物,其风险目前还不甚清楚,但也不能说没有风险不是?综合考虑获益以及可能的风险,再针对不同个体的不同情况做具体分析,制定个体化的“吃蛋方案”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总的来说,一天一个蛋,挺好,很满足~

参考文献:

[1] Victor W. Zhong, et al., (2019).Associations of Dietary Cholesterol or Egg Consumption With Incident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JAMA, 10.1001/jama.2019.1572.

[2] Anna M Abdollahi, et al. Egg consumption,cholesterol intake, and risk of incident stroke in men: the Kuopio Ischaemic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Published: 16 May 2019.

[3] Chenxi Qin, et al. Associations of eggconsump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 cohort study of 0.5 millionChinese adults. Heart. 2018.

[4] https:///dietaryguidelines/2015/guidelines/

[5] 《鸡蛋的健康争论何时了?》,微信公众号:永远的华西,作者:李华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