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经,筋,皮三者是如何联系的?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学齐宜荷 2019-07-02

第一节 附肢骨的时间轴性

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首先背-腹轴背侧上隆形成凹槽闭合形成脊髓腔结构,然后胚体沿远近轴延伸并做胚体内卷,于胚胎腹侧中轴线一带对接耦合,形成中空筒状形态,这是最原始的脊椎动物胚胎发育模式,在这一胚胎发育模式下产生骨骼皮肤和原肠腔之间的体腔结构,如果锁定在这一胚胎模式,只有“预定附肢场”,不能发育出附肢结构,超于这一模式就能激活“预定附肢场”发育出简单的附肢结构,这就是从原索动物到鱼类的演化现象。

鱼类之上的脊椎动物,“预定附肢场”已经被激活,就会随着胚胎内卷形成体腔结构的发育过程开始附肢结构的发育,因为胚胎从背侧向腹侧做内卷运动形成体壁结构,附肢场位于胚体远-近轴的远轴端,发育出的附肢骨只能向体腔外延伸发育,越来越远离胚体中轴线,因此我们可以知道,附肢骨越向远端发育成功的动物,附肢进化越高级。

附肢骨是体壁中胚层发育而来,附肢骨不断向体壁远端发育也就意味着体壁中胚层发育越来越远离胚体中轴线,这就是附肢远-近轴性机制。

要想知道与附肢骨同时发育的皮肤,肌腱,经脉等共构体的机制属性,必须从骨骼的度量开始,也就是说骨骼的度量是一切皮肤,肌腱,经脉度量的基础,这一原理古中医很早就知道了其中的机制,故《灵枢·骨度》提出了:

“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原则。

在经文中明确提出要想做经脉度量(脉度)必须以度量骨骼(骨度)为基础,所以古中医很早就对骨骼结构进行了具体的测量,数据主要记录在《灵枢·骨度》篇中:

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

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髑骬,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髑骬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膝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附属以下至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广六寸半。

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

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

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是故视其经脉之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由此可见中医在古代时期对于骨骼的解剖学观测研究已经相当精细,用来度量经脉分布情况,虽然没有提出“附肢场”概念,就说明古中医已经知道附肢场发育的机制原理。

第二节 附肢皮部的空间轴性

一、皮部轴性分析原则

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经过三个运动矢量,首先是胚体背侧上隆形成脊髓腔,然后内卷形成原肠腔,最后胚胎前后内旋发育体腔内器官;附肢结构也随着躯干的发育呈现不同的轴性。

1. 随胚体远-近轴形成附肢骨向远端分化发育,出现附肢关节腔越来越多现象。

2. 随胚体背-腹轴内卷形成附肢骨从背向腹分化发育,形成附肢关节内收幅度大于外展幅度现象。

3. 随着胚胎前-后轴内旋形成前后附肢分化发育,出现附肢前-后不同的现象;同时由于胚胎前后内旋方向相反,前旋逆时针分化,后旋顺时针分化,使得胚体发育出现左右不平衡性,也就是手足左右,眼睛左右功能不平均现象。

而皮肤结构包裹着躯干和附肢,如何知道胚胎发育期形成的空间轴性呢?这就需要结合经脉的发育来分析判断,所以《素问·皮部论》中说:

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其道。

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经文意思是说要想知道皮肤的发育空间轴性,可以结合参照“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共同进行,因为这些组织器官在发育共构体,公参可以知道皮肤发育发生期的远-近轴性,左-右轴性,上-下轴性,前-后轴性,就是“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知道这一机理就可以知道“病之始终”。这一机理古中医十二皮部理论来源,即“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根据经脉的发生发育规律,讲皮肤分为十二个区域。

二、皮部轴性发生机制

中医经,筋,皮三者是如何联系的?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图5-2-1 十二皮部分化示意图

当我们知道了皮部轴性分析原则后,我们还有一个大疑问,就是皮肤是分布于体表结构一体性的组织结构,如何能够分辨其中的轴性呢?也就是中医是根据什么原则确立了十二皮部的呢?这也是自古以来悬而未解谜团。

我们知道高级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是从外胚层神经细胞内迁运动开始,胚盘形成脊髓腔后就要做内卷运动,外胚层细胞向内与中胚层内胚层分化支耦合发育,也就是神经纤维的发生过程,而没有内迁的外胚层细胞发育成皮肤结构,也就是神经皮肤同源异构机制。

