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14】虚假接受行为表演技术:假到真时亦成真

 _智化 2019-07-02

转自:

https://www.jianshu.com/p/51883c0ae925?utm_campaign=maleskine&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seo_notes

[认知14]虚假接受行为表演技术:假到真时亦成真

虚假接受行为表演技术讲解

——假到真时,亦成真

上一讲提到有长达15年焦虑症患者求助,他是这样叙述自己问题的:

我有近15年的焦虑史,对某些事情很容易产生焦虑,主要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白天没有太多问题)。这些事情是这样的,比如我在睡觉前要是觉得牙齿没有刷干净、手没有洗干净、或者喉咙太干了需要一些水、煤气有没有关掉等等问题,要是我不采取行动的话,我会睡不着的。”

“因为我害怕我有这个念头而不去做的话,我基本上就会焦虑。慢慢地整个人就紧张,老想着那些事情,一紧张就无法停下来,无论用什么做法都无法压住想法,这种焦虑会导致我整晚都睡不好觉的。所以一有这些念头我就会起床做事情!这些念头往往是无厘头的,经常整晚令人疲累不堪,应接不暇。人真的很累,很累!想一想!十几年了。”

在上一讲(见第13讲)中,我们提到应用控方辩方技术、可能性区域技术,患者矫正了不合理观念(自动思维),得出了合理信念:“睡前担心煤气阀的想法是不合理的,而且即使没有检查煤气阀也不会发生不幸的事情”。

由于原有观念十分顽固,患者还是不情愿接受这个观念,我们采用了理性情绪角色扮演技术,接着应用“虚假接受行为表演技术”来促进患者观念的转变,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

1.认知与行为:谁先谁后?

首先说说陶行知名字的来历吧。  陶行知原名陶文濬,在大学期间因信奉王阳明的心学,接受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给自己改名字为“陶知行”。后来去美国留学,师从杜威,受到杜威“从做中学”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知行关系的认识发生了改变。他认为行是知的开始,于是修改了王阳明的这句话,成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接着再次给自己改名字,把“陶知行”改成了“陶行知”。

从陶知行到陶行知,这反应了陶先生对于知行关系的认识变化,那究竟是“知行”还是“行知”呢?

对于知和行的关系,心理学认为知(即认知)是行(行为)的基础和前提,人的观念不同,行为也自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说当你认识到雾霾有害健康的话,你会离开有雾霾地方,或者买个口罩戴着。事实上,认知和行为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的,认知可以影响行为,其实行为反过来也是可以影响认知的。比如说,对于一个坚持锻炼的人,他可能就会认为锻炼身体是好的,而对于一个不锻炼身体,经常睡懒觉的人,他会认为锻炼身体的益处被夸大,保障充足的睡眠是很重要的。所以,心理学认为,认知会影响行为,同时行为也可以反过来影响认知,认知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虽然二者是相互影响的,但认知对行为的影响是更为基础的、根本的,因此,过去的认知疗法比较强调认知对情绪和行为的决定作用,希望通过改变认知去改变情绪和行为。但随着认知治疗的发展,认知治疗师自然会面临一个问题,我们通过什么去改变认知呢?根据行为可以反过来影响认知的理论,认知治疗师发现,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认知,再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行为。于是,过去我们经常把这种疗法叫认知疗法,现在习惯把它叫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以改变认知为主,通过改变认知来处理情绪和行为,同时也会考虑促使患者改变行为,来协助改变认知,从而解决患者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也就是说认知行为疗法以认知改变为主,以行为改变为辅。

2.什么是虚假接受行为表演技术

虚假接受行为表演技术就是基于“行为影响认知”的基本原理而提出的认知治疗技术。

在认知治疗中,心理咨询师通过识别患者的不合理信念(自动思维),并应用一定的认知矫正技术(如控方辩方技术、可能性区域技术、发散思维技术等),患者意识到自己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也能得出一个合理的信念。有些时候,特别是症状持续时间长的患者,往往不能立刻、完全接受新的“合理信念”,这个时候,如果我们采用一些与合理信念相一致的行为。患者从这些行为中获益(也就是体会到这种行为的好处),这会反过来强化这种认知观念(信念)。(这也是陶行知名字的意涵。)

