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人“明”诗】王阳明遗作《咏良知四首》

 愚人道缘 2019-07-01

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王阳明

 王阳明,是明代的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亦是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道、佛。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他发展了阳明学,提倡“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致良知”即从自己内心出发,寻找所谓的“理”,“理”在人“心”。“知行合一”即强调不仅要知,还要付诸行动,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相辅相成。

 王阳明认为:“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情恻怛。”(《王阳明全集·答聂文蔚》)可见阳明先生认为的“良知”是伦理和道德的合一。他作过很多咏良知的诗,其中以《咏良知四首示诸生》流传最广,产生了深远影响。

“良知”即“心”

其一: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孔子,都是圣人,只是被外物迷惑遮掩,如今将真实的心灵世界展示出来,每一个心灵都是具有良知的。王阳明将“心”与“良知”等同起来,他说:“良知者,心之本体。”(《王阳明全集·传习录》)这是对陆九渊理论的发张,陆九渊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另外,还可看出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本觉”的,“本觉”的说法源于佛教,禅宗认为众生本性觉悟,只不过禅宗的“觉”偏向于对佛理的觉悟,而王阳明的“觉”偏于与对是非善恶的评判。

“致良知”是一种道德实现

其二: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问您每日因为何事而行色匆匆?恐怕您把时间浪费在了外界的纷纷扰扰中。休要说找去往“圣”的境界没有法门,“良知”正是其原理途径啊。古代的读书人都期望可以成为大贤者,进而称为圣人,王阳明亦在此中积极探索。朱熹强调“格物致知”,王阳明则认为通过“格物”来“致知”忽略了内心的修养,“务外遗内”,达不到内在的超越。如果过于看重外在的事物,从外在事物中寻求真理的话,反而会使内心纷扰,导致“错用功”,还是应该从本心出发,以心来体验宇宙万物的发展,找到德行的内在发展,达到“圣”的境界。

“良知”是变化之源

其三: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良知”之于我们,就像一个指南针,外界的千变万化总是能从内心找到源头。以前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想方设法的从外界探求原因。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王阳明认为一切的“物”、“事”、“理”、“义”、“善”都出自于“心”,即“良知”,把“良知”看做万物变化的本源,万物之间具有相对性,而“良知”与万物则是绝对的不相对,把握“良知”即可把握天地间的动态变化。

“良知”是乾坤之基

其四: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天地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唯独有“良知”,这便是宇宙的本源。将自己的无尽宝藏丢弃在一旁,却拿着钵去乞讨。这首诗与上一首是内在相通的,王阳明正是认为“良知”是宇宙的基本,才认为外物的变化规律也应本于“良知”。“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神,皆人人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它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良知即天”是阳明的一个重要思想,这有点类似老子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用“道”来解释宇宙的发生,阳明用“良知”来解释宇宙的发生

 总之,“良知”是王阳明学说的核心,从“良知”出发,才能明白他的道德实践方式,既要静坐,摒除杂念,以审视内心,也要进而通过“知行合一”来达到形于外的超越。

图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