(一)皮部的背-腹轴性

在胚体内卷的过程中,皮肤也随着内卷,背侧部的外胚层细胞与内胚层结合形成经脉,藕连于原肠功能段,没有内迁的就是相对应的皮部,同属于背侧,属于阳部。腹侧部的外胚层细胞向体腔内器官迁移,与体腔内器官分化支耦合形成阴脉,没有内迁的就是相对应的皮部,同属于腹侧,属于阴部。这就是中医皮部阴阳空间定性的真正机理,是根据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背-腹轴性而确立的,也就是“别其分部”机制本意

(二)皮部的前-后轴性

胚胎内卷发育后,胚体开始前后内旋发育,使得外胚层细胞从前,后两个方向体腔内迁移分化,前后拉动使得胚体呈现背弓形态,皮下的经脉随之形成了前-后轴性,胚体前后的附肢发育也被前后拉伸,使得附肢场发育形成的经脉也呈现前-后轴性,没有内迁的外胚层相应部位形成的表皮也就自然形成前-后轴性,也就是“左右上下”的机制本意。

(三)皮部的远-近轴性

胚胎发育首先形成躯干部位的组织器官和经脉,然后形成附肢的组织和经脉,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经脉,躯干部位的奇经八脉,附肢部位的是十二经,这样经脉发生就有了远-近轴性;但是皮肤是一体,无法变化出躯干和附肢发育的远-近轴性,古中医就将躯干和附肢交接的部位定义为“经纪”,偏于胚胎近轴部分称之为经正,偏于胚胎远轴部分称之为经别,根据经脉三段分法就确立了皮部的远-近轴性。皮肤是一体性的结构,没有分节,不同于经脉,因此,古中医立论皮部讲“上下同法”。

总结皮部背腹轴性,前后轴性,远近轴性的发育发生机制,然后再看古中医经典《素问·皮部论》中的论述,就会发现其中的机制严密度超乎常人的想象。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

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

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毛也,晰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月囷)破,毛直而败。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经文中的“害蜚、枢持、关枢、枢儒、害肩、关蛰”六个位置就是附肢十二经从躯干向外分化位置在表皮的确立点“经纪”。由此也就真正明白了中医十二皮部的正真机理是由经脉的”正别纪”划分而来,本意是皮肤在经脉发生发育过程中也具有发育轴性,现代医学还没有展开研究。

第三节 “经筋”与组织共构发育机理

一、经脉发育时间轴性

从动物发育发生机制看,经脉结构是在动物演化过程中慢慢演化而来,人体胚胎重演动物发育发发生过程,而经筋和经脉是最原始的共构体,自然也就具备发育发生空间轴性。所以,《灵枢·经脉》在讲解经脉分布规律时,也就首先介绍经脉的发育发生原理:“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这段经文很明显说出了经脉的胚胎发育发生机制,也就是经脉发育的时间轴性,经脉的发生发育是在“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之后,发育结构就是“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后天生理期经脉巡行机理就是“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二、“五度”共构要素

经脉的发生由胚胎发育而来,具有非常明显的发育轴性,而到生理期这种发育发生现象就消失了,很难建立起以胚胎发育机制为基础的医学诊疗体系,这就是为什么中西医都是研究同样对象,为何出现不同医学理论体系的原因所在,中医经脉经筋理论是以胚胎发育机制为基础建立的,相当于现代组织胚胎学机制原理;而现代医学讨论经脉和筋腱是以生理解剖学层面而建立的,故而现代医学直到现在也没哟建立起具有属性轴的理论(阴阳属性),当我们知道了这种差异时也就自然能够系统汇通。

中医根据人体胚胎发育发生机制对人体组织的分析,提出了组织构建的五个基本要素,五个要素强弱盛衰出现十种情况,称之为“十度”。

《素问·方盛衰论》:

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尽,人病自具。脉动无常,散阴颇阳,脉脱不具,诊无常行,诊必上下,度民君卿。受师不卒,使术不明,不察逆从,是为妄行,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传之后世,反论自章。

经文中主要讲述脉诊的核心原则,也就是必须“脉度、藏度、肉度、筋度、俞度”同参才能算是掌握了中医脉诊之法,而背后也变相说明了组织共构的五大要素“脉、藏、肉、筋、俞”;中医诊疗体系架构的每一原则都具备这五大要素,考虑任何一项都要考虑其他四项的联系,才能做到正确全面认识和把握。我们称之为“五度共构”机理。