虚假接受行为表演技术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当咨询师和患者一起得出合理信念以后,但患者可能并不能立刻、完全接受,治疗师建议患者假装接受这种观念,然后与患者讨论如果接受这种观念后,患者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行为,最后要求患者在实际生活中表演这些行为,演得越逼真越好。

由于患者并不接受这种观念,认知治疗师采取一种策略:假装接受并逼真表演。由于是表演行为,患者没有太大的心理阻碍,同时也没有失败的负担,患者更容易去实施这种行为。按照认知疗法的设计,患者一旦实施这种行为,并从中收获某种益处,这会反过来促进患者接受合理观念。

3. 虚假接受行为表演技术应用实例

我们文中开头提到的这个案例来说明虚假接受行为表演技术的应用。

首先治疗师要求患者评估两个信念的相信程度:对于原来信念“要是不检查煤气阀的话,煤气阀漏气很危险”的相信程度,从矫正之前的90%下降到了50%,而合理信念“睡前担心煤气阀的想法是不合理的,而且即使没有检查煤气阀也不会发生不幸的事情”的相信程度有45%。从这里评价来看,患者对于合理信念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接下来,治疗师应用虚假接受行为表演技术,要求患者假装接受合理信念,并请患者想象其合理行为应该是什么,最后要求患者离开咨询室后按照表演这种行为。

治疗师:过去你持有“没有检查煤气阀,煤气漏气很危险”想法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呢?

患者:我会去检查,有时候会多次检查。

治疗师:那如果你相信“即使没有检查煤气阀也不会发生不幸的事情”这种想法的时候,你又会做些什么呢?

患者:我就不会去检查。

治疗师:“不做什么”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行为,你需要想想当时应该做什么行为。比如说,当你脑子里浮现旧信念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呢,你是停下当前的事情而去厨房检查煤气阀的吧

患者:是的

治疗师:那你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你都在做什么呢?

患者:我通常都在准备睡觉或者躺在床上的时候。有时是在刷牙洗脸洗脚过程中,有时是躺床上看书准备睡觉时候。

治疗师:那好,你想当你在那个时候比如刷牙洗脸洗脚过程中,如果你假装接受”即使没有检查煤气阀也不会发生不幸的事情“想法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患者:我会继续我当前的事情。

治疗师:如果躺床上看书准备睡觉的时候,如果你假装接受这个想法,你会做什么?

患者:我会继续看书。

治疗师: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你发现了自己过去的想法是不合理的,你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应对准备,即使煤气没有关闭而发生漏气的话,也不会发生你所担心的事情。接下来,我想让你做一会演员,表演给家人和我看一下,你接受新信念的样子。

患者:什么意思?

治疗师:就是你假装接受了”即使没有检查煤气阀也不会发生不幸的事情”这个想法,在你晚上准备睡觉的时候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来。

患者:你的意思是即使我在洗漱和躺床上看书的时候,头脑中产生了过去的想法,我就表演我接受新想法的样子,继续当前的事情,继续洗漱,继续看书,不用停下当前的事情去检查煤气阀?

治疗师:你理解得很对。

治疗师:你愿意试一试吗?

患者:那好。万一我头脑中冒出来过去的想法,我克制不了怎么办?

治疗师:当你出现过去想法的时候,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控方辩方技术和可能性区域技术进行思考,思考结束后,尝试表演接受信念的行为。

患者:那好。

治疗师:记得做一个记录,评估一下自己表演的逼真程度,也评估一下自己对于新信念的相信程度。我们下一次咨询再来讨论。

患者:好的。

患者回家后表演了新信念相应的行为,中间虽然有反复和新旧信念的争斗,总体来看,患者对新信念的相信程度提高到65%以上。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显著改善。

“左手精分,右手认知”。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有两个学派的知识必须掌握,其一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知识,它给你深刻洞察人性的理论和武器,另一个就是认知行为疗法,它提供给你助人的具体技术方法,咨客的问题能够在短期内症状得到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