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1/4的成年人缺乏运动,这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运动不足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530万。 坚持运动好处多生命在于运动,坚持运动能够让你受益良多。 有助于睡眠 研究表明,每周4次、每次至少用一小时来散步和做其他有氧运动的女性,睡眠质量比那些不爱运动的女性高50%。 所以,坚持运动可谓是一剂非常有效的“安眠药”。 控制体重 运动是保持身材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运动,尤其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在坚持40分钟后,会大量燃烧脂肪来提供能量,达到减肥的效果。 此外,一些力量型的运动能够很好地锻炼人的肌肉,增强代谢能力,使得日常能量消耗增加。 延迟衰老 坚持运动会增加肌肉量,令人年老时依然有一个好体魄。并且运动能让身体各系统功能衰退速度减慢,延长寿命。 国外报道,人到中年后,坚持有氧运动能将生理衰老推迟12年之久。 提高大脑机能 运动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还能促进大脑发育,改善和提高大脑机能,有助于智力开发。 运动过程中,通过记忆运动的动作、要领,人们可以增强记忆力。 降低患癌风险 研究人员分析运动量与癌症的关系时发现,同运动量最小的组相比,运动量最大的组中男性患癌症的风险低13%,女性患癌症的风险低16%。 警告信号不能忽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锻炼效果越来越差,可能是运动过度了。此时,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千万不能忽视。 恶心呕吐 如果锻炼时或锻炼后恶心,多数是由于机体运动过量、缺氧造成的。 锻炼者应放缓节奏,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 头痛头晕 运动时,血糖会慢慢下降,若脂肪酸不能及时转化成能量,就会产生头晕现象。 头痛主要与血压变化、血液中氧含量过低有关。如果运动前缺乏适当热身运动,有可能会导致头痛。 腹部不适 运动时感觉腹部不适,多是横隔膜抽筋导致的。呼吸不顺畅、饭后立即运动、严重缺水,都有可能导致短暂腹痛。 腹痛发生时,建议先停止运动,进行缓慢且深长的呼吸,并轻柔地用掌心按摩疼痛部位,放松横膈膜,疼痛感会有所缓解。 精神疲惫 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抑郁和焦虑,但过度锻炼反而会加剧抑郁、暴躁、喜怒无常等情绪。 如锻炼后感到身心俱疲,最好及时自我调节,减少运动量。 四肢无力 四肢无力的情况一般会在休息15分钟后有所缓解,如果持续数日,可能是脾脏受损的信号,若伴有胃胀不适,更应减少运动量。 喘息气粗 运动时的气喘现象很常见,但遇上轻微活动就喘、休息很长时间还不能恢复的情况,可能显示肺功能不佳。 关节疼痛 运动结束后关节疼痛超过30分钟该引起注意。若疼痛发生在关节或关节附近,应考虑是否是韧带拉伤。 肌肉酸痛 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主要是因为肌肉产生了微小损伤,或是迟发性肌肉酸痛,隔天应会有所好转。 如果疼痛持续3~4天或更长时间,就要降低运动强度了。如果发生尖锐疼痛,应该立即停止运动,求助专业人士。 运动强度要把控运动强度不够,提高身体机能的效果甚微;运动强度太大,容易造成身体损伤。把控运动强度,不妨从心率和时长两个方面入手。 低等强度 刚开始接触体育运动或体质较弱的人,可以从心率不超过100次/分钟的小强度运动开始锻炼。 建议选择散步、爬楼梯、柔韧性练习等运动类型,起初每周运动3天,逐渐增加到5天,每次运动10~20分钟,逐渐增加到30~40分钟。 中等强度 平时会进行一定锻炼、体质较好的人,或坚持小强度运动8周后,可以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 中等强度的运动会让人感觉微喘,并且能明显感觉心跳速率增加,这时心率一般在100~140次/分钟。可选择健走、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等,每周运动3~5天,每次30~50分钟。 中高强度 对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来说,可以尝试心率超过140次/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 建议选择跑步、爬山、网球等运动,每周锻炼时长200~300分钟,每周5~7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