三、“俞度”的机制本意

在“脉、藏、肉、筋、俞”五要素中,自古至今不能明白的是“俞”,一般指人脏腑经络的俞穴,可是俞穴的根本机制是什么,自古至今不能无法说清。因为“脉”就是经脉,“藏”就是脏腑,“俞”必定是独立机制。

我们知道,人体胚胎发育首先是外胚层神经细胞向内迁移,与中胚层,内胚层分化支耦合发育出组织器官,然后才能发育出“脉,藏,肉,筋”四个要素,神经细胞的迁移分化是伴随着其他四项组织要素的发育而发育,也就是与之耦合使四个组织要素具备神经调节能力;而与之结合的位置就是所谓的“俞”。

《灵枢·背俞》: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歧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输也。

这段经文讲述背部腧穴的位置,如果对于现代人体神经学比较熟悉的话,马上就会明白这是在讲述脊椎神经空向内脏延伸神经纤维的位置,也就是胚胎期外胚层神经细胞向中胚层,外胚层分化发育起始点,俞穴的真正机制是胚胎发育期外胚层神经向其他两个胚层内迁分化的位置,由此,我们知道中医的“俞度”实际就是对神经机制,故而古中医自古就有关于神经系统认识,只是后世不能理解而已。

四、“诸脉者,皆属于目”机制本意

当我们知道中医“五度”共构机制后,我们就可以想到这一机制不是单纯用于人体局部结构,而是具有胚胎发育层面广义机制,因为胚胎发育过程是先形成组织后发育器官,从生理层面看组织器官看上去相对独立,可是从胚胎发育角度看就会存在组织-器官之间的共构关系,这就是现在比较熟悉的中医藏象理论,即《素问·五藏生成》中所讲的内容:“心之和、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在这段经文中中医将体腔内的五脏和组织五体联系成一个整体,这一联系一直被中医应用老几千年,也在医疗上使用了几千年证明有效;但是其中的机制原理也是千古不明,最后被当做一种经验归纳结论,这是错误而的,因为系统看经典中的经文含义,这种归纳法与很多经文讲解自相矛盾,比如下段经文“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与前端经文自相矛盾;然而这两段经文同在一篇经文中,何以出现如此的矛盾,特别是“诸脉者,皆属于目”与“诸血者,皆属于心”看上去自相矛盾。

再看下面的经文: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月去,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前段经文讲经脉五色明显是在讲述人体体表静脉无疑,而后段经文脉色又对应着人体眼睛的颜色,明显是在讲述人体经脉与眼睛相关。这到底是何种机理?至今也是个难解之谜。

胚胎发育首先经过胚体背侧上隆凹陷闭合后形成原始的脊髓腔,然后向腹侧内卷对接形成原肠管,形成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发育时形成经脉称之为奇经八脉,气血在奇经八脉中巡行,就是《外经微言·奇恒篇》中描述的“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既谓奇恒之腑,不宜又名脏矣。斯六者至要者则胞与脑也,脑为泥丸,即上丹田也;胞为神室,即下丹田也。骨藏髓,脉藏血,髓藏气,脑藏精,气血精髓尽升泥丸,下降于舌,由舌下华池,由华池下廉泉玉英,通于胆,下贯神室。奢龙曰:命之矣”。

胚胎前后开始内旋发育,外胚层神经细胞内迁与中胚层心脾肾分化支耦合,与内胚层肝肺分化支耦合,发育出五脏系统。

五脏结构发育期间,胚胎背侧附肢受到前后内旋运动影响形成前后拉伸式分化发育,形成手足经脉;并且在胚胎内卷过程中背侧经脉与原肠功能段耦合,完成外部经脉与六腑的耦合连接,即手足阳经;腹侧经脉随着胚胎内卷和前后内旋分化到体腔内,与体腔内器官耦合发育,形成外部经脉与五脏的耦合结构,即手足阴经。《外经微言·经脉始终篇》具体讲解这一机制过程:

雷公问于岐伯曰:十二经之脉既有终始,《灵》《素》详言之。而走头、走腹、走足、走手之义,尚未明也,愿毕其辞。岐伯曰: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乃高之接下也。足三阴从足走腹,手三阴从腹走手,乃卑之趋上也。阴阳无间,故上下相迎,高卑相迓,与昼夜循环同流而不定耳。夫阴阳者,人身’之夫妇也;气血者,人身之阴阳也。夫倡则妇随,气行则血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乾作天门,大肠司其事也。巽作地户,胆持其权也。泰居艮,小肠之昌也。否居坤,胃之殃也。

