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半梦书斋 2019-07-01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一张古琴,包含了中国古代先贤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和朴实的哲学观。

从形制上来说,琴体长三尺六寸五分,仿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琴头宽六寸,象征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向,也就是六合;

琴尾宽四寸,象征春夏秋冬四季;

琴面突起的硬木叫岳山,代表高山;

琴弦代表流水;

琴面浑圆琴底平正,代表天地阴阳,天圆地方;

琴有上下,借指天地间气息的往来,浑然天成;

琴原是五弦,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合,后文王、武王各加一弦,一文一武,暗合君臣之间恩德,后称文武七弦琴。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张浩斫音琴社

在张浩的斫音琴社,一张张斫好的琴整齐悬挂在墙上。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变体伏羲(仿龙门风雨)侧面

伏羲式、师旷式、仲尼式、落霞式、蕉叶式和如意式等,每一张琴的宽窄、样式略有差别,有的是按照唐琴做的,样式丰润、音色厚重;

有的是按照宋琴做的,体态修长,余音绵长。

张浩斫琴的整个制作过程叫古法手斫,一张琴用时两年左右,至少也得一年半,费时费力。

古法是按唐代的做法,尽量地挖掘原来的步骤,坚守最传统的技艺。

“我觉得传统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它具有岁月的沧桑感、文化的沉淀,十年百年千年以后,翻回头来看它还是这样一个好东西,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变体伏羲(仿龙门风雨)正面

古法手斫工艺流程

斫琴的主要工艺流程有择材、制图、修型、做木胎、做配件、合琴、裹布、刮灰、打磨、上徽、擦漆、上弦、试音等十几个步骤,每一步骤又分为许多道小工序。

漫长繁琐的斫琴过程倾注了一个斫琴师的良苦用心,所以说斫琴的过程亦是在斫心。

1.择材

每年冬天,张浩会亲自去南方挑选上等的百年老材,材料购回后放一年观察是否会开裂。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2. 绘图、造型

一款合适的琴型是要经得起千年的推敲,目前存世的老琴都历经岁月的打磨,呈现在现代人的面前。

整个历程就是一款琴式从初创到成熟的过程,也代表了当时的历史文化、时代背景、审美、教育等,所以一款琴式蕴含的不仅是线条之美。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3. 配件

配件材料决定着声音传导的效率。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4. 合琴

古琴面底为不同材质,用传统鹿角粗灰合琴可以让面底有充分余地共振,这样成琴音色没有火气声。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5. 制作鹿角灰

古琴发声是一个声音系统,并不是一个单音,且音色丰富,鹿角灰可以抑制发声且保留声音能量,使琴的音色有沧桑感,韵味十足。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6. 靠木灰

靠木灰是把木胎不平处用鹿角灰刮平。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7.裹布

布的收缩性大,普通布不能使用,张浩所选用的是四川省的荣昌夏布,布的尺寸、孔的密度都是特别定制的。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8.刮灰

刮灰需要粗细不同共20多道,视测试声音的结果而定,每道工序需干燥15~20天。

冬季北方温湿度低,干燥需要一个月以上,鹿角灰采用八宝灰。

古代皇室用琴使用八宝灰如:金、银、铜及各种宝石打粉与鹿角粉混合故名八宝。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9.上徽

琴面有13个圆点,代表一年有12个月,另每年有一个闰月,称为徽。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10.刷漆

漆只能一天刷一道,然后放入专门的阴房等待生漆干燥,干燥后再刷,要反复刷60多道。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11.用丝瓜瓤打捻

打捻是制作肌理的一种漆艺技法。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12. 面漆

面漆是刷漆的最后一道工序,然后打磨就进入擦漆了。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13. 擦漆、推光

擦漆是在琴的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漆膜,在擦拭的过程中把细小的沙眼堵上。

推光是用极细的粉抛光琴面。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14.雁足、上弦、试音

琴所用的是冰弦和丝弦,没有钢弦。张浩不喜欢钢弦的声音,觉得金属味太重,而冰弦介于钢弦和丝弦之间,既有钢弦的稳定性,声音听起来不会那么燥。

目前所用的琴弦是采购的,将来张浩会有自己的生产。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古琴历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古琴其音色中正平和、清微淡远,被誉为“圣人治世之音,君子修养之物”,位列诸艺之首。

传说,古琴为伏羲所创。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汉代琴家恒谭在《新论·琴道》中曾记载:“昔神农氏继伏羲而王天下,上观法於天,下取法於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蔫。”

伏羲为天帝,有一次巡视天地时,看到一只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鸣叫引来百鸟朝拜,便命人把此树伐了,截成三段仔细敲打。

上段声音清,下段声音浊,只有中段清浊相宜。

于是,他将这段木料放入流水中,浸泡七十二天,取出晾干后,制成古琴。

古琴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一件载道之器,它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在中国文化礼乐思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非遗之美:古法手斫古琴技艺流程赏析(山西省非遗)

琴的面板采用较软的梧桐制成,代表天空,又代表阳;

面板上有用来标记音位的十三个圆点,称之为“徽”,代表着一年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

底板用较硬的梓木,代表大地,又代表阴;

底板上的两个音孔,名为“龙池”、“凤沼”,代表江海;面板与底板紧密连接,代表着阴阳相合。

可以说琴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已经超越了乐器本身,不仅是正身正心,而且具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