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对桂枝汤的定义

 老玉米棒 2019-07-07

伤寒论第十五条辨:“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二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琉璃,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
桂枝

好,从第十五条辨开始,慢慢进入重心了。读过往期的文章大家都知道了,太阳有中风、有伤寒、有温病,现在讲“太阳中风”,太阳中风是阳浮而阴弱,寸脉是浮的,阴脉摸下去很沉很小(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病人会有点断断续续的恶寒(啬啬恶寒),病人被风吹了之后不舒服(淅淅恶风),病人有断断续续的发微热(翕翕发热),病人鼻子呼吸不是很顺畅经常醒鼻涕(鼻鸣),桂枝汤主之!这篇开始进入伤寒论的第一个方:桂枝汤。

这个桂枝汤,张仲景从伤寒到金匮大概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处方都是用桂枝汤来做加减的!经方家认为:桂枝汤,是一个阴盛阳盛,阴亡阳亡的平衡、调和,是能够调和阴阳的第一方!

桂枝汤并不是张仲景发明的,是历代的圣贤流传下来的,从来没有变过,张仲景是把它归经归到专门治疗太阳中风使用的。

张仲景
张仲景

那在伤寒金匮里面会有:汤剂、散剂、丸剂。我们在读张仲景的东西的时候,你必须要知道什么时候要用汤剂,什么时候用散剂,什么时候用丸剂!那么,下篇我们继续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