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暖脊背夏暖肚,夏天肚子特别需要温暖,如果肚子受凉,轻则消化吸收不好、围胃口不好,严重的直接肚子疼、拉肚子。 但天越热,肚子反而越容易受寒,脾胃虚寒的人更是如此! 天越热,越容易受寒! 你也许会问,这大夏天的,哪来的寒?就是因为先有热,才有寒啊。 因为夏天气血往外走,体内脏腑气血空虚,天热,我们就会用冷饮西瓜啤酒冰激凌等一切冰凉的来解渴,而这些冰凉的饮食吃进肚子里,对脾胃来说就是寒; 还有天热,不开空调即便你受得了,可办公室其他同事受不了啊,地铁公交商场也到处是冷气,室内室外如同两个季节,一会热一会冷,所以特别容易受寒。 昨天,我闺女放学时吐了,到家就开始肚子疼、拉肚子、头疼,晚上发烧了。早上送去学校还好好的呢,怎么上了一天学就病了呢,仔细询问孩子在学校吃了什么? 孩子说午餐吃了鸡肉、鸡蛋、菜、冬瓜汤,饮食上没什么问题啊,我又问今天上体能课了吗?孩子说上了,上午跑了6圈操场,下午跑了4圈。 我猜问题就出在这,这么热的天,跑步肯定出了不少汗,而教室是开空调的,孩子跑完步不可能自己擦干或换衣服,肯定迫不及待的跑教室吹空调了,一问还真是这样! 跑完汗没擦干,加上夏天毛孔本来就是打开的,这空调的寒风就嗖嗖嗖的往身体里钻,体质好的人可能问题不大,但对我那脾胃虚弱的闺女,就有点受不起了,所以出现了肚子疼、呕吐、拉肚子,头痛、头昏昏沉沉,身体感觉乏力。 这就是典型的胃肠型感冒,这时候藿香正气液是最对路的,一瓶喝下去,好一些了。但肚子还是不舒服,晚上拉了三次便便,看着孩子不舒服,真是着急啊,想尽办法减轻孩子的痛苦。 突然想起家里有南师肚脐贴,这还是为我家先生准备的呢。于是就赶紧让孩子冲了个澡,贴上睡觉。 还真挺管用,今早起床说肚子不痛了,就是有点头痛,头痛就只能接着喝藿香正气液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偷偷跑进体内的寒湿之邪哪有那么快逼出来呢! 脾胃虚寒的救星! 在这里我要重点说说这个南师肚脐贴,对脾胃受寒引起的肚子疼、拉肚子、呕吐,效果真是杠杠的,因为它有暖脾胃、驱寒湿、调理脾胃的功效。 这个南师肚脐贴,配方出自南怀瑾老先生,用极品蕲艾绒、花椒、桂圆肉捣烂,做成小丸子,贴在肚脐上即可,腹泻停止就不用贴了。 而且南师肚脐贴不仅对受寒拉肚子管用,也是脾胃虚寒的的救星啊!我家先生就是脾胃虚寒,每年夏天特别容易拉肚子,因为这时候是吃海鲜、吃水果、喝啤酒的季节! 每年夏天,稍微多吃一些海鲜就会上吐下泻,因为海鲜是阴寒凝滞的蛋白; 天热不想吃饭,西瓜绿豆汤好解渴,可吃了不到半小时,肚子就咕咕咕的折腾,接着就要找厕所; 晚上跟人出去吃夜宵撸串喝啤酒,吃的不合适了,晚上回来是又吐又拉。 但只要在肚脐上贴上一丸,然后用手掌捂住肚子,暖一会就会缓解很多,他经常说:这就是我的宝贝,去哪都得带着。 如果你也有下面脾胃虚寒的症状,不妨试试,在夏至、三伏天这个阳气最旺的时期调理脾胃更好: 吃寒凉的,或一冷一热的食物,或肚子受凉,很容易拉肚子 大便不成形,或大便经常有未消化的食物 只要在空调房里穿裙子或短裤,就会拉肚子 平时整个人火力不够,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后背怕冷 吃饭后就胃胀、打嗝,下午或者晚上更严重 身材不胖,但有小肚腩或啤酒肚,而且肚腹摸上去凉凉的 脾胃虚寒的人,需要连续使用,用5天休2天,晚上睡前用,第二天早上取下,容易上火的人在脚心涌泉穴也贴上,引火下行就不会上火了。小孩也可以贴的时间短一些,看皮肤的耐受程度。 养脾胃的关键点 当然并不是说,有了南师肚脐贴就可以随心所欲了,要想彻底养好脾胃的关键是:不要贪吃寒凉、温暖肚子。 冰镇冷饮、冰啤酒、冰激淋、凉菜当然是不能吃了,就连水果也要适量,因为很多水果都是寒凉的,脾胃虚寒的人,一天水果最好不超过半斤,而且以温性、平性的为首选。 脾胃最喜欢温暖软烂的食物,一些黏腻、硬的、辛辣的、油腻的也得少吃,以免给已经虚弱不堪的脾胃增加负担,经常吃一些养脾胃的山药、大枣、芋头、猪肚、莲子、白扁豆、红豆等。 其次,要注意保暖,尤其不能让肚子着凉,晚上睡觉肚子上搭个毛巾;在空调房里准备一个披肩、不穿露肚子、露腰的衣服。 巧用长寿穴——足三里 有条件的人,再配合艾灸足三里+食疗生姜大枣粥,就更完美了! 《医说》记载:“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养气血的强效穴位,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被称为长寿穴。脾胃虚寒的人可以经常艾灸或按摩、敲打这里。 用手握空拳或按摩锤敲打足三里100次。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即:膝关节处有一个髌骨,髌骨下两边有两个坑,叫膝眼穴,内侧的叫内膝眼,外侧的叫外膝眼,从外膝眼开始,往下量四横指处(食指到小指四个手指第一指节的宽度)。 也有人觉得推揉足三里的效果比敲打的好,可以两种方法都试试。手掌握拳,用掌根稍微用点力,从足三里穴开始向下推5~10分钟,推的时候沿着同一个方向,不要来回的推。 生姜大枣粥,温补脾胃 再给大家介绍一款驱寒功能能强大的药膳——生姜红枣粥。这道粥出自唐代医家李绦的《兵部手集方》,对脾胃虚寒非常有效。 在这道粥中,姜是温胃散寒的良药。因此,用生姜煮粥,确有比较理想的温肺暖胃、驱寒的效果。红枣是《神农本草经》中的上品,补气血、健脾胃,和大米粥一起熬煮,温补又滋润。 材料:生姜15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 做法:首先将生姜洗淨去皮、切成姜丝,红枣洗淨去核,粳米淘洗干淨;然后粳米放入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烧开,放入姜丝、红枣,小火熬煮成粥。吃法为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食即可。 相信有南师肚脐贴、足三里穴、生姜红枣粥护生,这个夏天你的脾胃会慢慢暖起来、强壮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