这段经文是讲述胚胎从背侧向腹侧内卷外部经脉与原肠管耦合发育连接模式。

雷公曰;善,请言顺逆之别。岐伯曰:足三阴自足走腹,顺也;自腹走足,逆也。足三阳自头走足,顺也;自足走头,逆也。手三阴自藏走手,顺也;自手走藏,逆也。手三阳白手走头,顺也;自头走手,逆也。夫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惟足少阴肾脉绕而下行,与肝脾直行者,以冲脉与之并行也,是以逆为顺也。

这段经文是在讲述胚胎前后内旋过程中外部经脉与体腔内器官耦合连接模式。

最后胚胎内卷到腹侧形成冲脉后对接闭合,闭合处就是任脉的形成,具体过程就是《灵枢·逆顺肥瘦》描述的:

黄帝曰:脉行之逆顺,奈何?歧伯曰: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黄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歧伯曰:不然。夫冲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行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而上述描述的胚胎背侧上隆,腹侧内卷和前后内旋的发育过程,始终沿着一条中轴线运动,这一中轴线有三个点,称为三命门。

前端就是眼睛,称为前命门,即《外经微言·瞳子散大篇》讲的“瞳子之系通于脑。脑热则瞳子亦热,热极而瞳子散大矣。夫瞳子之精,神水也。得脑气之热,则水中无非火气,火欲爆而光不收,安得不散大乎”。外部经脉就是《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胚胎前端内旋就是从眼睛开始向里内旋分化于脏壁中胚层耦合发生脉管结构发育,因此,“诸脉者,皆属于目”。

后端内旋就是外胚层内旋与中胚层耦合形成的肾上腺,也称为“后命门”,肾上腺素能够调节体液的流动,因此也称之为“小心”。

《外经微言·小心真主篇》:

为当问于岐伯曰:物之生也,生于阳。物之成也,成于阴。阳,火也;阴,水也。二者在身藏干何物乎?岐伯曰:大哉,问也。阴阳有先后天之殊也,后天之阴阳藏于各脏腑。先天之阴阳藏于命门。为当日:命门何物也?岐伯曰:命门者,水火之源。水者,阴中之水也;火者,阴中之火也。为当曰:水火均属阴,是命门藏阴不藏阳也。其藏阳又何所乎?岐伯曰:命门,藏阴即藏阳也。为当曰:其藏阴即藏阳之义何居?岐伯曰:阴中之水者,真水也;阴中之火者,真火也。真火者,真水之所生;真水者,真火之所生也。水生于火者,火中有阳也。火生于水者,水中有阳也。故命门之火,谓之原气。命门之水,谓之原精。精旺则体强,气旺则形壮。命门水火实藏阴阳,所以为十二经之主也。主者,即十二官之化源也。命门之精气尽,则水火两亡,阴阳间隔,真息不调,人病辄死矣。为当日:阴阳有偏胜,何也?岐伯曰:阴胜者,非阴盛也,命门火微也。阳胜者,非阳盛也,命门水竭也。为当日:阴胜在下阳胜在上者,何也?岐伯曰:阴胜于下者,水竭其源则阴不归阳矣。阳胜于上者,火衰其本则阳不归阴矣。阳不归阴,则火炎于上而不降。阴不归阳,则水沉于下而不升。可见命门为水火之府也,阴阳之宅也,精气之根也,死生之窦也。为当曰:命门为十二官之主寄于何脏?岐伯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小心即命门也。为当曰:鬲肓之上,中有父母,非小心之谓欤。岐伯曰:鬲肓之上,中有父母者,言三焦包络也,非言小心也。小心在心之下,肾之中。

“小心在心之下,肾之中”自然就是肾上腺,附着与肾脏之上。

中端起点就是胚盘原节部位,从原节开始沿远-近轴向远端分化,后随胚体内卷闭合形成带脉,原结部位就是后来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这个位置是最早外胚层细胞内迁部位,因此也称为“后命门”,因此,《素问·剌禁论》说:“七节之傍,中有小心”。

由此,我们明白了古中医所说的三个“小心”就是指的人体胚胎未发育心脏时,出现的三个发育点,前“小心”是眼睛,从这里向里内旋发育与脏壁中层耦合出现最早的脉管结构;后“小心”肾上腺,从这里向里内旋发育与间介中胚层耦合出现最早的泌尿结构;中间的“小心”肾上腺内卷向里分化于间充质中胚层耦合出现最早腰部结构。

