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目学习:让学习自然而然地发生

 白驹过隙yfs 2019-07-05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9-01-09    

如何让学习自然而然地发生?

这是教育教学始终追求的理想状态。

如何达至这一状态?

1228日下午在七宝中学东二阶梯教室,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崔春华博士为文来初中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精彩回答。

讲座伊始,崔博士比较了直接传授派、条件反射派和建构教学派对“学习”的界定,围绕“让学习自然而然地发生”这一目标,择建构教学派的观点,得出学习的本质就是“主动”、“炼制”和“形成新概念”的过程。他从赏析一堂典型的公开课出发,带领大家思考:“在课堂中学习主动学习了吗?有没有经历一个‘炼制新概念’的过程?”又援引影片中对美国现代教学弊病的批判,引出“学校的存在是为了让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就着话题,又深入探讨了未来对人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社交技能、系统性技能”等素养的要求远高于对知识性技能的要求。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燃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之魂!

        如何燃起学生的学习之魂,进行有价值的学习?

     崔博士直接点明:进行“项目学习”,在情境中学习、学习在情境中。接着他从项目学习的定义、基本流程和关键要素、主要类型、设计实践一一进行了解读分析。他指出,项目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形成个性化的成果。这样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伴随问题的解决而获得,学生可以更好地建构自我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合作与沟通等社会性技能。项目学习的基本流程和关键要素不外乎驱动性问题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成果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和学习评价设计。项目学习的主要类型包括了微项目学习、学科项目学习、多学科项目学习、跨学科项目学习、超学科项目学习。接着,崔博士就项目学习的重中之重“如何设计与实践”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他例举各学科领域的丰富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践。他指出,在“寻找”驱动性问题时,要依据真实世界的问题,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出发,关注学科/领域的核心概念;而在“提炼”驱动性问题时,要依据真实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挑战性原则;可供参考的几个问题类型包括结论争议型问题、产品导向型问题和角色导向型问题。在进行项目学习的学习目标制定时,要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成果要体现为对问题的回答或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是学习目标的有形载体。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时,要注意团队分工合作、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方式,采取思维可视化工具来进行;在进行学习评价设计时,要注重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方式,要求师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进行成果分享,开展多元评价。

最后,崔博士以生态群落的形成为例,对比呈现传统教学与项目设计之间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影响,指出项目学习的学习过程一定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关键概念,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要有成果的展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习自然而然地发生”。讲座结束,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相信通过这次讲座,老师们不仅了解了什么是项目学习,更明白了如何进行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践,从而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真正让学生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