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例医案略谈头晕/眩晕的中医认识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07-04

患者杨某,男,69岁,因“头晕、乏力、纳差9月余”就诊。

简要病史:患者9月余发生一次左顶叶急性脑梗死,治疗后无言语及肢体活动障碍,但遗留明显头晕、乏力、纳差、精神不振,曾在旺旺医院、省中医院、红十字医院及我院多次就诊,服用多种中西药物及住院输液、理疗,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经人介绍来小湛门诊。

患者同时有冠心病、房颤、肺气肿、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造瘘术后、胆囊结石、双肾结石。

主要检查报告:头部MRI示左顶叶陈旧性病灶、多发腔梗、脑萎缩、脑白质变性;经颅多普勒示双侧大脑中、前、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焦虑抑郁自评示中度焦虑、轻度抑郁;前庭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刻诊:患者面色萎黄,少神,语声无力,反应稍显迟钝,诉头晕、昏沉,行走时有不稳感,全身乏力,打不起精神,食欲不振,睡眠、二便一般,舌质偏红,少苔,脉促(房颤)。

第一次中医处方:考虑为上气不足、清窍失养,予东垣益气聪明汤,具体如下:

第一次中药方

服药后反馈:服用上方3剂后患者头晕无明显好转,乏力、食欲有所好转,考虑辨证方向无误,但温阳之力不足,遂在原方基础上加用千金方大三五七散,具体如下:

第二次中药方

服用第二次方药2剂后,患者头晕好转,精神、食欲进一步好转,效不更方,继续服用数剂,患者头晕基本消失,仅在活动过多后稍感头昏,精神食欲均已正常,其妻欣然谓此次治疗获效为历来最佳!嘱坚持卒中二级预防,定期门诊随诊。

按语:头晕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症状,可见于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内科甚至外科的多种疾病中。

早在1972年,Drachman就把广义的头晕分为眩晕、失衡、头重脚轻和晕厥前,这种分类一直沿用至今。

2009年,Barany学会对狭义的头晕进行了定义:头晕是指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障碍的感觉,并且不伴有运动的虚假或扭曲感。

头晕/眩晕在文献中常一并讨论,总体上分为前庭中枢性和前庭周围性2类,以前庭周围性更为多见,常见的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功能性头晕、突发性聋、Hunt's综合征、后循环卒中、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前庭神经炎、前庭阵发症等。

除了头晕和眩晕,另外还有一种“头昏”,指的是头部不清醒、闷沉的感觉,这种情况更无特异性。

本案并非眩晕发作,乃是头晕伴有昏沉、乏力、纳差,结合舌脉,其病机不难判断为气虚下陷、清窍失养。《灵枢·天问》中有“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针对后世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清阳之气不能上升,故耳鸣耳聋、内障目昏也”,并针对此种病机创造了“益气聪明汤”。

名医张锡纯则认为《灵枢》中“上气不足”即是宗气不足,并把此种情况称为“脑貧血”,在他的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道:“所谓上气者,即胸中大气上升于脑中者也。因上气不足,血之随气而注于脑者必少,而脑为之不满,其脑中贫血可知”,张氏提出的治方为“加味补血汤(黄芪、当归、鹿角胶、龙眼肉、丹参、乳香、没药、甘松)”,若患者有气血两虚兼瘀之象,自可用之。

本案中起先用益气聪明汤尚获效有限,后考虑到患者颇有阳虚之象,遂合用《备急千金要方·头面风》中“大三五七散”之格局。

“大三五七散”原用于“头风眩,口喎目斜,耳聋”,原方由天雄、细辛各三两,山茱萸、干姜各五两,薯蓣、防风各七两组成,因其各药之比例而得名,又因该方重在扶阳,三、五、七皆为阳数,亦取其义。本案仿此方思想,用附子、细辛、防风以扶阳直上清窍。

头晕/眩晕的西医鉴别比较复杂,中医病机亦变化多端,《内经》“病机十九条”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后世医家有所谓“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之说,皆不能统领诸证,临证中必须谨守病机,不可执于一说、胶柱鼓瑟。

依小湛之经验,属眩晕者,多为水饮、痰浊,针对水饮病机者常用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小青龙汤;痰浊者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柴芩温胆汤、吴茱萸汤化裁。

对于头晕/头昏,肝风上扰者用天麻钩藤饮或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气血不足首选益气聪明汤,升陷汤、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亦可化裁使用;髓海不足者多用地黄饮子;亦有瘀血病机为主者,首选通窍活血汤。

另外,一些老年人及素体较虚者可见上实下虚之象,小湛常用《外台秘要》“侯氏黑散”化裁,或取其方义,重用菊花、郁金、菖蒲、连翘以清利上窍。

对于头晕/眩晕,了解其西医鉴别十分必要,如对于BPPV,手法复位常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后循环缺血(梗死、TIA)有条件者需行血管再通治疗,不可不察。若不分轻重缓急,只用中药,画蛇添足事小,贻误治疗时机则其过大矣!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