依三“小心”为起点,展开内脏组织结构和附肢经脉发育,又因脑部是中枢神经分化发育部位,胚胎早期发育时,从眼点开始形成两侧左-右远近轴性分化发育,然后才开始胚体内卷耦合成中空筒状结构,在胚体前后内旋分化发育运动中。神经细胞向体腔内内迁分化,与五脏原基分化细胞耦合。形成五脏结构。故而才开始后面的“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的分化发育,之后才是“心之和、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人体胚胎组织器官分化运动起点是起自与头部左右眼点,也就是“诸脉者,皆属于目”机制本意,这发育机理是胚胎发育早期重演原始三胚层扁形动物涡虫发育结构,呈现梯状神经,前端头部两侧发育出眼点结构,因为眼点结构与左右神经是一体,所以神经分化连接到全身经脉之上调控体液循环,故而我们知道古中医所讲“诸脉者,皆属于目”原理是普适于所有三胚层动物的发生发育机理。(见图4-3-1)

中医经,筋,皮三者是如何联系的?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图5-2-2 眼点发育与“诸脉者,皆属于目”机理示意图

五、经脉发育的空间轴性

(一)经脉发育的背-腹轴性

经脉分化发育是随着胚胎分化发育而成,因为胚胎背侧隆起形成脊髓腔,后又内卷形成原肠腔,使得胚胎呈现了背-腹轴性,这是胚胎早期分化模式,也就是奇经八脉的背-腹轴性形成,阳性的奇经分化到原肠胚,阴性的奇经分化到体腔内,成为以后发育脏腑器官的基础;后来附肢阳经分化发育到达原肠各功能段位置耦合,形成阳经与腑的连接;阴经发育到达体腔内器官位置耦合,形成阴经与体腔内器官的连接,使得奇经八脉和附支十二经都具备了背-腹轴性,这就是中医阳经连腑,阴经连脏的真正机制原理。

《素问·金匮真言论》具体讲解了经脉发育背腹轴性的原理: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二)经脉发育的前-后轴性

后期的胚胎分化是胚胎前后内旋运动为主,因为奇经八脉在早期发生,受到奇恒之腑的发育成熟而被固定,只能将背-腹轴性形成的附肢经脉前后内旋向躯干内,形成前-后轴性,前端逆时针方向内旋,后端顺时针方向内旋,最后前后相遇耦合发育成体腔内脏腑,完成外部经脉和内部脏的藕连,也就是附肢手足经与脏腑对应连接的真正原理机制。

《外经微言·顺逆探原篇》简述前后内旋分化发育的原理如下:

伯高太师问于岐伯曰:天师言颠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也,其旨奈何?岐伯不答,再问曰,唯唯三问。岐伯叹曰:吾不敢隐矣。夫阴阳之原者,即生克之道也。颠倒之术者,即顺逆之理也。知颠倒之术,即可知阴阳之原矣。伯高曰:阴阳不同也。天之阴阳,地之阴阳,人身之阴阳,男女之阴阳,何以探之哉?岐伯曰:知其原亦何异哉!伯高曰:请显言其原。岐伯曰:五行顺生不生,逆死不死。生而不生者,金生水而克水,水生木而克木;,木生火而克火,火生土而克土,土生金而克金,此害生于恩也。死而不死者,金克木而生木,木克土而生土,土克水而生水,水克火而生火,火克金而生金,此仁生于义也。夫五行之顺相生而相克,五行之逆不克而不生。逆之至者,顺之至也。伯高曰:美哉言乎。然何以逆而顺之也?岐伯曰:五行之顺,得土而化。五行之逆,得土而神。土以合之,土以成之也。伯高曰:余知之矣。阴中有阳,杀之内以求生乎。阳中有阴,生之内以出死乎。余与帝同游干无极之野也。岐伯曰:逆而顺之,必先顺而逆之。

上段经文就是讲附肢手足经脉耦合发育机理,文中“颠倒”为背-腹轴性发育,“顺逆”为前-后轴性发育,胚胎两种轴性同时向体腔内分化发育,最后汇集耦合,就是“五行之顺,得土而化。五行之逆,得土而神。土以合之,土以成之也。”。也就是生克之理,因为这一机理涉及到比较细化的组织胚胎发育机理,暂不展开细化讲解,此处只说明人体经脉手足经脉阴阳划分是胚胎前后内旋分化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前-后轴性机理。

