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景交融”与“融情入景”

 杏坛归客 2019-07-05

江汉大学中文系吴峤先生说:“‘融情入景’手法与熟知的‘情景交融’手法有何差异?何以将二者加以分别?概言之,‘融情入景’手法的产生,同格律诗、尤其是近体诗的出现有密切关系,它与传统的‘情景交融’手法在抒情方式与审美效果上均有明显不同。”(《融情入景——近体诗的抒情手法》,见《文史知识》2004年第1期)

诗由意象构成,意象之尤显者乃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归根结蒂还是在于抒情。景是诗人借以表达情感的载体,情是诗的灵魂。钟嵘《诗品序》:“夫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人触景而生情,形诸文字,便是诗。就写作而言,则为借景抒情,或曰“融情入景”。景是表象,情是内蕴。“神于诗者,妙合无痕。”(王夫之《姜斋诗话》)作者“情动而词发”,寓情于景,景显而情幽;读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之佳境在达致“情景交融”的境界。所以我说,“情景交融”是诗之境界,在诗成之后,是创作的结果,可用于评诗,是关于诗评的理论,并非作诗“手法”。而“融情入景”,或说寓情于景,才是诗之表达,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是创作理论。要而言之,“情景交融”和“融情入景”二者不是一个应用范畴。

近体诗、格律诗,这些概念都是指诗的形式而言,与诗歌创作手法无关。近体诗亦称“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辞海》合订本1046页)诗之讲究格律虽不肇始于唐,但其形成及命名则是唐以后的事。在这个意义上说,近体诗和格律诗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命名的着眼点不一样,“近体诗”的命名着眼于时代,“格律诗”之命名着眼于诗的形式。况且近体诗出现之前,诗歌的创作并非没有“融情入景”之法。王夫之《姜斋诗话》:“古人绝唱多景语,如‘高台多悲风’、‘蝴蝶飞南国’、‘池塘生春草’、‘亭皋木叶下’、‘芙蓉露下落’,皆是也,而情寓其中矣。”“情寓其中”就是“融情入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左思《咏史》)这些写景的诗句,是否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作者这样写,算不算“融情入景”?实际上,诗中之景乃是作者情感所化之景。诗人见景而生情,然后借景以写情。情因景生,景为情设。“深于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词之)大概有诗产生,就有了“融情入景”之手法,并非近体诗出现之后才有的。

情景交融与融情入景(二)

——《归园田居》与《山居秋暝》抒情手法之比较

我们平时在诗歌评论与鉴赏中,常常将“情景交融”与“融情入景”、“借景抒情”等用语涵义混合起来,但在诗歌创作中,“情景交融”与“融情入景”作为抒情诗的不同表现手法,还是有区别的。

“情景交融”,即情语与景语融为一体,或随景赋情,情随景生;或移情于景,景中见  情;或物我情融,主客一体。唐代近体诗诞生之前,情景交融是诗歌抒情手法发展的极致,历代情景交融的诗篇举不胜举。如: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至唐代,唐人在继承和发掘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融情入景”的特殊表现手法,使抒情诗创作达到前无古人的境界。所谓“融情入景”,乃指将诗人的主观情感(包括情绪或意念)完全融化在景物描写之中,或隐藏在景物描写的背后,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上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融情入景”是唐代近体诗创作使用最普遍的手法之一,采用此手法的诗作俯拾即是。如: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唐以前历代情景交融的诗篇,都是运用情景互动的方式抒发情感。诗中固然有“景语”为情感的抒发作铺垫或烘托,可以起到强化或深化情感的作用,但诗歌情感的表达仍离不开“情语”,是靠“景语”与“情语”的交互配合来实现的。而且,随着文人创作的兴盛,诗中“情语”、“景语”均趋于生活、细腻,往往竭力铺写,大肆渲染。如《归》中不但有榆柳、桃李、远人村、墟里烟、狗吠、鸡鸣、桑树等田园风光的重笔渲染,还有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流露,“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情语”与“景语”的交互配合,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仿佛遗世独立、超凡脱俗、悠然自得的诗人就在眼前。

由于体裁的限制,融情入景的诗作往往将抽象的情感通过想象和联想,转化成或寄寓在具体的景物景象描写之中。如《山》一诗的颔联、颈联写景的句子就寄寓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由于融情入景手法对诗作的意向和主旨不做直接的揭示,而是隐蔽在作品的深处,因而使作品更加含蓄、深沉,让读者在寻思求索中玩味无穷,获得丰富深远的审美享受。《山》是王维的代表作,首联写雨后空山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清新,又是初秋傍晚,给整首诗勾勒了一个宏大的背景。颔联皓月当空、青松如盖、石上清泉、熠熠生辉,虽是描摹自然却处处有作者的人格体现。颈联“竹喧”、“莲动”、“浣女(归)”、“渔舟(下)”,以动衬静,以喧衬幽,表现诗人对幽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尾联委婉地道出诗人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寄情山水的愿望。诗人仅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了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正是苏轼所赞“诗中有画。

唐人融情入景手法与传统情景交融手法的另一主要差异是:“景语”的构成运用了“虚实相生”的特殊方式。

传统情景交融手法中,“景语”的表达无论简略或细致,无论是撒点式的渲染还是画面式的铺写,都绘形绘色绘声,力求具体清晰。《归》里就包含大幅景语和大幅情语,把那种辞官归隐,回归自然的欢愉之情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来。

王维的《山》则不同,诗人巧妙地捕捉住“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一系列极具特征的景物,组合成四幅并列的画面,彼此间的空间关系与逻辑联系藏而不露,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借助生活阅历,你仿佛见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听泠泠清泉流过石上;更妙的,画面动了,竹林里隐隐传来一阵阵歌声笑语,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那会是些什么人隐蔽在其中呢?诗中一个个具象或意象(实景)唤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作者想要表现而无法形诸文字的内容,据此在读者头脑中构建具体生动的形象(虚象)。因此,这种响中见幽、动中寓静的审美效果,胜过实景描绘的作用。

融情入景的诗作中,“景语”中凝聚了大量信息,故能“以小见大”、“以有限表达无限”,唤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综上所述,“融情入景”手法与传统的“情景交融”手法无论在抒情方式还是审美效果上均有明显不同。前者抒情更含蓄蕴藉,涵盖的信息量更大,拓展了诗意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如此,而且在审美上还产生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人们借助联想与想象在欣赏过程中作了一次审美的飞跃,以“游于无穷”。由“情景交融”到“融情入景”,是诗歌创作方法的演进,也是诗歌发展的一次更新、一次飞跃。

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咏史诗

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诗经》《离骚》中就有这种作品,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汉时班固的《咏史》

《咏史》--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盘龙?

三、规律特点

(1)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                               

(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 

(4)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  

(5)思想感情: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6) 语言:含蓄 

(7) 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