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是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 最终致右心负荷增大, 右心功能不全, 肺血流减少, 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肺动脉高压既可源于肺血管自身病变, 也可继发于其他心肺疾患, 病因广泛,不论源于何种病因,该疾病常呈进行性发展,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诊治是临床的一大难题。 研究表明, 女性发病率较男性多 4 ~ 5 倍, 且常累及育龄妇女, 而且是近期有妊娠史的育龄妇女,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高于一般女性人群。 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肺动脉高压是导致孕产妇心肺功能衰竭和死亡以及严重威胁胎儿和婴儿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肺动脉高压孕妇,其中约有3%~6%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除外已知的常染色体疾病),较一般人群高出10倍。 ![]() 正常妊娠情况下,虽全身血容量增加,但全身及肺循环血管阻力下降,以维持正常血氧交换。然而在原有心肺疾患的情况下, 随着全身耗氧量的增加,肺动脉压反而增高, 使无症状的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出现症状, 使症状轻者逐渐加重 , 甚至发生心衰。尤其对于已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患者可以增加右向左的血流从而加重原先已有的缺氧, 反过来加重肺血管收缩, 最终增加孕产妇死亡的危险性。 分娩时尤其是第二产程, 孕妇伴有疼痛、焦虑、儿茶酚胺水平增加及子宫收缩等变化, 可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由于 整个分娩过程耗氧量增加10倍, 所以分娩过程心搏出量和心率要相应增加来满足机体耗氧量。再加上产后下腔静脉受压解除, 可发生一过性静脉回流增加,可导致心室充盈压、心搏出量及心输出量增加从而临床上加重肺动脉高压。 对有心脏病史或出现胸闷、心悸的孕妇更应提高警惕。肺动脉高压往往没有典型症状,但到了孕中晚期症状有明显加重倾向,主要表现为疲劳,胸痛、心悸,劳累性呼吸困难,小腿浮肿等。对于怀疑患有肺动脉高压的孕妇,应及时完善超声心动图,必要时肺动脉导管插入术、胸部CT造影等检查。超声心动图在测量孕妇肺动脉压没有肺动脉导管插入术(有创性检查)准确,但孕妇很少会选择有创性检查。胸部CT造影或灌注肺扫描对排除血栓性肺动脉高压效果更好,但因射线可能对胎儿有影响,故孕期慎用。 目前对于重度肺动脉高压,心脏基础疾病重,心功能较差者,不建议妊娠。妊娠患者建议孕20周入院并严密监护。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剖宫产术可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避免长时间子宫收缩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能减轻疲劳和疼痛等引起的耗氧量增加,故孕中晚期终止妊娠时,宜行剖宫产术;但对于有强烈阴道分娩意愿的孕妇,若心功能良好,肺动脉压轻度升高,可在严密监测下尝试阴道分娩。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逐渐进展的致命疾病,妊娠可加重原有疾病,导致母体和胎儿的不良妊娠结局。早发现,早评估是改善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结局的主要措施,患者及其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简介 王欣晨 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 201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一定诊治能力,参与危重孕产妇的诊治工作。 编辑:陈文增 来源:“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产科”公众号 |
|
来自: 松风竹韵qrbjnd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