(三)经脉发育的远-近轴性

胚体发育有两大主体,一个是躯干发育,主要以胚胎内卷和前后内旋为主,形成了经脉发育的背-腹轴性和前-后轴性,背-腹轴性导致躯干经脉呈现横向分布,也就是脏腑属性,胚体背侧形成的经脉内连到腑,称为阳经,胚体腹侧起源的经脉内连到脏,称之为阴经。;前后轴性导致躯干形成经脉纵向分布,也就是经脉手足属性。经脉两种轴性分化发育共同构成的模式就

是“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因为这一发育模式首先从背-腹内卷运动开始,从胚体背侧中轴向两边远端发育,形成远-近轴,躯干虽然内卷成筒状结构,但是附肢经脉继续向远端分化发育,由此形成奇经八脉和附肢十二经最大差别:附肢十二经远-近轴性夸张性向远端发育现象出现。

这里要特别提示,奇经八脉形成是胚胎发育早期背-腹内卷和前-后内旋发育出的经脉,这一发育阶段五脏六腑组织器官还没有出现,所以不能言生克关系;附肢经脉是胚胎发育后期背-腹内卷和前-后内旋发育出的经脉,已经开始出现与脏腑结构的发育藕连关系,故而言附肢经脉用生克关系,这就是脏腑奇正论(后面有详细解释,此处从略)。因为奇经八脉和附肢十二经在发生发育轴上有先后性,而且是连续的结构发生关系,所以两者之间不能独立而论,换言之,两种经脉的发生发育轴性(阴阳属性)必须统一而论。

中医经,筋,皮三者是如何联系的?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图5-2-3 经脉发育轴性示意图

第四节 经筋发育的空间轴性

一、经筋的断续发育机制

“脉、藏、肉、筋、俞”五要素中,藏、肉、筋、俞四项在发生发育过程中形成分段模式,也就是具有了相对独立性,而唯独“脉”作为沟通四大要素的连续性结构,依靠经脉“脉、藏、肉、筋、俞”才贯通为一个整体性有机整体。

而经筋主体结构是附着于骨骼之上的分段组织,因此,从生理解剖学层面看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从发育发生学机制看,经筋是在经脉分化发育基础上衍生分化而来,同样具有连续性,也就是通其他四个要素同步发育的关联性,古中医就是立足发育发生学机制来议论经筋的原理机制,侧重于发育过程的连续性,因此,与现代医学的论述差距很大。

二、膜原经筋分主发育机制

动物发育发生过程首先从单细胞口沟内陷,演变为两胚层动物的原肠结构,又从原始三胚层动物的消化循环腔结构,发育出体腔内器官,到脊椎动物出现逐渐演变出内骨骼体腔结构和附肢结构,骨骼之上发育出肌腱连接,这样出现了从内脏实质组织和体腔附肢骨骼实质组织的不同结构,也就是前面讨论的膜原结构和肌腱结构。

人体作为高等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重演动物发育发生机制,胚体上隆和胚体内卷形成脊髓腔,原肠腔,真体腔,腔体内的组织器官都是软体组织,没有骨骼参入,而脊髓腔壁,真体腔壁以及附肢关节腔都是内骨骼构成,这样就出现了膜原结构和肌腱结构的区域划分,在三大腔体内的软组织结构具有膜原结构,内骨骼之上是肌腱结构,关节腔内演变为软骨组织,由此,我们就理解了中医膜原和肌腱分化发育的分布规律,我们称之为膜原经筋分主机制,这一理论很早在中医中已经提出,但是自古不明其机理。《素问·举痛论》中有所提及“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当我们知道膜原经筋分主机制后,可以结合上述膜原-小络-肌腠机制展开研究,此处讨论膜原-经筋结构是在让我们认识到这样的机制:肌腱与骨骼的连接中也有膜原结构分布其中,膜原结构是肌腱结构的基础,参与筋腱的关节共构,

三、肌腱分化与骨骼连接

脊椎动物的发育构成有两个分布类型,第一类型是胚胎早期上隆形成的脊髓腔结构和胚体内卷过程中形成的体腔壁结构,这样类型主要形成躯干体腔内骨骼结构;第二类型是附肢结构的关节腔结构。

骨骼的连接有直接连接和间介连接两种类型:

直接连接是骨骼之间没有任何间断和缝隙的连接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纤维连接(韧带连接)软骨连接,纤维和软骨就是原始的膜原退化而成;

