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修道的人活在「可道」当中,修道人活在「道」里面

 愚人道缘 2019-07-06

不修道的人活在「可道」当中,修道人活在「道」里面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一种状况,我们现在来讲就真理、本体,这个东西假如可以被你说明出来的话,那么他就不是究竟的东西,这一个真理为什么不可说呢?你要把这一个东西弄清楚。假如可以说明出来的话,他就不是究竟的真理。你要注意这里面语言结构上的问题,可以说的,是说的那一部分,那么他有真实的那个部分。

就像我们讲说你叫什么名字,你说我叫张三,人家说张三这家伙混蛋,你说为什么骂我,他说没有我,哪有骂你,我骂“张三”这两个字,对不对,“张三”那两个字就是你吗?你看我们有没有这种观念,那就是你对名字相的一种执着。

假如名字是那个东西的话,那你说我口渴了,应该喝水,那么水假如是那个东西的话,那你写个水吃下去,渴是不是能止了,大概不会吧。假如名字是那个东西的话,我现在要煮开水,那么我写个火放在锅子下面,那是不是就可以煮开水呢,那很显然不可能嘛。

那个名字不是那个东西,你要注意,我们现在一般人都弄错了,他在这个地方先把那个东西弄出来,所以在可道的这个语言可以说明,那道是什么东西,道假如是可以讲的话,讲成什么东西的话那就那个东西,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我们在讲说,修行你要懂得本体是什么,本体就是要你进入那个状况,本体不是让你知道的,本体是让你感受到的,你要去感受那个状况的存在,你要体验到那个状况、那个境界、那个东西是什么,你知道他的意义没有用。你能够感受到那种状态的存在,那个东西的状况,这个就是智慧,而你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这是世间的聪明,智慧跟聪明差别在这里。

我们发现很多人买艺术品,他是只看定价,定价高的他就买回家,他买的是定价而不是买那幅画的存在。音乐会也是一样,你到底懂不懂音乐会,你只是说它是大师演奏的,它是名曲,那你就去了,到底它名曲名在哪里,大师演奏的好,好在哪里,你不知道,你只是取名相而已,取那一个可道的部分,你没有取到那个道的本来状况那个部分。

人与人的相处就变成这样子,相处在哪里,在可道的部分,所以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常常需要有一个润滑剂存在,要礼物、要关怀,要怎么样怎么样,这个存在是什么,这是个润滑剂。因为人与人之间很难达到说我们只有道的相聚,我们古人讲以文会友,那么修行人我们以法会友、以道会友,而这个以道、法来会友,他是不能够用语言文字这一部分来会的,假如用这个来会的话你看他一定会造成竞争,彼此会勾心斗角,因为他是用“可道”来相处,“可道”的话就会变成在表现自我可道的部分。你说道是什么,法名讲一堆,然后我讲一堆,他讲一堆,那这三堆在一起的时候就一定有高下,对不对?可道的部分就一定有高下出来、有分别出来。可是道只有一个,怎么会有这个分别出来呢,所以可道不是常道。

你不要看这简单的几个字,在整个人生的历练中,这种心念、心态当中就很大很大的差别,大部分人就是生活在这一种“可道”的范围里面,所以一定有烦恼,有痛苦。假如你是生活在“道”里面,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因为在道里面,要相应就相应,不相应也相应,你不求去攀缘的。可是在“可道”里面一定不相应,一定会比较的,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差别。而我们一般人体会不到,这个就是修道人跟不修道人的差别。你说修道人要像什么样子,你修道要从这里去感受,不修道的人活在可道当中,修道人活在道里面。所以一个修道人要有一个自信,就是“我就是道,我就是真理”,我不是真理的代言人,假如我是真理的代言人,那我就活在可道里面,有没有感受到?你慢慢去体会看看。这个部分完全是在观念上很微细的部分,但是这一个差距,一差就差很远,道跟可道之间的这种不同,他是完全两个东西。

活在道里面的人叫做修行人,活在可道里面的人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修养的人是活在可道里面的,修行人是直接活在道里面,他生活差别在这个地方。为什么呢,因为修行人他是行道,行在道上,他不一定讲道。但修养的人他要把道给表现出来,那就变成可道。所以你去注意看看,修行人假如有伪装的话,那个修行人不叫修行人,他还是活在可道当中,那么修养的人为了达到表面的教化功夫,所以他必须可道。而这个可道的时候他的实际行为往往会配不上。所以我们说,真的一个修行的人,他可以论道,但是一个会论道的人未必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撷自《老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