间介连接是相邻两骨间结缔组织囊相互连接,内有腔隙,由肌肉的牵动下产生运动,这一结构类型主要是肌腱连接而成。

由此我们知道膜原肌腱的发育机制表现是,膜原机制形成骨骼的直接连接,肌腱形成骨骼的间接连接,中医筋腱理论因为具有膜原-经筋机制,是一种广义的肌腱理论机制,不能简单理解将中医经筋理论机制范围缩小。

四、经筋分布与俞穴连接

前面我们对“俞度“机制解读知道,“俞”就是组织分化发育过程中外胚层神经细胞内迁形成的空穴,也就是皮肤神经与内迁神经分化区域,经筋附着于骨骼之上完成骨骼的运动,就是靠神经的支配,换言之,言经筋必须同时谈空穴俞度,明白了“筋度”和“俞度”的连接机制,也就是明白了经筋的神经调节功能,这对于经筋诊疗体系的理解至为重要。

胚胎发育期神经细胞分化藕连是分布于相应组织之上的,而组织与组织之间形成的间隙自然成为神经发育分叉的间隙部位,这些间隙又是体液巡行的通道,但因为缺少神经的参入,很容易发生体液郁结导致气血不通,因此针刺这些空隙穴位就会刺激构成这些间隙组织的神经激动,重新引起气血畅通,从而也会导致病变筋腱因神经激动和气血通畅恢复痊愈,因此中医对这些腧穴特别重视。如《素问·气穴论》中讲:

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膕,留于节湊,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谿谷也。谿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

五、经筋分化于划分原则

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上隆,内卷,内旋的三种运动过程中,呈现三中轴性,附肢结构随之分化发育,而肌腱分化到骨骼上耦合连为一体,也呈现三种轴性。

虽然经筋是片段性的结构,但是同步发育出的经脉却随着胚体分化发育运动呈现连续性,只要知道了经脉分化发育的空间轴性,也就知道经筋的空间轴性,经筋和经脉是同源异构体,生理解剖层面看似片段形态,但是从胚胎发育发生机制上看,却具有发育的连续性,因此,中医讲十二经也是同步在讲十二经筋,其空间轴性与经脉相同。

经筋与经脉最大发育区别是动静关系,经筋附着与骨骼上形成运动系统结构,是片状静态结构,但肌腱需要体液的营养供应,而正好经脉分布于肌肉之中为肌腱提供体液来的营养,这种共构机制使得段片经筋具有发育发生层面的连续性,这就是中医十二经筋理论正真机理,如果用现代医学人体解剖学来分析中医经筋的分布。就会发现如下规律。

(一)“起结别入”分布机制

按照中医描述的经筋分布走向来分析,从一条经筋的起始点到关节腔终点,称之为起始,起于前关节腔的另一经筋到下一关节腔终点,称之为别入;按照“起结别入”的划分归纳其相邻的经筋群,形成一条经筋,这条经筋是根据经脉走向将不同关节部位的肌腱归纳为一条经筋,这种划分归纳法与现代医学肌腱划分法完全不同。

(二)“其支别和”分布机制

经筋走向都是从附肢远端向近端分布,当到达体腔部位时,与其他经筋结合位置称之其支,与躯干不同背腹连接的经筋称之为别和,“其支别和”的走向也是按照经脉阴阳表里对接的方向归纳划分为一体,这种划分归纳法也与现代肌腱划分法完全不同。

中医经筋划分归就是按照上述两种法则划分的,详细记载在《灵枢·经筋》篇中: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沙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缺盆;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肩髃;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髃上颈;具支者,上颊,结于頄;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

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恻,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

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

如果比较熟悉现代人体解剖学来分析以上中医经筋的划分法,就会发现古人对人体骨骼肌肉筋腱的解剖学认知已相当精细,就这样短短的一段经文已经近于将人体所有肌肉,筋腱,骨骼的解剖学体位分布以及连接部位描述完毕。然而得出来结论却让人十分费解,其一:为什么同样是对人体体表肌肉,筋腱,骨骼认识,却得出不同于现代人体解剖学不同的归类法?其二,为什么所有经筋划分是按照从手到躯干方向划分,而不是按照关节腔来划分?其三,为什么将不同关节上的经筋按照手足,背腹连上下前后内外一个整体?

从现代人体解剖学分析这种划分毫无依据,因为从结构和功能上根本没有这种划分的生理学机制基础,因此,受到现代医学的质疑反对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六、经筋发育的空间轴性

人体骨骼属于内骨骼结构,骨骼都被肌肉皮肤鳞片或毛发包裹在身体的内部,经筋就是附着于骨骼之上,是在胚胎发育期同步发育的组织,随着骨骼的发生发育成为断片式结构,肌腱两头连接到骨骼两端,在神经的调节下带动骨骼运动。

在胚胎发育期,随着胚胎发育运动,胚体上隆凹陷,内卷成筒状过程形成脊髓腔,体腔,构成体腔的片状内骨骼形成分节结构,就是脊椎骨,肋骨,盆腔骨之间由“膜原”构成直接连接,经筋构成间接连接;关节腔内骨骼粘膜是膜原结构,连接骨骼的是筋腱结构。

按照中医《灵枢·决气》中的胚胎分化“精、气、津、液、血、脉”,顺序,才产生了生理结构为《素问·方盛衰论》中“脉、藏、肉、筋、俞”五个生理要素,从发育发生机制上看,按照前者“精、气、津、液、血、脉”,顺序来划分后面的“脉、藏、肉、筋、俞”就得出中医经筋划分的结论。

(一)经筋的背-腹轴性

胚胎发育从背侧中轴线沿远近轴向腹侧中轴线内卷,附肢和躯干同步从外胚层内卷,背侧的“精、气、津、液、血、脉”分化发育自然呈现背侧阳性,分化出相应的“脉、藏、肉、筋、俞”自然也呈现背侧阳性;反之腹侧“精、气、津、液、血、脉”、“脉、藏、肉、筋、俞”分化发育自然呈现腹侧阴性。而只有经脉成为连续性的沟通结构,因此,按照经脉的空间阴阳属性来划分经筋自然就具备了背-腹轴性。

(二)经筋的远-近轴性

胚胎发育的内卷运动是从背侧中轴向沿远-近轴延伸,从近端向远端分化发育;然后再从远端向腹侧内卷到腹侧中轴线位置闭合。这一先远后近的内卷发育运动同时带动附肢结构同步发育,自然背侧的“精、气、津、液、血、脉”分化发育自然由近向远的分化轴性发育,背侧“脉、藏、肉、筋、俞”自然也呈现自近向远的轴性发育;反之腹侧出现由远到近的轴性发育。经筋都是从手走躯干的机制就在于此。

(三)经筋的前-后轴性

胚胎内卷成中空筒状模式后,开始从前后两端内旋向中间体腔内分化延伸发育,带动“精、气、津、液、血、脉”也从前后两端向体腔内分化发育,同时带动附肢“精、气、津、液、血、脉”同步从前后向体腔内分化发育,由此胚胎分化发育运动也产生“脉、藏、肉、筋、俞”的前后轴性出现,这就是中医经筋分为手足经筋的真正机理。

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精、气、津、液、血、脉”呈现了空间轴性,也就导致“脉、藏、肉、筋、俞”呈现了空间轴性,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中医的经筋理论是立足胚胎发育发生机制而来,并非从生理解剖学层面。由此我们就明白了古中医立论肌腱的空间轴性是以经脉为基础,是为了描述肌腱发育发生机制而建立的理论机制,因此,在名词概念上用“经筋”而不用筋腱。是经脉、肌肉、筋腱、骨骼共构系统机制。(以足厥阴经筋系统如下:)

中医经,筋,皮三者是如何联系的?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图5-2-4 足厥阴经筋系统结构示意图

参考文献

(美) 特德·霍华德著:《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宋微波等著:《原生动物学专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ISBN:7810670468

刘凌云、郑光美主编:《普通动物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06月

杨秀平、肖向红、李大鹏著:《动物生理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2月,ISBN编号: 9787040428940

张秀军编:《细胞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9月,ISBN:9787117174640

王庭槐著:《生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17206280

吕国蔚、李云庆:《神经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11年02月,ISBN:9787030300324

任淑仙:《无脊椎动物学》(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ISBN:9787301013014

汤锦波:《肌腱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9月,ISBN编号: 9787547827321

窦肇华、吴建清:《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7版/高专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07月,ISBN:9787117188173

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细胞生物学》(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ISBN编号:9787040321753

(英)沃尔珀特:《发育原理》(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04月,译者:周荣家、赵彦修、程汉华、孙蒙祥、安利国,ISBN: 9787040164428

李国彰:《神经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05月,ISBN: 9787117085281

J.萨姆布鲁克:《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3版上下册),科学出版社2005年03月,译者:黄培堂,ISBN:9787030103383

林丹军、尤永隆、张彦定:《发育生物学实验》(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 2011年06月,ISBN编号:97870303157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